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伟 《党史纵横》2008,(10):48-51
1959年8月5日,新华社乌鲁木齐电:“越南劳动党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2日上午由赛福鼎、郭鹏、陶峙岳、张仲瀚等陪同到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垦区参观,受到男女职工的热烈欢迎。”电文中并没有说胡志明是从哪儿到新疆的。事隔多年以后,人们才终于得知,胡志明当年是从庐山机场直接飞往新疆的。1959年7月26日至8月1日,胡志明曾秘密访问庐山.与正在庐山开会的中共领导人会晤。新华社1950年8月13日电文中说:“胡志明主席在苏联休假后回国途中参观了我国西北地区以后,今天中午乘专机到达北京。”电文中也丝毫未捉胡志明在庐山前后逗留7天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1959年7月26日,越南人民领袖、劳动党创始人胡志明从苏联回同,秘密绕道庐山,拜会了正在召开庐山会议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庐山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接待外国元首。  相似文献   

3.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先后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庐山。会议期间,越南人民的领袖胡志明,来庐山进行了一次秘密访问。胡志明是在苏联休假返回祖国途经北京,得知中共中央在庐山开会,为会见毛泽东和中共其他领导同志,特意访庐山的。 在庐山历史上,接待外国的国家元首,这还是第一次。尽管胡志明是秘密来访,但对庐山来说这是一件大事,非同寻常。 作迎接贵宾的准备 这次胡志明来庐山,是周总理和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亲自安排接待的。事先制定了接待方案,组织了精干的接待班子,抽调交际处副处长陈先喜为接待组长。按照胡志明的要求,确定不搞欢迎仪式,不发消息,不在公开场合露面;并交待工作人员严守外事纪律,不得出任何差错。 为胡志明准备的下榻住所是中九路394号别墅,这是一幢二三十年代建造的西式别墅。它座落在小山头上,居高临下,红色屋顶,灰色的门窗及廊柱,  相似文献   

4.
陪胡志明一到锦园 1961年5月,毛泽东邀越南党主席胡志明来中国,由叶剑英陪同到无锡太湖胜景观光休息。胡志明一行先到南京,在叶剑英的主持下,南京市委和南京军区领导人举行盛大宴会,为他71岁祝寿。席间,宣读了毛泽东的祝辞。随后,胡志明由叶剑英陪同乘专机抵达无锡,下榻于毛泽东住过的锦园宾馆。  相似文献   

5.
党的最高领导人被称为“总书记”是从中共四大开始的,虽然四大选出的党中央领导机关仍然是中央执行委员会,但此时改称党的最高领导人为“总书记”,陈独秀为首任总书记。其后在中共五大、中共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十二大以后直到现在,中共最高领导人都被称为“总书记”。这期间,在中共六大召开时,党的最高领导人又曾被称为“主席”,向忠发为中央政治局首任主席。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七大至十一大,党的最高领导人一直称主席。直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主席”这一曾经的党的最高领导人称谓才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6.
《求贤》2013,(8):6-8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6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习近平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本期对历届中共领导人就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进行摘编,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中共最高领导人为何称总书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共党史中,有两段时期中共中央委员会设立总书记,不过那个时候,总书记并不是中共最高领导人。第一段时期是从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党的最高领导人是主席毛泽东。另一段是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前。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已担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一职,他一人兼任主席和总书记两职。这颇类似于1943年后毛泽东以政治局和书记处主席身份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从此,中共最高领导人的头衔变为总书记。那么,总书记的称呼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所以一大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3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中共二大、三大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人陈独秀称委员长,直到四大时改称总书记,总书记仍是陈独秀。至于为什么一大时将党的最高领导人称为书记,有党史专家认为,书记在当时是最小的官职,即书记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文书、秘...  相似文献   

8.
唐小雨  华丽 《党史天地》2007,(10):29-32
毛泽东主席和杨开慧烈士的次子毛岸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3月23日4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在北京西山总参设立了灵堂。接待了前来吊唁的国家领导人及生前好友。  相似文献   

9.
陪胡志明一到锦园 1961年5月,毛泽东邀越南党主席胡志明来中国,由叶剑英陪同到无锡太湖胜景观光休息.胡志明一行先到南京,在叶剑英的主持下,南京市委和南京军区领导人举行盛大宴会,为他71岁祝寿.席间,宣读了毛泽东的祝辞.随后,胡志明由叶剑英陪同乘专机抵达无锡,下榻于毛泽东住过的锦园宾馆.  相似文献   

10.
中共早期领导人教育思想是我党早期领导人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过程中,在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教育弊端进行尖锐批判以及对中国新教育发展进行构想的基础上逐步提出来的。本文主要以1920年春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期中共领导人和中共中央文献关于教育的论述为基点,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探索中共早期领导人关于国民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秘密上山1959年7月下旬,越南劳动党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结束在苏联的休假回国,途中到了北京,想和  相似文献   

12.
1969年9月2日9时47分,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胡志明主席在河内不幸病逝,终年79岁。在越南劳动党中央发布的胡志明逝世讣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胡志明主席患病期间,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同志们日夜守护着他,并委托一个有资格的和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医生组成的小组想尽一切办法为他治疗。每人都尽了自己的最大力量,决心不惜任何代价把主席的病医治好。但是由于他年事很高,病情严重,胡志明主席与我们永别了。”  相似文献   

13.
信息速览     
《北京支部生活》2014,(11):38-43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 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面对新形势,亚太经济体应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越双边关系处于"同志加兄弟"的亲密状态,每当越南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病重时,通常都要请中国著名医疗专家赴越救治或将病人送到中国进行诊断和治疗,由此也衍生出一段段中越友谊的历史佳话.1969年8月底,当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罹患重病生命垂危时,中共中央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和周密安排下,先后派出四批医疗救护人员赴河内进行救治.虽然未能挽救胡志明主席的生命,但来自中国方面的一片真情厚意,却深深地感染了越南党政领导人.  相似文献   

15.
总书记一职,就是中共党内最高领导职务.它是政党的旗帜、革命的舵手。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23日诞生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了艰难险阻、暴风骤雨的28年,先后担任总书记或代理总书记以及主席的领导人,有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卢福坦、博古、张闻天和毛泽东。  相似文献   

16.
与胡志明在杭州不期而遇 1966年6月,毛泽东在杭州会见了老朋友、越南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胡志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胡志明经常见面、会谈,其中既有相互商讨和决定抗击帝国主义的战略性决策,也有轻松和随意的话题,如历史掌故、哲学观点等. 1965年5月,毛泽东离开北京重返江西,归途中因患病,在长沙作短暂的停留.此时,胡志明正在中国休假.  相似文献   

17.
1950年3月,一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名义,并有毛泽东主席署名,写有"周裕藩烈士永垂不朽"的证书送达平潭县流水盘团村。不久,福建省批准把烈士故乡改为裕藩乡,以永久性地纪念这位中共平潭地下党早期重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18.
赵祎楠 《世纪风采》2010,(10):23-29
在决定抗美援朝前后,中共领导人就苏联出动空军支援志愿军作战之事,与苏共领导人进行了反复交涉。苏共中央最终决定派空军入朝作战,并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支部生活》2008,(5):43-43
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在北京闭幕贾庆林连任全国政协主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出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  相似文献   

20.
谢涛 《广东党史》2011,(3):19-24
在中共党内,以领导农民运动而著称的领导人不胜枚举,但是,具有开创地位的却不多。据史家评论,这样的人物,中共农民运动史上大概只有三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