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们要惩治腐败,加强党的建设,以重振党的威信,应当清除资产阶级自由化在党的建设问题上设置的种种思想障碍.所谓"腐败不可避免论",就是其中之一. 腐败者,即党政机关的官员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违犯法律、纪律、道德规范而背弃既定管理目标的种种谋私行为也.按照资产阶级自由化鼓吹者的说法,在发展商品经济的起步阶段,腐败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商品经济过程中也曾出现过严重的腐败现象;一般讲,年人均国民收入在400-800美元之间,腐败现象是无法避免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当人均国民收入超过800美元时,腐败现象也就自然少了.这就是说,腐败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袁纲 《理论探讨》2003,(6):12-14
腐败现象的存在,在我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什么我们党和国家对腐败现象的斗争态度越来越坚决,手段越来越严厉,然而腐败现象却久遏不止,且有不断增强和扩大之势?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腐败现象在现行的制度和体制下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自组织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出一种自主性增强和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即腐败主体数量和腐败报酬(腐败价格)的增强效应,导致了腐败规模的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3.
自我“激励”是腐败者的心理活动,它通过腐败行为人对规避法律的可能性、对法律制裁的可能性及强度进行分析,并评估腐败行为的经济性,从而使腐败者不断地追求更高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市场化交换。当法制不完善、腐败惩治机制存在一定漏洞时,政府当局严厉的反腐政策在短期之内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腐败政策也因此陷入两难困境。遏制腐败的方式各种各样。而制度反腐败是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从成本一收益的角度看,可采取如下对策:削减公权,减少腐败产生的机会,降低监督和惩罚腐败的社会总成本;加强事前管理,提高腐败产生的风险成本;加大对腐败者的惩罚力度,提升腐败者的受惩成本;提高司法、执法水平。增加腐败的机会成本;强化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提高腐败行为的心理成本。最后,要理顺监督体制,提高反腐败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调查研究和个案研究,以及对50名腐败者忏悔录中语意词、关键词的分析,发现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腐败行为不会被发现)、心理定势(自己权力增大应该得到更多利益)和心理成瘾(多次腐败行为之后变得欲罢不能)是导致当权者腐败的三大心理成因。因此,防腐反腐实际上是与腐败者打一场持久的心理战,提高责任意识、加强问责力度,制度建设和心理建设两手抓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务员寻租现象日趋严重,这种现象和腐败者不健康的心理,如侥幸心理、失衡心理等有着紧密关系。针对这些腐败者存在的不健康心理采取矫正措施是预防腐败行为出现的基础工程,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腐败者常常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腐败,"无意"之中身陷腐败,不仅自身后悔也令其他人惋惜.我们且将其称之为"无知"腐败.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问题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虽然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反腐倡廉措施,使反腐败斗争保持了健康发展的态势,但腐败现象仍然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呈蔓延之势。从实践来看,目前的腐败行为主要有以下新的特点:1.从腐败行为的规模看具有广泛性。一是腐败活动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前几年,腐败活动多集中在商品流通领域,近几年腐败不仅在经济部门和资源分配部门大量发生,而且在文化、科技、教育、人事、司法等传统上认为是“清水衙门”的部门也不断出现。企业中的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发生在国有…  相似文献   

9.
高校基层微腐败是一种情节不严重的腐败现象,呈现出腐败形式隐蔽化、公共权力私有化、履行权力空置化的表象,具有传染性、不可预期性、关联性的特点。微腐败恶化基层政治生态,危害党的形象。因此,本文提出尝试通过违纪违法惩治、制度科学完善、党性道德提升等途径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廉洁从政的光荣岁月。不是说那个时候没有腐败现象,而是说整个社会具有浓厚的廉政氛围,腐败现象没有市场,处于"露头即被打"的状态。毛泽东时代反腐败的基本经验有:视腐败如仇雠,反腐败决心大;重在自己做好,着力管住下属;惩治腐败严厉,压制腐败强势;思想教育在先,端正人心至上;充分依靠群众,实行民主监督;树立先进榜样,营造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