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开始失衡,而出生性别比失衡最终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文中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出生性别比失衡进行分析。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出生性别比的基本状况以及社会性别的概念与理论。接下来着重分析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对社会的影响,最后提出改变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少数民族出生性别比问题是一个重要社会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学者对出生性别比的研究,发现目前在少数民族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上对宗教信仰方面的原因关注度不够,以及对出生性别比偏低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家庭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性别不平等,这是农村和谐家庭建设中的瓶颈之一。农村家庭中性别不平等的评价指标包括婚姻非自主性别比率、彩礼过度率、传统观念认同性别比率、离婚率、家庭暴力度、新生儿性别比、夫妻不平等度、自杀性别比率和平均受教育程度性别比率。将以上指标按重要性程度赋权,经过综合加权后,得到的综合分值,即为性别不平等度,它可以反映农村家庭中性别不平等的综合状况。  相似文献   

4.
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是近些年来我国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在出生性别比问题初露端倪之际,以其敏锐的触角感知此问题并对其进行探讨的主要是人口学者.稍后,随着出生性别比的不断升高及出生性别比问题的实质及隐患的逐步显露,从事社会学、女性学、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也纷纷加入对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按照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说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开始持续升高,进而逐步在婚姻市场上出现婚姻挤压现象。对于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学术界有比较激烈的争论。从制度的角度探寻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特别是农村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原因,计划生育制度和城乡不平等的二元养老制度是中国特别是中国农村出生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突出矛盾,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工作机制,使性别比攀升态势尽快得以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状况,影响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是解决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一系列得力举措的积极推动下,河南省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工作已初见成效.其主要标志是: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已从2000年的118.46下降到2007年的115.39.综观河南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工作,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成效比较显著和问题依然不少.当前,河南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状况已经不是单纯生存型的社会问题,而是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因而需要通过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农村出生性别比升高的性别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出生性别比不断升高,严重危害了女性的身体健康、成长与发展.妇女地位、传统习俗、性别观念是影响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要改变农村性别比不断升高的现状,除了强化男女平等的婚育观念以外,还需要对传统习俗中的落后内容进行改造,并努力改变农村居民的性别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由于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失调,男多女少已经成为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因而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本文在阐述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现状和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遏制人口性别比攀升应当标本兼治,目前最根本的是从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强政策引导上着手解决,从而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海南人大》2013,(2):5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117.7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总人口为13.54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比2011年末下降0.08。据国家人口计生委负责人介绍,国家人口计生委在日前印发的《2013年人口计生工作要点》中明确要求,2013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省份要在2012年的基础上,将高于107的部分降低10%。同时,为配合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国家人口计生委2013年将继续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修订完善,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  相似文献   

12.
陕西构建和谐社会须切实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值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陕西出生人口性别比显著高于正常值,且有加剧趋势,将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必须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13.
出生性别比失衡发生在生育率下降且存在强烈生男偏好的社会,反映了性别平等方面的社会问题.中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失衡持续了相当长的时期,这种人口现象是社会问题的突出反映,也会引发一系列人口、社会和家庭问题,影响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回顾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变化趋势和特点以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应对,从制度安排、村落文化、家庭需求和个...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上,我国是出生性别比高于国际公认合理区间水平,并且是失衡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和波及人口最多的国家。传统的政府作为出生性别比治理的单一主体的治理策略,始终不能解决出生性别比治理领域的突出问题。对此引入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的是一种直接对立于单中心权威秩序的思维,它通过建构包容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民自治行动在内的综合治理主体,鼓励各主体遵循共同的行为准则,通过相互博弈、共同参与合作的互动关系,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出生性别比的多中心治理策略优势的发挥与其制度构建和实现路径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人口出生性别比例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性别比例,关系人口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已高达117,偏离正常标准10个百分点,其危害不仅涉及眼前,甚至会危及子孙。政府部门在矫正人口出生性别比方面要在制度安排、政策扶持、监管惩处方面综合治理,单凭宣传教育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离正常、居高不下近20年,已经成为世界上失常程度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树立和谐发展的大文化观念,实施和谐的、尊重自身生产规律的人口政策以及从制度设计上消除两性差别。  相似文献   

17.
出生性别比问题的社会性别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实质上是在人为因素主导下对女性出生与生存权利的非法侵犯与强行剥夺,而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在现有社会经济基础上父系家族制观念残余与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相互认同与相互加强形成了不合理的性别结构和性别关系.对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关联性因素的分析表明:出生性别比失衡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女性在公共生活领域乃至日常生活领域被某些特异的社会因素推向边缘化的一种自身地位下降或自我和群体价值缺失的重要标识.因此, 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问题,其关键是要真正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政府决策主流,大力形成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和道德规范,逐步扭转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以保证实行有利于女性健康发展的社会政策和改善女性的生存环境及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离正常、居高不下近20年,已经成为世界上失常程度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树立和谐发展的大文化观念,实施和谐的、尊重自身生产规律的人口政策以及从制度设计上消除两性差别。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近期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等问题。对此,应继续稳定和完善现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建议恢复婚检,加强婚育、保健和教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严惩用B超鉴定性别后有意堕女胎的行为;加强计划外生育的管理,健全城乡基本保障制度,扭转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失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溯本求源:推动社会性别平等和女性发展。韩国通过将性别平等纳入主流价值观、相关法律法规的积极跟进、建立协调合作的国家机制以及社会的广泛参与,在短时间内使出生性别比回归正常,给中国有益启示。在已初步构建推动女性发展和社会性别平等促进法律保障体系的同时,注重加强法律的回应性和可操作性,是"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