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挫折教育是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异常心理的产生与其心理挫折有着密切的关系。挫折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挫折容忍力,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重视挫折教育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异常心理的产生与其心理挫折有着密切的关系.挫折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挫折容忍力,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挫折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与其心理挫折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对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大学生异常心理的产生与其心理挫折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代大学生的挫折心理主要产生于两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是指个人的前途、命运受与生俱来的生存环境、天灾人祸、家庭变故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挫折心理;社会因素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政治、经济、法律、婚姻、风俗…  相似文献   

4.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校学生五万多名。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显突出。对此,中南大学党委加强领导,确立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功能,构建五个结合的教育模式,促进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思路,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呈现出一个新的局面。一、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功能第一,确立三级功能指导思想。校党委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立足于完善大学生的心理调节机制,提高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开拓创新、勇敢坚毅、乐观自信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蒋政兵 《世纪桥》2009,(23):111-112
生命教育的理念自提出以来得到广泛传播与实践,而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相对缺失,大学生生命教育要以人生观教育、关爱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死亡教育为基本内容,通过进行挫折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6.
试论大学生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政兵 《世纪桥》2009,(21):111-112
生命教育的理念自提出以来得到广泛传播与实践,而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相对缺失,大学生生命教育要以人生现教育、关爱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死亡教育为基本内容,通过进行挫折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郑伟 《山西青年》2023,(4):193-195
高校辅导员作为班级日常管理、思政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与日俱增,辅导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岗位优势,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探索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赵丽萍 《世纪桥》2011,(1):93-94,123
遵循大学生身心及社会属性发展特点,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有关课程的平台,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内容的渗透与教育,尝试将健康的心理观念与思想政治的理念结合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得学生在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在更宽泛的角度中提升其政治思想境界,为他们拥有幸福人生做一个良好的精神铺垫。  相似文献   

9.
陈晓利 《世纪桥》2012,(7):121-122
弗洛伊德临近晚年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这三者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可见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孕育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本文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对指导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霞 《世纪桥》2008,(6):88-89
部分大学生在适应环境、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焦虑等方面存在心理矛盾冲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的“挫折心理”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成文 《探索》2000,(4):74-76
矫正大学生的“挫折心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剖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行为表现,探讨了矫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丹 《世纪桥》2010,(1):103-103,10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就甚至生命。为此笔者力图通过案例的形式研究大学生的心理,通过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殿臣 《世纪桥》2008,(8):117-118
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就要在“基础”课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基础”课的各章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基础”课教师要创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环境;对“基础”课教师进行心理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14.
王岩 《山西青年》2023,(1):193-195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渠道,但这也让大学生在此期间心理发生更多变化。在当下教育领域中,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疏导、缓解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首先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常见心理问题,并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结果显示对全国300余所高校432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值得重视,既不可掉以轻心,也不可危言耸听;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最主要源于恋爱、交往、心理疾病、学习等方面;多数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缺少系统的危机干预专业培训;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问题已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建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思维模式。[1]实践证明,这一思维模式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引发了关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多维度多视角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越发严重,这不仅妨碍了其健康成长和发展,甚至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这表明目前的大学生挫折教育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挫折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误区,从而影响其实效性。因此,分析当前高校挫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高校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1.学习的压力与障碍。从高校现实状况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挫折来源于学业的压力。大学生的学习虽然不像高中时期那样紧张,但正是  相似文献   

18.
部分大学生在适应环境、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焦虑等方面存在心理矛盾冲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两育"工作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两育"教育中,应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差异,提出不同的教育对策,即大学一年级应侧重解决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大学二年级应侧重解决人际交往、异性交往、自我管理与发展中的抗挫折问题和心理调节问题;大学三年级应侧重解决情绪情感自我管理问题;大学四年级应侧重解决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建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思维模式.[1]实践证明,这一思维模式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引发了关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多维度多视角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