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为"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2012年经济工作的首位,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将会得到提升。这将为2012年的证券投资带来较好的结构性机会。结合证监会将推行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并引导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政策,2012年证券投资重点应该在价值投资上。  相似文献   

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闭幕,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方向和主要任务已经明确,“稳中求进”的2012中国经济发展轮廓清晰显现。  相似文献   

3.
判断当年经济形势,为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定调的级别最高、最权威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1年12月14日在北京闭幕。会议在总结2011年经济工作的同时,部署2012年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把稳增长、  相似文献   

4.
由于布什政府时期的减税政策于2012年底到期,未来10年内削减1.2万亿美元政府开支的“自动减赤机制”机制于2013年年初启动,这两项政策叠加可能导致的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或金融市场崩溃就被称为“财政悬崖”(Fiscalclift)。  相似文献   

5.
颜晓媚 《学习导报》2012,(10):25-25
跨越赶超,是湘潭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调。2012年,湘潭县将以推进“四化两型”为主线,以建设“两个强县”(经济强县、文化强县)为目标,以推动“三个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省文明县城、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为抓手,深入开展“产业升级年”、“项目攻坚年”、“作风建设年”三大活动,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奋力跨越赶超。  相似文献   

6.
正宏观经济:"积极""稳健"并重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通胀压力等挑战,都显示中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将面临复杂形势。审时度势,从容应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14年宏观调控定下基调: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与"稳健"并提,看似矛盾的词语组合,透出中央对2014年复杂经济形势的基本把握,体现了宏观调控"快、准、活"的特点。2012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回升势头的进一步巩固,物价上涨问题浮出水面。CPI已经在2012年11月份创两年多来的新高。"这一轮物价上涨的首要原因是货币超发,此外全球流动性泛滥也会引发输入性通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室副主任陈  相似文献   

7.
做好2005年的经济工作,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集中体现在六项主要任务上: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实行财政和货币的“双稳健”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在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时,要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18):65-65
欧盟经济与财政理事会(即欧盟财长会议)日前正式批准拉脱维亚明年加入欧元区。从2014年1月1日起,拉脱维亚将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欧元也将取代拉脱维亚本国货币拉特。欧盟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雷恩说:“拉脱维亚加入欧元区显示了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进展,对拉脱维亚而言,其就业市场和经济增长也会受益。”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5日至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的宏观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2010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王兰军 《江淮》2012,(1):43-44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  相似文献   

11.
厉以宁 《当代贵州》2014,(12):38-38
正今年的博鳌论坛上,结构性改革再次成为关注热点之一。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货币扩张"猛药"成为拯救各国经济的"兴奋剂",而在其负面作用逐渐显现之后,全球又陷入对于中长期失衡的担忧,并且纷纷提出结构性改革的理念。结构性改革的提法虽然有一些共性特征,但在不同的经济体背景下,也被赋予了五花八门的内涵。201 1年,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提出,美国经济的重点将必须转向财政改革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一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风向标,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2012年的经济工作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定下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换言之,"保经济增长"将成为一段时间里最为迫切而关键的政策目标。回望2008年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调整让人印象深刻。从"双防"(防过热、防通胀),到"一保一控"(保增长、控物价),再到"一保一扩一调"(保增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可能是近年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在4万亿元投资的拉动作用下,2009年我国GDP增速有望接近8%,也可能比8%稍低。并且这种8%左右的增长可能持续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使得此轮经济增长呈现“L”型走势。近期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的政策.初步估计新增加的财政投资可拉动经济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农民和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加可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如果没有这些政策。经济增长可能降至5%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史彦泽 《奋斗》2020,(1):31-32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0年全省经济工作时强调,既要稳字当头,又要积极进取,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在经济工作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其中的“进”是要求经济驶人量与质双升的发展轨道。这一要求对做好全省经济工作、对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而言,可谓切中要害、一言中的。  相似文献   

16.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较大篇幅对今年政府工作做出部署。经济增长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物价涨幅、国际收支这四大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以及财政和货币两大宏观调控政策,是折射经济走势最重要的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高层声音     
《当代贵州》2012,(1):6
胡锦涛:把握好稳中求进主基调201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政协举行的新年茶话会上指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一时间,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关心关注的热点、热词,成了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时代最强音。2013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作为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明确指出,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的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创新发展。12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出所料地将“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作为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的最核心,唱响了改革“好声音”。  相似文献   

19.
卫兴华 《前线》2012,(2):14-16
2011年国内外因素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呈下行趋势,预计今年会降至8.5%到9%之间,但这依然属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速降低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控物价;控制物价仍然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物价预计会进一步回落到4%左右;惠民生是2012年继续强调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要着力扩大内需,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抓好三农工作。要把握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稳中求进。  相似文献   

20.
在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等积极政策的作用下,2009年一季度,四川经济发展出现回升态势,先于全国止跌回升。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下,2009年四川经济将继续保持回升态势,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提高。文章还结合四川实际,提出了四川未来一个时期财政经济政策及其选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