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魏琪 《实事求是》2013,(1):101-103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在农牧业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还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提法值得深思。结合新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文化自觉"应该成为全新疆人民的普遍观念,我们要正确处理新疆民族文化的扬弃和创新的关系,理性对待民族传统文化,进而以更加自觉与自信的态度扎实推进新疆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李月明 《实事求是》2023,(5):105-112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新疆解放、发展和建设,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英勇奋斗、无私奉献而形成的不朽史实、传承的革命精神、留下的历史遗迹、创造的建设成就。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对新疆各族人民进行红色教育是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抓手。在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中,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滋养润泽作用,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问题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离不开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在新疆,增强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关乎到新疆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乎到新疆顺利完成跨越式发展和实现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没有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我们要实现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就很难完成。  相似文献   

4.
新疆民族文化资源具有多样性,丰富多彩的新疆民族文化是新疆跨越式发展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撑。新疆民族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存在着观念和制度上的种种问题,制约了新疆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强对新疆民族文化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健全完善有关民族文化保护的法律制度,是顺利实现新疆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新疆两千多年的屯垦不仅为新疆各民族文化与内地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纽带作用,而且对新疆多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从以下四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屯垦所带来的内地文化,直接推进了新疆文化的进步;二是由屯垦实践带来的民族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新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互补性认同;三是屯垦促进了新疆内部的统一和国家的统一,推动了新疆政治文化的发展;四是屯垦的开展为新疆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新疆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6.
开发新疆民族文化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旅游已成为新疆旅游业的一个亮点。但是 ,旅游业在给新疆这个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给新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挑战。要坚持以人为本 ,处理好新疆经济发展与开发新疆文化旅游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新疆经济增长同新疆文化旅游资源的关系 ,使新疆的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协调发展 ,在合理利用文化资源的同时保护民族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试论新疆特色林果业文化建设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斌 《实事求是》2009,(4):39-42
新疆丰厚的林果文化和民族文化底蕴是做强做大新疆特色林果业,增强产业发展的文化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既要保留优秀的文化要素并发扬光大,也要注入新的文化要素并创新发展;既要克服传统绿洲文化影响,又要寻求新的文化发展和突破。政府应采取措施推进新疆特色林果业的文化建设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的地区,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古代四大文明的交汇地。新疆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特点。现阶段,必须整合新疆各民族文化资源,以促进新疆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9.
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新疆社会稳定繁荣、文明进步的重要路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进路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新疆文化建设提供了发展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讨论文化润疆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从中华民族的关系和中国式现代化两个方面研究新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文化表现及特征,探寻其文明建设的更多可能发展路径,能够进一步推进新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促使内蒙古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自主发展:推进内蒙古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为动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保障内蒙古以和谐民族文化为智力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同样有着重要作用: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注入先进因素: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素材:为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源提供多样性保护:为社会主义文化对外交流拓展内容和途径:为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内容生产的基础元素;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民生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文化认同需要通过文化建构来完成。在多元文化背景突出的新疆建构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要在新疆现代文化建设中加强现代文化的引领作用,实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培养文化的"共同性"。文化认同的建构需要营造共同的文化环境。新疆地区构筑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场域,要突出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信仰的主题表达,要科学引导宗教文化的发展,抵御腐朽反动思想的渗透,要使新疆各族人民能始终生活在社会主义文化的氛围之中,培养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规范与共同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觉是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维护世界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维护民族文化主权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向全党发出号召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表明了我们党对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觉。以文化自觉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三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四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3.
发展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必须自觉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推进,在创新中发展先进文化,在创新中实现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问题也凸显出来。在城市迅速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仍然存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建筑与街区需要保护、街区历史混淆、城市记忆的丧失等问题,本文结合呼和浩特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实践,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文化内涵的挖掘、加大投入力度、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呼应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个民族的觉醒,最根本的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上的繁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历史和经验昭示我们,中国的强盛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的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站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特别是在报告中关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论述,是我们党对文化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战略高度提出文化自信,围绕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南。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保持对中华文化价值、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信心,维护民族精神独立性;必须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福乐智慧》和《玛纳斯》作为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作品,在各民族文化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新疆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巨大的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哲学中和谐思想研究,有助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新疆提供文化支撑;有助于引导宗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有助于新疆社会稳定;有助于维护新疆文化安全;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王勤  李月明 《实事求是》2013,(3):97-100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一次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生态文明不再仅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一种先进理念,而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作为全国生态脆弱地区之一,新疆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数千年来生活在干旱区绿洲上的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生态文化,是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对于我们培育和发展现代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闫炜炜 《实事求是》2010,(5):111-112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由自然生态因素、社会历史因素、宗教文化因素、全球一体化因素决定了新疆地区的多元一体化现状。在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与当下全球性的文化互动之中,将继续保持这种多样化发展趋势。在实践中,新疆必须着力解决好民族文化对比与交流、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以及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三个问题,使新疆多元民族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