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仲勋和贺龙,一个是老一辈革命家中的"少壮派",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帅。习仲勋比贺龙小17岁,当习仲勋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时,贺龙就已是北伐名将、南昌起义的总指挥。后来,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岁月里,习仲勋曾较长时期在贺龙领导下工作,有段时间还和他是共负重任的好搭档,两人结下了很深的战友情谊。  相似文献   

2.
正1926年夏,一日傍晚时分,在常德府平街衙门内,19岁的辰溪望乡人石玉湘见到了父亲石宝臣生前的结义兄弟、部队首长贺龙。此时,石玉湘正在常德明明中学读书。贺龙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六师师长,率部进驻常德,准备参加北伐。贺龙像久别的亲人一样,向石玉湘问起他两个妈妈的生活、身体状况,又问起他读书学习的情况,石玉湘都一一作答。贺龙转身对副官长陈策(辰溪人,石玉湘父  相似文献   

3.
<正>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11月,毛泽东任命贺龙担任了新组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一职,之所以会选择贺龙,是因为贺龙的一生与体育有着不解之缘。18岁就通过比武成为"武状元"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于湖南省西北部一个偏僻的集镇——桑植县洪家关。贺龙的父亲贺士道以务农为业,兼做裁缝,一  相似文献   

4.
贺龙与新中国人民体育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担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是于1953年8月正式担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这一年的8月21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党组,党组由贺龙、荣高棠、黄中三人组成,贺龙任书记。此后组建国家体委领导班子,也由贺龙筹备。  相似文献   

5.
正陕北窑洞初相见神交已久不陌生毛泽东与贺龙的第一次见面是1936年冬在陕北保安。那时,毛泽东43岁,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已一年有余;贺龙40岁,刚刚指挥红二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两人都是高个子,都仪表堂堂,只不过一个知识渊博、睿智,浑身上下散发着领袖气质;一个威猛、忠勇,处处洋溢着帅才的干练。虽然这是第一次相见,但是他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7,(3)
<正>贺龙和廖汉生都是湖南省桑植县人,二人在革命斗争中走到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贺龙的培养下,廖汉生从一个土家族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共和国的将军。而廖汉生则始终敬重贺龙,直到晚年仍然怀念贺龙。廖汉生第一次见贺龙时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贺龙贺龙的老家在桑植县的洪家关,廖汉生的老家在桑植县的长瑞乡。洪家关离长瑞乡不远。从长瑞乡到桑植县城,要路过洪家关。  相似文献   

7.
贺龙与薛明的婚恋故事权延赤贺龙为林彪抱不平,竟引出对薛明的恋情贺龙来到延安不久,由于感情不合,与骞先任离婚了。延安的一些热心人便忙着为贺龙当起红娘来。无奈,贺龙热情不高,一时还不想再找。一天,西北局和联防军司令部的几个首长在一起议事,一下子谈到了林彪...  相似文献   

8.
贺龙的礼物     
正两把菜刀闹革命一人带出一个军1916年,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拉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在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屡建战功。在大革命期间,贺龙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在北伐军中工作的周逸群,奉中共中央之命带领一个宣传队,到贺龙的队伍中工作。贺龙知道后,主动找周逸群要求参加共产党和改造  相似文献   

9.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大将许光达正担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这场运动开始后,林彪、江青、康生一伙下决心要打倒贺龙元帅。许光达曾在湘鄂西、晋西北随同贺龙一起开辟革命根据地,是贺龙的老部下,两人关系极好。随着贺龙被林彪一伙打倒,许光达也被扣上了“篡军反党”的罪名。  相似文献   

10.
这是发生在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的两个传奇故事,它不仅给当事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而且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别具风采的一笔。贺龙与史密斯1982年,一位名叫勒·史密斯的美国人飞抵北京。他在宾馆住下后,立即与中国外事部门联系,要求晋见贺龙元帅。当告知贺龙元帅已于11年前去世的消息时,这位美国客人神情悲痛。在他的一再请求下,他拜访了贺龙元帅夫人薛明。这位美国客人向薛明披露了父亲史密斯与贺龙一段鲜为人知的交往。  相似文献   

11.
文俊 《红岩春秋》2006,(5):20-24
贺龙和龚渭清的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导人中,贺龙是一位传奇人物。而他领导的红三军征战在重庆的过程中,与彭水袍哥首领龚渭清之间的传奇故事,早在彭水民间广为流传。为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笔者于8月11日上午赴彭水县,在红三军驻地旧址(现彭水县委大楼前)采访了原县政协文史办副主任罗永国。他向我们讲述了这个传奇的故事。1922年5月,贺龙率领川东边防军警备旅驻防于涪陵、丰都、彭水、沿河等地,以清剿匪患,安定社会秩序。在彭水期间,他济困救贫,深受县内各界人士敬佩。彭水颇有社会影响的哥老会大爷龚渭清对贺龙尤为敬仰。贺龙也很欣赏龚渭清为人正直、仗义疏财,常常和龚渭清等谈论彭水的商业、教育等问题。两人还结为了“拜把”兄弟。10年后,已是红三军军长的贺龙为创建酉秀黔彭根据地,于1934年5月上旬率红三军奔袭占领了彭水县城。贺龙进城后,再次前往探望昔日好友龚渭清,不巧龚渭清外出未归。贺龙留下一张条子,并告诉他家人说:“我如今已参加了革命队伍——红军,专为穷苦人打天下,希望龚渭清能支持革命,奔向革命,走向进步。”龚渭清回家后,家人告知他贺龙来过的情况后,他拔腿就去追贺龙,但贺龙已带领红军西渡乌江,向黄家坝方向前进了。同年6月,...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3,(9):51-51
1933年,刚满12岁的徐生财参加红军,并当了贺龙的警卫员。在贺龙身边,他经历了终生难忘的几件事。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导人中,贺龙是一位传奇人物。民主革命时期,贺龙3次进入四川省彭水县(今重庆市彭水县),并在带领红三军征战川东南(今渝东南)的过程中与彭水袍哥龚渭清结下了感人肺腑的生死情谊。他们之间的传奇故事,在重庆民间广为流传。初次相识贺龙14岁时,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向大姐贺英和大姐夫谷绩廷借了一匹花脚麻骡子,跟着湖  相似文献   

14.
孟素 《党的建设》2013,(8):63-63
1947年夏,贺龙作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员,住在山西临县海水少同村。一天下午,他到邻村去检查机关的一作。当他回转时,一位正在挑水的40岁左右的农民放下扁担,走过来要替贺龙牵马。贺龙推辞说:“谢谢你,我历来都是自己牵自己的牲口。”  相似文献   

15.
「求真理,离子别夫勇斗人间妖孽,为革命,碎玉沉珠堪称人中豪杰。」这是湘鄂边苏区人民对贺满姑烈士一生的赞颂。贺满姑,贺龙同志的胞妹,桑植县洪家关人,生于一八九八年八月三十一日。黑暗的社会、苦难的家世、艰辛的生活使满姑从小养成了勤劳勇敢、不畏强暴的性格。只有十多岁,满姑幼小的心灵中滋生了「穷人要不受欺,不受压,就要有枪」的朦朦胧胧的意识,开始习武。一九一六年二月,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后,贺满姑也参加了贺龙领导的队伍,在南岔、洪家关、福建坡一带组织穷苦人打土豪,干得很出色,显示出她敢作敢为的胆略和才干。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13,(6):35-35
<正>四川省军区神仙树干休所八十九岁的老八路蔡远家里有张珍贵的照片,再现了贺龙当年在西北军政大学作报告时的情形,弥足珍贵。全国解放前夕,贺龙创办了西北军政大学并任校长。  相似文献   

17.
1916年,时年20岁的贺龙,加入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已经3年了。该年1月,贺龙与陈图南、谷绩廷发动万余农民卷起湘西暴动,杀贪官恶霸,救贫苦群众,惊得独夫民贼袁世凯心惊肉跳,火速派兵镇压。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农民暴动不幸失败。面对血雨腥风,贺龙并未退缩。3月,他手持两把菜刀,领起农民再闹革命,在洪家关扯起桑植县讨袁护国军的旗号,东突西击,南伐北讨,名声越闹越响。贺龙的大名也传进了老谋深算的湖南督军兼省长谭延闿的耳朵里,成了他的一大心患,但又奈何不得。一天,这个靠扯着孙中山“护国”大虎皮作旗号的大督军,忽生一计,给贺龙封了个湖南督军署谘议  相似文献   

18.
1914年至1935年,贺龙曾多次到过沅陵.在沅陵,至今还流传着贺龙的故事.虎口脱险1914年,18岁的贺龙受孙中山中华革命党的派遣,只身往桃源、沅陵两县“策动”警备队响应国民革命.贺龙不顾连日徒步跋涉的疲惫,英姿飒爽地行进在山林小道上.不料,走到沅凌熊壁岩(今划归大庸市)时,被“向川老鼠”向紫荣为首的土匪截获.他们在贺龙身上只搜出几块银元.本想整治一下贺龙,但见贺龙镇定敏捷,气宇轩昂,对答如流,遂有心让贺龙当其军师,但被贺龙坚辞,土匪只好裹挟贺龙回寨.  相似文献   

19.
一条如玉带的小河静静地环绕着一个英雄的村落,她的名字叫洪家关。洪家关密聚着数千户人家,以韦、贺两姓为主。村的西头,一座长40米,宽7米,高7米的石木结构的花桥横卧河面,桥曰“贺龙桥”。解放前,这座桥是沟通桑植内外半县的要隘。桥的东面,是贺龙元帅的故居。贺龙故居由正屋、朝门、马廊牛栏三部分组成。正屋三柱四棋笼后檐,有6间房屋,均系木质结构。故居前面为木石结构的朝门,左侧是马廊牛栏。1896年2月29日,贺龙元帅就诞生于此。1916年3月,贺龙率人两把菜刀砍了芭茅溪盐局,从此走上了漫长的革命道路。贺龙故居因贺龙的革命屡遭劫难。191…  相似文献   

20.
贺龙元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为党、为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在“文革”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里,贺龙元帅却过早地被林彪、江青等人残酷迫害致死,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桩大冤案。本文作者以真实生动的笔触再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向您讲述贺龙元帅蒙冤的始末,史料丰富,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