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鲁民 《学习月刊》2012,(17):10-10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而对于官员来说,读书还可以养气、静心、励志、节欲,保护自己全身而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书中自有护身符”。当然,关键是要读好书、善读书,每遇精彩隽永之语,须赏之记之,汲取精华,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2.
你言我语     
仕而“优”则“学”?□孙信成中国古代实行的是科举考试,讲的是“学而优则仕”,于是古人常用“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劝勉别人。如今时代不同了,工农当家做了主人,对干部的要求也高了,讲求又红又专,德才兼备。一些同志随着职务...  相似文献   

3.
《新湘评论》2008,(4):28-28
从“开卷有益”的古训,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劝勉:从“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的激情召唤,到“书是人类发出的最美妙声音”的深情吟唱,人们相信,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4.
好书乃清泉     
易继强 《学习导报》2012,(21):48-48
好书是纤尘不染的清泉,捧一本好书犹如进入澄澈之境,让一泓清泉荡涤心中累积的尘垢、冲刷尘世的喧嚣,聆听清泉从心中流过的叮咚作响。也许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人教训已深刻地嵌入人们的脑海,  相似文献   

5.
好书乃清泉     
易继强 《新湘评论》2012,(21):48-48
好书是纤尘不染的清泉,捧一本好书犹如进入澄澈之境,让一泓清泉荡涤心中累积的尘垢、冲刷尘世的喧嚣,聆听清泉从心中流过的叮咚作响。也许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人教训已深刻地嵌入人们的脑海,  相似文献   

6.
宋真宗治吏     
马军 《前线》2014,(10):126-126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这首传扬千年的《劝学诗》,因其极大的影响力,让他的作者宋真宗赵恒也成了名人。其实,这位真宗皇帝的成就可并非仅止于此,他的治吏也是很了不起的。  相似文献   

7.
读书情怀     
得闲有书读,世间享清福。读书之乐趣,读书之情怀,非真正读书人不能体味。“存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书之乐。”读书无关乎功利。说到读书,大家对那句古语应是熟悉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真的那么美妙吗?真的能给我们带来那么多东西吗?许多人,对  相似文献   

8.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真宗《劝学篇》中的这几句话,不知顛倒了古来多少的读书人士。他们“三更灯火五更鸡”,饱经“十年寒窗”之苦,呕心瀝血,大抵不外乎是为了金钱美女,衣食华堂,高官厚祿。总之,是为了身家个人的富贵享乐。其实,在几千年旧中国里,也只有少数读书人侥幸受宠于统治阶级,帮凶帮闲,得以“飞黄腾达”。而对于大多数读书人来说,发财发迹不过象黄粱一梦罢了。说近点,在国民觉反动统治时  相似文献   

9.
找回我自己     
初进大学校园时,我是个十足的书迷。痴情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中,希翼自己能有哲学家的头脑,文学家的气质。日子虽清淡,内心倒很恬静、充实。可校园并非一尘不染的圣殿仙宫。不久,如镜的心湖被席卷而来的“经商风”吹皱起涟漪串串。那些从经商中小发大发而变得阔绰起来的同学,吃喝抽穿着“高档”“名牌”,出入歌厅舞厅录相厅,神情高昂,说话也显得财大气粗,好象活得很潇洒很丰富很充实。他们说你这样活得太平淡太俗气太没劲了,说他们活得真五光十色辉煌灿烂考试照样不少于60分,说你该改头换面再也不能这样过何必苦了自己。我读破了书熬瞎了眼装得满脑子别人说太旧太  相似文献   

10.
读书是福     
对于读书,我虽达不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境界,但对古人把读书列为“五福之首”还是颇为赞同的。每当倘徉于大师们洋洋洒洒的文字间,漫步于先哲们用心血凝成的结晶中,认真地思索,慢慢地转化为己有,继而去运用它,发挥它应有的能量时,我便会由哀地发出这样的感叹:读书是福。  相似文献   

11.
快乐大叔 《党课》2009,(2):94-95
有句俗语,叫“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意思嘛,想必大家也明白,无非是说年轻人看“水浒”会受书中那些草莽英雄的“坏”影响,弄不好也会干出落草为寇、打家劫舍的事儿来。而人上了年岁最怕学曹操的为人“奸诈”,  相似文献   

12.
读书赏风景     
读书,是中国传统家庭所恪守不移的信条。书中自有情和理,书中自有天和地,对于我是如此的诱惑,以至成为一道至真至美的亮丽风景。 读书使我懂得热爱人类。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由病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以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只要翻开《贝多芬传》就会被他那永还给予人类是与善的心灵所震撼。贝多芬的作品乃至他的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就像他的命运交响曲一样,时常地萦绕在我的耳旁,丰富着我的思想,抚慰着我的心灵,教会我直面人生,教会我奋斗、攀登。 读书使我领略自然的可爱。 欧文·斯通的《起源》一…  相似文献   

13.
笔者年逾古稀,一目失明,孤陋寡闻。最近才见到两年前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一书。先看“内容提要”,“提要”称这部书,“是广大读者了解共和国全貌的必读之作”。再看陈志凌同志写的“序”,“序”说:“这部书写的是共和国历史这样一个尖锐而敏感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笔者感触颇深:每个干部实际上都是一本“打开的书”,看你如何让职工群众读懂这本“书”。领导干部这本“书”,拥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就是这个单位职工群众的“必读书”。职工群众多半从领导的讲话、决策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读出领导干部思想境界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和形象的好坏。不管你愿意与否,职工群众都要阅读你。这也是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的区别。而且,领导干部的职位越高,他那本“书”的读者面就越大。反过来讲,领导干部的一个败笔,有时也能把人引向歧途,或使一个…  相似文献   

15.
从小就开始读书,读了一辈子,开始是两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肯定有问题,但也说出了一定道理。第二句话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尽管有它的局限,但也表明了读书同地位、金钱之间的某种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读书确实有很重要的意义,从哲学上讲,人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把自己的知识客观化、符号化,所以叫做客观知识。符号化的东西,比如一本书,当人这个肉体不在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0,(15):51-51
人民法官应常怀“三心”。一是恭敬之心。法官必须信仰法律,恭敬法律,要奉法律为“神明”。如果执法者都不敬法,不恭法,怎么使公民信法守法呢?做法官千万不能把法律当儿戏,更不能亵渎法律。“敬法的法官才是正义的化身”,才能做到“心中常有公平在,手下自有公正书”。二是羞耻之心。  相似文献   

17.
叶小文  弋扬 《学习导报》2008,(11):52-54
6月21日早上一到办公室,就收到一摞书。一看,是“廖东凡茜藏民间文化丛书”。我翻开扉页,习惯性地想借“雅正”之机,瞻仰一下作者的手笔,但却发现扉页上干干净净不着一字,再一想,可不是吗。这就是我所熟悉的、被我称作廖公的、被藏家儿女唤作“格小廖啦”的廖东凡啊。  相似文献   

18.
叶小文 《新湘评论》2008,(11):52-54
6月21日早上一到办公室,就收到一摞书。一看,是“廖东凡茜藏民间文化丛书”。我翻开扉页,习惯性地想借“雅正”之机,瞻仰一下作者的手笔,但却发现扉页上干干净净不着一字,再一想,可不是吗。这就是我所熟悉的、被我称作廖公的、被藏家儿女唤作“格小廖啦”的廖东凡啊。  相似文献   

19.
近读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的自传,感受颇深。整个自传只有六句话,其中,“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这句话,最令人深思和回味。“不要被人活埋”,乍看,介入费解,细细推敲,实质上是要提防那些阿庚奉承的小人“捧杀”。在诺贝尔看来,一个人事业有成后,就必然有一些人采用各种手段对其吹、捧、拍。倘若不慎,居功自做或利令智昏,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自己“活埋”了自己或被别人“活埋”。把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科学事业的诺贝尔这篇“奇特的自传”,尽管只有寥寥数语,但留给人们的却是不可多得的“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不是吗?在…  相似文献   

20.
从洪山镇实践看基层党组织建设张诺夫多年来,洪山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曾荣获“全国十佳乡镇”,镇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先进基层党委”等称号,全镇19个行政村全部被评为省“文明村”和“明星村”。一、建设一个好支部要选准一个好支书。在选配支部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