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律师》2009,(1):15-16
尊敬的赵副部长、各位领导、各位律师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全国律协、《中国律师》杂志社在这里举办简朴而有意义的座谈会,来纪念《中国律师》杂志创刊20周年。作为杂志社社长,我感到特别的激动和兴奋。在此,我代表《中国律师》杂志社的全体同仁,对出席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律师朋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2009,(1):17-19
汤忠赞(江西金凤凰律师事务所): 1988年《中国律师》创刊之时,正逢中国律师改革的一个关键时刻。经过多年努力,这本杂志得到了律师界的认同,也得到了司法界的认可。我们江西公检法系统的许多单位。甚至一些研究机构都订了这本杂志。《中国律师》杂志创刊20年来会有这样的声誉,我觉得它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袁江 《中国律师》2008,(4):32-33
2008年春节后的一天下午,《中国律师》杂志社副主编陈秋兰打电话约稿,让我作为杂志的“老人”,为创刊20年写点儿东西以示庆贺。我知道这既是客气,也有些希冀,虽然自己一直关注着那样热爱的《中国律师》,但也越来越感到自己落伍了,也不了解曾经那样熟悉的律师领域了,写不出可以让读者感兴趣的文章了。但我还,是愉快的答应了,因为那是我曾经为之工作近十年的刊物,感情的牵挂和长期的关心以及思考已在内心深处积淀了厚厚的“茶垢”,自己却不知其中滋味。当提起往事,对约稿必须有个交代的时候,就又提起了回忆,使我思绪像老茶壶煮白开水地翻滚起来.也渐渐地有了一点点味道。  相似文献   

4.
大概是把《中国律师》杂志从第一期到一百期完整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读者之一。1988年,在我调到省律师协会的第二年,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主办的《中国律师》杂志创刊了。这个中央级律师刊物,是在我国律师制度恢复建立第十个年头,我国律师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她创刊伊始,就受到了广大律师的欢迎。由于当时我是律师队伍中的一个新兵,所做的《吉林律师》编辑及宣传工作又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所以对《中国律师》“情有独钟”,从她创刊时起就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期刊物到手,我都是很认真地看,先是浏览,…  相似文献   

5.
《中国律师》2009,(1):15-15
做个简短发言,主要表达三个意思。第一点是代表司法部宣传司,代表肖司长,对《中国律师》杂志创刊20周年表示祝贺。第二点是作为业务主办部门,我们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务工作。《中国律师》杂志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想法可以及时向我们反映,我们将尽量做好高质量的服务。第三点就是希望《中国律师》杂志越办越好。希望《中国律师》杂志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中国律师》杂志已走过20个春秋。这2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时期,是中国法制建设的春天,是中国律师业发展的康庄之路。《中国律师》杂志应运而生,与时俱进,已成为全国颇具盛名的法制杂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律师》杂志在广大读者的关爱下,走过了不断成熟、不断发展的20年,这20年里。有挫折、有喜悦,有经验也有教训。在20岁生日之际,本刊将陆续刊登曾与《中国律师》杂志结缘的人们心中难忘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8.
《中国律师》2007,(2):80-80
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不断提升《中国律师》的影响力,2006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律师》杂志社在海南三亚市召开了“《中国律师》杂志宣传工作座谈会”。全国律协副会长、宣传联络委员会主任李大进,常务理事、海南律协会长王晶等部分省(市、区)律师协会的有关负责同志近3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全国律协副秘书长、《中国律师》杂志社社长李海伟对杂志社2006年各项工作及2007年工作设想作了介绍;应邀参加会议的各位代表也对2007年度《中国律师》如何改进采编、发行等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纷纷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自1998年《中国律师》杂志扩版后,越办越好,正像律师们说的那样:现在的《中国律师》好看了,耐看了,信息量大了,保存价值高了,可供研究的素材多了,律师业务的指导性也增强了。这一改革成果应功归于杂志社的全体同志,功归于司法部、全国律协的正确领导。在辽宁也有越来越多的律师喜欢订阅《中国律师》杂志。1997年之前,辽宁发行数仅有几百份,1998年之后,省律师协会加大了对杂志改扩版后的宣传,加强了征订工作的指导力度,连续四年来始终保持在2400份以上,基本达到了专职律师人手—册的目标。杂志社的领导让我们…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公共安全》怀着信任与敬重 《中国公共安全》自1993年创刊开始,杂志社的工作人员就和我有联系了,算起来我们共事将近15年了。看了很多杂志,我觉得《中国公共安全》的资讯报道非常准确、客观、及时。更重要的是杂志社能站在行业高度发现问题,处在企业层面分析问题,以读者的身份看待问题,这一点是现在很多媒体不能相比的。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国律师》创刊20周年。我是《中国律师》的忠实读者,210期,几乎没有拉下一期。我也是《中国律师》的作者,从1990年起,尤其是最近这两年,我在《中国律师》陆续刊登了10多篇文章,如果算上《中国律师网》,那就更多了。《中国律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不过,仅仅说《中国律师》是律师的良师益友似乎还不够,应当说《中国律师》正担当着社会的良心!  相似文献   

12.
海内外著名的律师、本刊首任主编张思之同志,多年来始终关心着杂志社的发展。今年适逢《中国律师》创刊十周年华诞,张思之老先生又欣然接受我们的约请,记述赵朴初春先生为《中国律师》题写刊名的经过,给本刊来信,予以勉励。佳明主编:承您垂询赵朴老为《中国律师》封面题字诸事,谨连命奉告于下:赵朴老的仙风道骨,道德文章,我一向仰慕。他的书法骨力造健,端庄、飘逸俱备,给人以美感,似乎很能体现我们律师的风骨与品格。1984年,我曾通过友人牵线,请赵朴老为(北京律师)题过刊名。《中国律师》创办之初,那时数以千计的杂志封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律师》2009,(1):20-23
刘军(北京市律师协会): 多年以来.一直得到了《中国律师》杂志的支持和指导,今天就提个建议。目前,全国各地律协都办有自己的杂志和网站.当然这些杂志是内部交流刊物,跟《中国律师》杂志相差很远.但实际上也发挥了在协会内部和本地区的宣传作用。因此我建议,是否《中国律师》杂志和全国律协.能够加强对各地律协办的这些杂志和网站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律师》2001,(10):8-8
近日,司法部律公司与全国律协联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律师管理处、律师协会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律管处、律师协会及解放军总政司法局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2002年《中国律师》发行工作。“通知”认为,《中国律师》杂志是司法部主管、全国律协主办的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刊,是目前国内唯一以律师为核心内容的国家级法律月刊。创刊十三年来,《中国律师》不断创新和发展,已成为宣传律师工作成就的阵地,指导律师管理工作的工具,展现文明律师事务所和优秀律师不凡业绩和风采的舞台,提供律师业务信息服务的窗口,沟…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二十及冠。《中国律师》杂志的20年的历程证明她作为中国律师的门面与喉舌是适格的,当可及冠。及冠者。以为加冠、弱冠,是以示成年。汉时,男子满20岁之后,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我作为中国律师的一员,巧的是执业年龄与《中国律师》的年龄相同,如今也是及冠之年了。而且我从《中国律师》的忠实读者到读者兼作者的20年经历,不仅有着同龄人经历上的相同感受,而且深感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中国律师》杂志的宣传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在金秋送爽的大好季节里,把同志们请到北京来,共同研究一下《中国律师》的宣传问题,目的就是怎样扩大杂志的发行量。《中国律师》杂志是律师业的一个喉舌和窗口,也是广大律师学习、宣传、交流的一个阵地。这个阵地如果办不好,或者说作用发挥不好,那么律师这么大一个队伍,没有一个宣传武器,没有一个喉舌,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中国律师》的宣传发行工作,重视《中国律师》杂志在律师业中的使用价值。现在我结合目前律师工作的情况,谈几…  相似文献   

17.
一本杂志,就如一扇开启的窗,透过这扇窗,能够看到外面世界的绚丽多彩。 蓦然回首,《中国律师》杂志已创刊20周年。透过这扇窗。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律师事业的崛起与发展、能够倾听中国律师的号角与脚步……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扩大信息的容量,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中国律师》经过紧张的筹备及精心地策划,其网站于2000年11月15日15时正式开通。《中国律师》网站(www.chineselawyer.com.cn)的开通将使律师业务交流简洁化,了解信息动态快捷化,并增加了杂志本身的时效性及信息量。 司法部律公司副司长、全国律协秘书长吴明德出席了网站开通仪式.他肯定了《中国律师》的这一大胆尝试,并提出了殷切希望。然后,他按下了网站的开启钮,宣布《中国律师》网站正式开通。 《中国律师》自创刊之日起,就…  相似文献   

19.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后,《中国审判》杂志适来了创刊五周年和成立杂志社的重要契机,这对于全国的审判工作与法制宣传工作来说,是值得庆贺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律师制度恢复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风风雨雨走过了20年。20年是个什么数字呢?论日算,则为7300个日日夜夜。我常羡慕一些人,他们搓麻将、甩扑克可以通宵达旦,他们可以携妻带女周游国内外,他们可以清晨傍晚在公园健身取乐……而我和我们律师工作起来则不是用日,而是用分用秒去工作,去奋斗,去献身。分不清节假日,分不清白天与黑夜。中国十万律师把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智慧全方位的献给了律师事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久的行为被颂为中华民族敬业的象征,而我们的律师岂止是十次、几十次过家门而不入呢!中国律师又走过了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