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弦 《人权》2013,(6):42-43
中国人权研究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广泛参与联合国人权事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2012年5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正式启动了第二轮国别人权审查工作。作为国内最大的人权研究机构同时也是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特别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中国人权研究会组织撰写并向联合国人权高专办提交了非政府组织“影子报告”,被人权高专办多处引用并编入“利益攸关方报告材料”。  相似文献   

2.
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大以76票对36票的压例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在联合国及其所属各种组织的席位,理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行使其拥有的权利。但美国政府长期执行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操纵表决机器,多次否决一些国家所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随着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和联合国成员国结构的变化,美国眼看利用简单多数难以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便于1961年提出中国代表权问题是“实质”…  相似文献   

3.
天下眼     
《民主与法制》2014,(7):7-7
联合国指责朝鲜人权 2月17日.联合同人权理事会发表朝鲜人权报告,对朝鲜政府提出严厉指责,该报告称,朝鲜人民正遭受“尤法形容的暴行”“对人权的侵害包含反人类罪”,并建议同际刑事法庭埘相关朝鲜官员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18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6届会议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这已经是美国连续第九欢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遭到可耻的失败了。我们知道,自己的人权状况就不怎么样的美国一再对别国的人权问题指手划脚,是与其提出的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浙干涉主义”政策分不开的。为此,本刊记者特地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教授郑杭生同志,请其对“新干涉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霸权主义本质以及对国际政治的危害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记者:郑教授,请您向我…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和国会一方面长期抵制和反对联合国的人权宣言和人权公约,一方面却屡屡对别的国家发起“人权攻势”。战后美国历届政府都宣称:“人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美国和西方国家发动的“人权攻势”,主要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波 《人权》2012,(2):40-45
当前,人权与发展、安全并列被确立为联合国工作的“三大支柱”,成为当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日益凸显的重要因素,全球性人权文化的扩散无疑将会对每个国家的人权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焦点聚集在人权问题上,  相似文献   

7.
4月6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将不参加5月9日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竞选。一向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对于联合国下属的人权组织,为何说放就放,如此不珍惜?建立人权理事会是布什政府积极推动的联合国改革方案中的“重中之重”,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2月27日甚至以投反对票相威胁,要求联合国大会就设立人权理事会问题重开谈判。如今,眼看人权理事会大功告成、“临盆”在即,山姆大叔却袖手旁观起来。美国功成身退?错!它其实是力不从心、无可奈何罢了。6月16日,人权理事会将正式运作,长达60年的人权委…  相似文献   

8.
江国青 《人权》2008,(4):57-60
2006年3月1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60/251号决议,建立了一个由47个联合国会员国组成的人权理事会,取代已运行60年之久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普遍定期审议”(universal Periodical review)机制是联合国大会通过上述决议赋予人权理事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旨在确保联合国全部会员国履行人权义务和承诺的情况都得到审查。  相似文献   

9.
4月18日,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7届会议的唱名表决中,以25票赞成,17票反对,12票弃权,1票缺席,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L13号)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至此,美国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又一次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人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盛开 《人权》2006,(6):42-46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路易斯.阿博尔(Louise Ar- bour)在2004年“世界人权日”发表声明说,人权教育是推动“人人享有人权”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是发展人权文化的基本手段,是促进平等和促使人民在民主机制下参与决策的工具,也是防止侵犯人权和暴力冲突发生的一种投资。人权教育受到联合国专门性人权机构如此重视,与其赋权特性以及其在人权体系中的功能价值密不可分,也是其实践效果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一冷战结束后,西方着重利用人权问题在国际上大做文章。在联合国多次提出“反华提案”,均遭失败。西方政界人士配合其战略需要,还提出“人道主义干涉”、“人权高于主权”等论调。人权成为西方外交一张重要的牌。同时,通过中外各种交流,西方人权思想在我国广为流传。西方人权外交需要人权理论作为宣传手段。不过,应当指出,西方人权思想与西方人权外交虽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应予区别。西方人权外交是政治化的政府行为,常常歪曲、甚至颠倒人权原来的含意。西方人权思想不是某个国家政府一时一地的主张,也不限于西方某些学者或某个…  相似文献   

12.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这天,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获得2003年“联合国人权奖”。外交部发言人在谈话中说,邓朴方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促进残疾人人权保障,为中国残疾人状况的改善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获得“联合国人权奖”当之无愧。联合国人权奖始于1966年,是联大为庆祝《世界人权宣言》发布20周年,通过一项决议而设立的。此后每5年颁发一次。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是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之一,简称经社理事会)的机构之一,是联合国系统审视人权问题的主要机构,该委员会成立于1946年2月,其成员由经社理事会按地区分配原则选举产生,任期3年,每年改选1/3,可连选连任。 2001年5月3日,对美国来说是十分尴尬的一天。在当天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改选过程中,一向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落选了,从而在联合国这一世界大舞台上陷入了难堪的境地。美国此次未能保住自己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中的位子,是该机构成立55年以来的第一次。“人权卫士”在…  相似文献   

14.
《人权》2013,(6):57-57
10月22日至25日,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罗艳华赴乌兹别克斯坦参加了由乌国家人权中心主办的“国家人权保护制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国际研讨会。来自联合国人权高专办、欧洲安全与合作委员会、法国外交部、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等机构  相似文献   

15.
《人权》2004,(3):2-7
2003年12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荣获了“联合国人权奖”,这既是联合国对邓朴方个人为中国残疾人人权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的高度评价,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残疾人事业、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的肯定。为此,本刊记者就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问题采访了邓朴方。  相似文献   

16.
在2005年12月7日举行的“国际人权日”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阿伯女士公开对美国“黑狱事件”提出严厉批评,指责美中情局在欧洲设立秘密监禁设施和未经法律程序转移嫌犯,并明确指出此举“违反人权”。12月10日是联合国“国际人权日”,2005年的主题是禁止酷刑,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没想到此番成了国际社会维护人权的“斗争对象”。“黑狱”事件源起于《华盛顿邮报》。2005年11月2日该报披露,美国中情局在美国以外的8个亚欧国家建立了“黑狱”,用来关押并审讯被捕的“基地”组织重要成员,以获取“反恐”情报。紧接着,总部…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记者 《人权》2013,(4):58-59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京人权论坛”2013年9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建设可持续的人权发展环境”,下设“法治与人权”“社会建设与人权”“区域安全与人权”三个分议题。来自联合国以及3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相关国家驻华使节代表和国内人权领域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鄂湘出席论坛开幕式。  相似文献   

18.
新闻·视窗     
修宪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高票通过宪法修正案,这是现行宪法自1982年颁布以来的第四次修正。表决票数是:赞成2863票,反对10票,弃权17票。据新华网人权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  相似文献   

19.
国际(4则)     
《时事报告》2013,(1):61-61
巴勒斯坦获联合国观察员国地位 2012年11月29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以138票赞成、9票反对、4l票弃权通过决议,决定在联合国给予巴勒斯坦观察员国地位。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人权问题最初只是一个国内问题,人权的法律保护最初也只是属于国内法范畴。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造成大规模摧残,人权问题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通过的(联合国宪章》明确宣布,联合国的基本宗旨之一就是保护人权,规定联合国各会员国有义务同联合国合作,共同促进国际范围内的人权发展。对人权的国际法保护及其研究已发展成为国际法的重要分支之──—国际人权法,亦即产生了国际人权和人权的国际法保护。那么,人权的国内法保护与国际法保护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