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锁"感言     
报载:一位女记者前往一座名古刹观光采访。天黑之后。方丈领她到寺内客房下榻。进入房内,女记者发现房门无栓无锁,于是眉头倏然皱了起来,露出一脸的惶恐,方丈察  相似文献   

2.
著名导演阿莫多瓦的奥斯卡得奖之作《悄悄告诉她》(Talk toher)里,有个片段很有意思:男记者送一位勇于接受任何危险挑战的女斗牛士回家,女斗牛士发现厨房里有蛇,吓得涕泪纵横,歇斯底里地冲出家门,回到男记者的车上,要求他帮忙。男记者看尽了女斗牛士对付蛮牛时的英勇,虽然不太理解为什么她会怕一只小小的蛇,却也很诚恳地对她  相似文献   

3.
出生台湾的女科学家杨慧珠是一位务实勤奋的人,记者几次约她都因工作繁忙而未成。最后,杨慧珠带着歉意的口气对记者说,“要不,就在电话里说说吧。”就这样,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她。杨慧珠告诉记者,1991年,33岁的她携父母举家回大陆定居。之后,她在清华园一呆就是9年。  相似文献   

4.
美与心——一个雕刻大师发现自己面目极其丑陋,沮丧之际,来到寺庙找方丈。方丈问:你是做什么的?雕刻师回答:已经雕了十年的夜叉。方丈说:变美的良方我知道,但你要先为我雕刻一尊观音菩萨。雕刻师用了两年时间雕成了一尊庄严美妙的观音像。方丈说:请你到河边照照你自己的模样吧。雕刻师来到河边,惊奇地发现自己变美了。  相似文献   

5.
在新世纪刚刚降临的大都市成都 ,一位开了一家名为“爱心诊所”的江湖医生 ,因怀疑女友红杏出墙 ,竟然仿效中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商人 ,残暴地给女友下身戴上“贞操锁” ,酿造了一场令人发指的悲剧———年轻漂亮的古华颖是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公安分局110巡警。2000年2月21日晚8时许 ,她与同事朱红军突然接到110指挥中心命令 ,说是该辖区内的簇桥乡顺江村临街一诊所老板虐待妇女 ,引起群众公愤 ,正围住该诊所讨说法。等他们赶到现场处理此事时 ,她被极大地震惊了 :受害女竟被男友恶毒地用铁锁锁住下身“贞操” !当她颤抖着为这…  相似文献   

6.
大会前,记者在代表驻地见到了西藏山南地区有名的"养鸡女状元"——今年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益西卓嘎。她热情地约请记者到了她的房间,见记者对铺在床上的民族服装感兴趣,就介绍说:"这是准备明天在大会上穿的。我这套是有山南地区特点的藏袍。在藏族不同地区服装不完全一样。""这顶帽子与我以前看到的都不一样,你穿上一定很漂亮。"记者与她约好明天开会前到人民大会堂为她拍张照片。接着,益西卓嘎先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我1974年3月出生在山南地区索珠乡。没有读多少书,只念到初中。我家  相似文献   

7.
丰收果上挂着她晶莹的汗珠记余江县副县长高级农艺师周水凤韩树艺徐奔政绩突出的女县长,面对记者的采访,讲的却是她最难过的一件事……周水凤,今年43岁,齐耳的短发,方正的脸,黝黑的皮肤,高挑的个头,走路稳健有力。面对记者她讲的却是前年初最难过的一件事:19...  相似文献   

8.
初冬的哈密,虽然第一场雪迟迟未至,寒意却是愈来愈浓了。但当记者走近哈密市的困难群体时,感受最多的是温暖:那种流淌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温暖,那种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对于困难群体来说,生活是不幸的.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党和政府给予他们以极大的关注,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无臂女有了固定报刊亭范文惠在哈密市小有名气,一方面是她这样一个无臂卖报女,多年来风里雨里不停歌,脖子上挂着一个报夹,天天奔走于市区的大街小巷叫卖报纸,靠微薄的收入供养女儿上学和维持家人生活,是哈密市残疾人中自强不息的典范;另一方面是在市长的亲自过问下,她在哈密市最繁华的爱家超市门口有了一个固定的报刊亭。  相似文献   

9.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在北京见到了嵩山大法王寺方丈释延佛。他身着黄色僧衣,坐在轮椅上,神采奕奕,交谈时,双目凝视,面带微笑,神态祥和平静。虽然话不多,但已经把他64年的人生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他还兼任尧山佛泉寺、广东隐贤寺、山西明灵寺、陕西铁佛寺等十多个寺院的方丈。同时还是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残联名誉副主席。话题从中国孝贤文化开始。  相似文献   

10.
八面来风     
女大学生做“情感陪护”想赚外快被骗反倒贴钱南京一位女大学生本想通过“情感陪护”赚点外快,不曾想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被对方骗走了一部价值3000元的手机,还付了600元饭钱,又搭进了两条南京牌香烟。2001年11月24日下午,记者通过给本报打来热线的黄先生找到了这位女大学生。她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只告诉记者她今年22岁,在读大三。这位女孩说,她前不久应聘到南京某“情感陪护中心”,利用业余时间陪一些男人聊天喝酒,唱歌跳舞,游山玩水。23日晚6点多钟,一位自称姓石的福建老板给“情感陪护中心”打电话,要…  相似文献   

11.
采访雷金梅,缘于在福建代表团驻地的一次电梯偶遇。她那头上戴的银质凤冠、头顶盘的红绳长辫、胸前配的银质小锁,还有领口和袖口绣着五彩图案的青色衣裳,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这是来自哪个民族的代表?问之,乃知是一位畲族女孩,来自福安市坂中乡后门坪村,  相似文献   

12.
胡杰 《人民公安》2006,(14):18-22
刘瑶,女,52岁,心理学硕士,职业心理咨询师。曾创办西安健伟心理咨询公司。现为西安阳光心理研究所咨询部主任。刘瑶的丈夫和儿子都是公安民警。在她的咨客中,有十分之一的人也是公安民警。围绕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记者近日专门采访了她。她首先向记者讲述了几个有关警察的"  相似文献   

13.
"就业乃民生之本"。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记者遇到了一位情牵"民生之本"上的女代表,她就是来自"钢都"鞍山的张素荣代表。张素荣代表一到大会驻地,放下行装就开始伏案整理自己带来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零就业家庭’就业扶持政策的建议"。见记者来访,她热情地让座,并拿起那份建议的草稿对记者说,党的十七大将扩大就业规模、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列为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4.
四海传真     
《乡音》2006,(4)
瑞典的官儿怎么当瑞典政府被称为平民化的政府,政府的大门前不设警卫。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市政厅,楼下的湖滨花园设有长椅,是市民们的游息之地。他们的议会开会时要发广告.百姓可以自由旁听。除了国王、首相配备警卫人员,大臣们皆没有。他们上班是官员,下班就是平民,有的上下班骑自行车来往。我在斯德哥尔摩期间,一位副首相,因为一件在我看来简直不足挂齿的事情而丢了纱帽。这位女副首相有时图方便.偶尔有几次用公家的信用卡购买私人用品,事后皆及时还上。但还是被一位嗅觉灵敏的记者发现,这位记者闯入她的办公室,翻查她的文件,查出她共挪用公款6000多美元的证据,予以曝光,而使这位本来人望很高,很可能成为瑞典第一位女首相的副首相,顿时成为众矢之的,下台了事。一位小报的记者,凭什么竟敢闯入一位副首相的办公室。随意翻查她的文件呢?凭的就是一条叫做“公民有权查询政府文件”的法律条文。  相似文献   

15.
庙与方丈     
时下,老百姓形象地把企事业单位及行政机关比作"庙",把那里的厂长、经理或行政长官称为"方丈"。穷庙里的富方文、贪方丈倍受世人指责,可谓千夫所指,人人喊查。可是也有人为此忿忿不平:只盯住穷庙的富方丈太不公平,更应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代表王嘉玲是重庆长江轮船公司的一名女船长。她的衣袋里常揣着一个红皮的笔记本,记录着人民的呼声和重托。参加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来京后,她拿出自己的红皮笔记本,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叙着群众的批评与建议:物价涨幅过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以及她在船上看到、听到的一些问题。她说,每听到一个建议自己就立即记下来,一个月整理一次。她筛选出最重要的几个部分,准备把这些来自最基层的群众呼声、要求与建议带到会上来。王嘉玲常说,船上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里是了解民意的窗口。她随时留意倾听过往客人的谈论,有时还佯装乘客了解群众最真切的心态和想法。一次,一位乘客向她反映买票被宰的事,她马上记在笔记  相似文献   

17.
刘晓莺 《前进》2015,(3):61-62
谈到中华茶文化,有许多名言佳句耳熟能详:"淡酒邀明月,香茶迎故人";"宁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吟来朗朗上口。也有诸多的逸闻趣事令人心驰神怡:据说平生嗜茶的乾隆皇帝在85岁让位于嘉庆时,一老臣惋惜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听后笑曰:"君不可一日无茶"。还有一则说的是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一天,郑板桥来到一个寺院,方丈看他衣着俭朴,以为是一般俗客,就冷淡地说"坐",又对小和尚喊  相似文献   

18.
自幼十分崇拜科学家、特别是女科学家的杨慧珠,在她大学毕业、留学归来,已身为博士、大学教授的今天,却一再不敢妄称自己为科学家。尽管她已在动力工程理论及科研领域里做出了许多为同行称道的业绩,但她仍坦诚地对记者说:“做科学家太辛苦了。”她自称只不过是教工程的老师,是只懂某一领域的“专”家,她不愿让她的朋友称呼她“杨教授”,“‘老师’就可以了。”她更希望大家直呼她的  相似文献   

19.
受编辑部之托,要写一篇反映人大女代表生活的报道,挑来选去,我决定去采访来自葛洲坝集团公司的老水利专家陈笑霖代表。对于陈笑霖,我是早闻其人未谋其面,只知道她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水电专家,为我国的水电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电话打进了湖北大厦陈笑霖代表的客房,接电话的正是陈笑霖代表。"我没有什么好报道的,请找别的代表谈谈,她们比我更值得宣传。"未等记者把话讲完,电话那头已经传来了陈笑霖谢绝采访的声音。当然,陈笑霖最终架不住记者的嘴皮功,她友好地让步了。记者如约而至。开门的是一位60多岁、衣着朴素、留着一头传统短发的老人。说她像水电专家,不如说她更像农村妇女。如果不是有约在先,很难让记者相信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9)
正一张偶然发现的结婚照,钩沉出新一军名将谭展超与意大利女爵贝安加的乱世情仇,也钩沉出一段纵贯半个世纪、横跨东西半球的"两个谭家"的往事。原本平凡的家族历史,因大时代的动荡,显得传奇且扑朔迷离对童年时代的谭爱梅而言,父亲谭展超书桌正中的那个抽屉充满神秘。抽屉始终上着锁,包括她在内的子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