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年来,《学术月刊》、《哲学研究》陆续发表了一些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章,这些文章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见解:认为斯大林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提法不确切。在他们看来,“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不存在历史唯物主义之外的辩证唯物主义”,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者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辩证唯物主义加历史唯物主义,固然不确切,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为历史唯物主义,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貌。为此,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全面阐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指导方针、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为新世纪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注入了强大活力。《意见》指出:“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引导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深入理解这一精神,对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是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和繁荣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本着探索精神提出建立优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结构的建设性方案,作为一种尝试参加哲学改革的讨论。 (一)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系统应该是一体化的多层次的和多学科的开放性网络结构。 所谓“一体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应该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统一整体,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论和辩证法、本体论和认识论、真理论与价值论、实践论的有机的高度的统一;所谓“多层次和多学科”,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从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本原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问答。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这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在现代,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哲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但随之也产生一种错误的倾向,即淡化哲学的基本问题。《求是学刊》1997年第6期发表了陶同同志的《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一文。(《新华文摘》1998年第2期作了搞转)文章提出:“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涵盖一切的哲学的命题”是“…  相似文献   

5.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教育课作为公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公安院校根据培养目标和公安干警应具备素质的要求。我校一直坚持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公安伦理学》等四门课程,在选修课中还开设了《国际政治学》等专题讲座。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两课”改革,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思想重视,措施有力,努力为“两课”建设创造条件第一,明确指导思想,坚持和加强对“两课”的政治领导。校党委坚持从公安工作特殊性出发,明确把“两课”教育作为确保学生…  相似文献   

6.
“与时俱进”作为一个哲学命题的提出,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与创新。将其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则更加使其洋溢着充满哲理的时代精神。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7.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标准》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这里仅对哲学常识“教学内容”的体系谈点认识。第一,统一的“三观”教育,是高二年级教学的根本内容。《标准》在总的“教学目标”中提出三点要求,第一点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第二点和第三点以第一点为基础,是第一点的引伸。因此,《标准》…  相似文献   

8.
20年前,作为主要供干部使用的哲学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在哲学教育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该书关于哲学本质、哲学研究对象、哲学体系、实践范畴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化等问题的论述,在哲学创新问题上给我们以启示,提出了哲学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宋洪宪 《湖湘论坛》2001,14(2):65-67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的急剧变化,使以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为中心,涉及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和思想领域的“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面临如何创新,以适应和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如何实现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反复强调的“理论创新”,这是一个需要全面研究的大问题。本文所探讨的,仅是其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如何坚持实践或实践第一的观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不断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问题上,必须坚持实践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出现了一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形而上学化的倾向。彭维民的《对“实践唯物主义” 的几点质疑》(载《求索》1990年第1期,以下简称《质疑》)一文,相当典型地表现了这种倾向。由于这种倾向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且又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性质的理解,在此,我们拟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雨辰同志推出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继易克信、吴仕康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之后的国内又一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力作。《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共分八章,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性质、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的问世,拓展了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野,将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一)梳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至今已有20年的时间。20年中,西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辩证唯物主义问题霍夫曼反驳实践派对列宁的反映论的攻击。他认为:“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哲学核心”,“外部世界的客观独立性是任何人类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人有效地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复制他必须在外部世界中改变的对象。如果人不能相当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人的实践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反映,就不可能区别、认识,从而改变事物。”而实践派理论“由于否认意识反映客观世界,它使理智从属于任性和主观主义,使人的实践成为一种神秘的‘神物’,使科学变得完全不可能。”(《马克思主义和实践派理论》,参阅《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2年第6  相似文献   

13.
巩在峰  吴宁 《求索》2013,(10):93-96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影响很大的一个流派。这一思想流派企图把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按照存在主义的精神去“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化。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梅洛·庞蒂和萨特。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合了现象学、黑格尔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种要素,表现为一种“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它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反思现代性的使命,力图超越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对立,并通过扩大理性或包容非理性来克服合理性的危机。这是一种作为历史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与历史、理论与实践关系方面,在文化自主问题方面都表现出某种含混姿态。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内学界掀起了一次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热潮。特别是近几年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外哲学“对话” ,引起了马克思哲主义学生存论转向的讨论。回顾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 ,本体论问题一直是一个受到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现将学界们对这一问题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关系问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 ?有的学者认为 ,本体论就是世界观 ,即关于作为整体的世界及其一般规律的理论。但世界观一词有歧义 ,一种看法认为世界观首先是关于世界的观点 ,然后才是观察世界的观点 ;另一…  相似文献   

15.
<正>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她的产生,在“人类认识史上起了一个空前的大革命。”(《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8-279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吸取前人丰富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实行革命性的创新,从而成为迄今为止人类最具科学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她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李兵 《思想战线》2002,28(4):6-8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研究领域存在着“论坛哲学”和“讲坛哲学”的二元格局。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学理上的原因。对此 ,既要充分估计其积极意义 ,也不能忽视由此带来的弊端和问题。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的今天 ,应当在保持“讲坛哲学”和“论坛哲学”“必要的张力”的同时 ,努力寻求二者在发展上的平衡 ,从而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理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或立脚点是什么?这是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人们常常引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第十条中的一句名言:“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本文的主题也是以这句话为立论根据的。但是,笔者对“社会化了的人类”的命题及  相似文献   

18.
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书俊 《岭南学刊》2003,1(3):37-40,48
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是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目前,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归结为“物质”、“劳动”、“实践”、“生活”等等,从不同方面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本质。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应是“一”,而不是“多”。只有正确把握“能动的”自然的“先在性”,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基”的真正意义。也是避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归结为实践的“本体化”、单纯的“社会性动物”以及缺乏客观性的“社会精神生活”的要害所在,从而使我们正确确立人与自然、人…  相似文献   

19.
薛德震先生数十年一贯坚持论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的合理性,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历史观上的反人道主义。薛著《人的哲学论纲》提示,“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也应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主客互补体系中展开。郝晓光先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范畴应廓清的几个关键问题》一文,提出以“分工”和“分配”为切入点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范畴的创新认识,对薛先生的思路,进行着新的开拓。  相似文献   

20.
郭晶 《前沿》2012,(3):67-70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性变革是哲学界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多个视角,以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为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就体现为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变。西方哲学总体上呈现为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转向的发展历程,而这一转向的实现者,就是马克思。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实践哲学,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内涵和意义将得以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