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能 《人民政坛》2008,(8):20-21
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闽台独有的“五缘”使福建受益颇多。目前台资已成为福建省第二大资金来源,成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我省实施办法执法检查,在督促政府依法行政、“两院”公正司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省投资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黄埔》2007,(3):11-11
《国家工商总局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意见》于2007年年初正式出台。据有关方面介绍,国家工商总局专门出台政策支持地区经济发展,这是第一次。《意见》的出台,对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对于推动海峡西岸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台湾同胞到闽投资,提供了更多方便。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进一步发挥福建省的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叉快发展;对于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对于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都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台资企业最多的广东省的人大常委会,7月26日通过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该《办法》共29条,它的颁布实施,必将对台资企业今后在广东的发展及加强粤台经济合作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省《实施〈台胞投资保护法〉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由10部分、25条组成。第一部分是《办法》的指导思想、依据和目的。第二部分对台胞投资者进行了界定,并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第三部分规定对台胞投资者主...  相似文献   

6.
厦泉漳城市联盟发展的意义及取向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深化闽台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对台优势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依托,其关键是实施城市联盟发展战略,打造海峡西岸“区域经济集群”发展优势。厦泉漳城市联盟有利于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海峡东岸经济辐射、“承‘珠’接‘长’、连接中部”、对抗区域经济边缘化的能力,因而,应大力加以推动。本文仅就厦泉漳城市联盟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意义和发展取向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陈煜 《台声》1994,(12)
1994年9月16日下午,福建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正在举行.在听取省人大常委会台湾同胞工作委员会主任王镇辉作关于《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修改说明后,大会进行表决.主持人庄严宣布:通过!顿时全场响起一片掌声.立法并不神秘,但却神圣.因为,《实施办法》的颁布施行,凝结着台胞的关注、人民的委托和立法者的心血,也牵系着海峡两岸关系的互动,闽台经济的进一步交往……  相似文献   

8.
《政协天地》2009,(5):1-1
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9.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不久前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以来,海西建设再次成为两岸同胞关注的焦点。这一发展规划,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目标、任务分工、建设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落实这一规划,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于完善沿海地区的经济布局,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建设好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筑闽台农业合作的“绿色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闽台农业合作是促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最具特色与最有效的途径。立法规范和促进闽台农业合作,为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提供有利的法制保障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大决策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8月30日讨论通过了《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该《实施办法》共24条,自1995年10月1日起生效。实施办法有以下特点: 1.突出了保障在赣投资台胞的合法权益。《实施办法》规定台胞投资者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对台资企业不实行国有化,没有特殊需要,也不得征收,确需征收时,应依法律程序进行,并应给予相应的补偿。《实施办法》规定,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向台资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不得干涉台资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当台胞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向当地台办或法院投诉,有关部门接到投诉后,必须及时调查、依法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受理台胞投资项目的审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以下简称《海岛保护法》)明确规定,中国海监是《海岛保护法》的执法主体,承担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活动的执法职能。为全面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规范海岛开发利用秩序,有效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依据《海岛保护法》、《海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现就中国海监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执法工作提出如下办法:  相似文献   

13.
法治海西     
《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的出台,是把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福建人民的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求融入海西建设的实际行动,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在一个全新的角色定位和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上来推进。中共福建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之后,省人大常委会就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准确站位、主动融入、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14.
每月要闻     
(10月5日-11月4日)10月7日,省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执法检查组在南昌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朱秉发出席会议。会后,胡振  相似文献   

15.
刘能 《人民政坛》2009,(6):23-23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是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闽台交流合作环境建设是实现这一战略定位的重要方面。4月26日至30日,省人大常委会闽台交流合作环境建设调研组赴厦门、漳州、泉州开展调研。5月21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闽台交流合作环境建设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即与台湾宝岛隔水相望,闽台两地一衣带水,历史上两岸文化、经济和交往依海洋而兴盛、繁荣。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该地区又好又快持续发展。2010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着眼于促进福建又好又快发展。在新时期,围绕闽台海域的海洋环境发展,尤其是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知识产权战略",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7月30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福建省实施〈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决议》。《规划》勾勒出了未来10年海西城市群建设蓝图。这是继《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8.
《人民政坛》2009,(9):1-1
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中央立足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福建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实施意见》和原则同意的《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全面贯彻国务院的部署要求,阐明了我省加快海西建设的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将成为我省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9.
<正>生态立市显资源优势国务院《意见》中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四个战略定位之一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即要把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增长极,建成海峡两岸四地旅游合作的重要枢纽、旅游目的  相似文献   

20.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紧密区域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挥对台优势、拓展对台经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取得成效,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着高度的正向相关性,是和中央在改革开放与对台工作方面相应赋予的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紧密相关的。在两岸政治经济关系发展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优势、拓展对台经贸交流合作既面临诸多挑战,又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并仍然有赖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特殊政策的支撑。当前,中央应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一个遵循WTO无歧视原则的开放性的"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先行区",赋予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在包括两岸经贸自由化与一体化、两岸产业对接合作、两岸金融交流合作等内容广泛的领域先行先试。如此,可整合构建起一个有助于深化改革开放、协调区域发展、促进两岸合作的平台,以便发挥经贸自由化与便利化试验田与先行区作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与辐射源作用、两岸制度性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先行试验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