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07,(4):48-48
建国以来,我国的乡镇政权设置多有变动,乡镇基层治理结构也随之变化。我国的乡镇政权制度大致经历了乡村政权并存、乡政权制、人民公社制和乡政村治这四个发展阶段。就国家政权组织结构来看,中国的政权组织设置到乡为止,其下的“村委会”或“生产大队”、“生产队”等组织形式,都不属于国家政权组织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张肇俊 《世纪桥》2009,(16):44-48
新四军第5师,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支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在时任师长兼政委李先念等领导下,高举抗日大旗,在武汉外围敌后纵横驰骋,从日寇的铁蹄下收复了9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解放了1300多万人民,建立了包括8个专区,11个中心县,66个党政军组织齐全的县级政权,地跨鄂、豫、皖、湘、赣五省边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曾被新四军军部誉为“发展第一”、“独立工作第一”。  相似文献   

3.
县乡财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整个国家财政收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县乡财政能否走出困境,关系到国家财政的振兴和国家政权的稳定,关系到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如期实现。平潭作为一个欠发达的海岛县,基础弱、规模小、含税型低,客观上决定了财政发展之艰辛、财力保障压力之大。面临困境与难题,如何解困破题,做大增量,垒大财政“蛋糕”?如何盘活存量,做好“少米之炊”,缓解收支矛盾?如何完善体制,理顺机制,充分挖掘县乡各级增收理财、自主解困的内在动力?这些问题,作为长期扎根在财政一线的干部,是值得探讨和深思的。  相似文献   

4.
于远东 《前线》2014,(3):119-119
闯王李自成进京,政权到手之际败亡,令人扼腕长叹,也值得人们警醒。李自成是个平民英雄,领导农民起义军由星星之火迅速发展到百万之师,建立了大顺政权。随后又指挥百万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大半个中国,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确实让人惊叹。令人痛心的是,他攻人北京城后,仅支撑了一个多月即迅速败亡,由大胜转为大败。这种夺得了天下却又迅速失去政权的结局,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乡镇政府管理问题突出,学界对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歧义甚多。只有改乡级政权为县级政府的综合性派出性机构,才能彻底解决县乡之间的条块矛盾;应改乡镇与村委会的"指导和帮助"关系为"有限管理和帮助"关系;适当提高乡级机构的行政级别,较大幅度地提高乡村干部待遇,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工作等。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60多年前,近10万山东地方政权干部,在解放战争的硝烟战火中奔赴远隔千山万水的新区。  相似文献   

7.
1949年前后,150多万吃“皇粮”的人口突然拥入台湾,对于当时只有600多万人口的台湾无疑增加了繁重的经济负担。人口的激增使得财政赤字扩大,通货膨胀严重。然而,在这种经济背景下,蒋介石政权居然挺了过来,还使台湾创造出令世人公认的经济增长“奇迹”。  相似文献   

8.
唐如浴 《世纪风采》2012,(11):41-41
1943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纪念日,这天晚上9时左右,苏中四分区西北线,从天生港沿通榆河向北到丁埝再向东沿串场河到掘港、南坎海滨,4万多军民,同时火烧日伪军为强化清乡,消灭我新四军地方武装和政权.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12):15-15
日前,中非共和国“国家过渡委员会”召开组建后的首次会议,以鼓掌的方式选举多托贾出任国家临时总统。多托贾表示,保障国民团结、重振经济、维护和平与国家领土安全应作为过渡政权下一步主抓的工作,他将在18个月的任期内促进政权过渡,并承诺在过渡期结束后不参加总统大选。  相似文献   

10.
正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主力为打破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从鄂豫皖入川,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有县级苏维埃政权40多个,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红色政权。  相似文献   

11.
观点     
《廉政瞭望》2011,(1):10-11
县委书记“三多三累” 在我国干部队伍中,有2800多个县(市、区)委书记,他们不到全国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总数的1%,但却处于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考核多、检查多、会议多,  相似文献   

12.
1929年6月29日蓬溪爆发了震动全川的武装起义。这就是中共四川省委直接领导的以共产党员旷继勋为旅长的邓锡侯所部江防第七混成旅4000多名官兵的革命起义。起义历时一个多月,建立了四川第一支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军”,在蓬溪县城县衙内建立了四川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蓬溪县苏维埃政府。这个政权虽然只存在了1个月,但在四川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一场触及县乡机关干部“饭碗”的机构改革行将开始,“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向比较平静的县乡机关大院开始骚动起来。改革“革”到自己的头上了,何去何从?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在议论,在盘算,在猜测,心态各异。 大势所趋──叫好和犯难并存 [李世太,35岁,县政府信息中心副主任] 长期以来,县乡机构不断膨胀,人浮于事,加重了财政和农民的负担。拿我们这个县来说,人口不到70万,却有72个副科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在职干部3000多人;下辖22个乡镇,工作人员2000多人。这些人一年工资就达5000万元,如果真正精简到…  相似文献   

14.
《广东党史》2010,(8):57-57
<正>汕尾市城区是1988年汕尾建市时从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海丰县析出的市辖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人口37.77万人,港澳台胞11.5万人。该区东  相似文献   

15.
邱祥吉 《廉政瞭望》2009,(12):10-13
乡镇政府,作为中国5级政权中最基层的政权组织,直接面对7亿农村人口,事关国家根基。然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政权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行政与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6.
古住今来,县级政权一直都是国家政权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发生在县级政权尤其是县委书记身上的腐败案件屡见不鲜,细究起来,权力过于集中、政务不公开、缺乏有效监督无疑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古住今来,县级政权一直都是国家政权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发生在县级政权尤其是县委书记身上的腐败案件屡见不鲜,细究起来,权力过于集中、政务不公开、缺乏有效监督无疑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07,(4):6-6
政绩困局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刊载吴克蜂文章,把政权的合法性主要建立在政绩基础上所导致的政权逐渐丧失的现象称作政绩困局。认为政绩是政权合法性的一个来源,但不是全部来源.甚至不是主要的来源。民主政体、意识形态和政府政绩是一个政权获得稳定的合法性支撑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戴明贤 《当代贵州》2012,(21):28-29
我的家乡安顺,据史志记载,直到元朝才纳入中央王朝的统一体系。东汉以前史载不详;蜀汉政权派昆明部彝族豪帅征服普里(今市郊王武一带),设大姓政权;后晋时期,征戍南宁有功的张氏分土授职,建张番大姓政权于今市郊旧州一带;元宪宗七年(1257年)设普定万户,不久改普定府,以地方自然领袖任知府,朝廷派蒙古族官员驻府实际主持。朱元璋推翻元政权,建立明王朝,最后剩下云南梁王这一蒙元地方政权,必须军事解决。于是地处"滇黔锁钥"位置的这一带地方,骤然空前重要起来。  相似文献   

20.
刘锦理 《世纪桥》2009,(1):21-22
抗战时期的“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形式,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雏形,通过了解“三三制”政权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可总结“三三制”政权为多党合作提供的成功经验,如何借鉴这些经验来继续完善今天的多党合作制度,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