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江西余江县人,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特别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以《生活》《大众生活》《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战》《全民抗战》等报刊为阵地,高举抗日救国旗帜,以笔代剑展锋芒,积极宣传团结抗战,谴责投降卖国行为,在战火纷飞中唤起了中华  相似文献   

2.
"眼色"说     
人长一双眼睛,是看人瞧事的.这"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个黑葡萄"的咱国人的眼睛很会看"眼色"行事.小孩子家为讨得大人喜欢,总是看大人"眼色"行事,大人们总是夸:"我家这孩子真讨人喜欢,能看大人的眼色行事".  相似文献   

3.
他,与张学良有多年的友谊,在东北声望卓著;他,在抗战中与重庆的国民党要人多有往来,由此获得了二战中三份举世公认的最有价值的情报;他,在全国解放之初参与了国旗、国徽和国歌的制定,并指挥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仪式和国旗升旗仪式……但是,他在我党隐蔽战线上的传奇经历却不为世人所熟知.他,就是我党著名战略情报家阎宝航.  相似文献   

4.
黝黑的面孔,一身皱巴巴沾满煤灰的工作服,厂领导提起他就直竖大拇指:“他可是咱厂锅炉上的顶梁柱,土专家!”车间职工提起他就眉飞色舞、赞不绝口:“那可是实在人,讲实话,干活实,心眼实!”问到他爱人,妻子嘴一撅:“电厂才是他的家,要找他,你到厂里去!”  相似文献   

5.
正身为副厅级领导干部的刘亚,本应坚守从政底线、廉洁用权、遵纪守法。然而,他却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屡屡突破"禁区",频频触碰纪律、法律的"高压线"。"咱什么都不要了,就这吃不愁、喝不愁,现在就够咱的了,你可要注意。"八十八岁的老父亲不止一次地苦苦相劝。"爸爸,钱不可没有,也不可多有,人  相似文献   

6.
2017年6月17日早上7点30分,被称为"3·31"救人英雄、自贡"平民勇士"的朱建平,因突发哮喘病离世,留下了父母、妻女和更多需要他的人…… "咱是党员,就得有觉悟,永远不跟工人争好处."1985年,23岁的朱建平在电化厂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许下诺言.30多年来,他始终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7.
9月15日,正为解决生猪饲料发愁的大英县象山镇3村村民谭光辉怎么也没有想到,县委书记侯晓春这时踏着泥泞的道路来到他的家,为村里的养猪户送来可栽种32亩、价值1600余元的鲁梅克斯牧草种子.乐坏了的谭光辉逢人就夸:"侯书记就是想着咱老百姓的事儿."  相似文献   

8.
抗战期间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率领南侨慰劳团回国劳军、考察.他满怀希望地在重庆考察了一个多月,结果却使他大失所望:"绝无一项稍感满意,与抗战艰难时际不甚适合耳".  相似文献   

9.
广闻博览     
正史海一粟冯玉祥用书画激励抗战冯玉祥寓居缙云山时,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一次,他的秘书于志恭上缙云山与冯玉祥见面,冯玉祥向于志恭倾吐了北上的打算,并派于立即动身前往陕西。于临行前,冯玉祥写了一份诸葛亮《前出师表》、一幅字和"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这副对联。其用意是借诸葛亮"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教训蒋介石。并在那幅  相似文献   

10.
正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他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家与改革家、民主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还是一位口才卓绝、极富感染力的天才演说家。从青年时代在安庆藏书楼发出"安徽革命第一声",到晚年在江津聚奎中学做最后的抗战演说,陈独秀一生的演讲足迹遍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7,(10)
<正>1945年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曾就建立联合政府举行重庆谈判。作为二战时中国战区的军事统帅,蒋介石已在国际社会树立起率领国民抵抗侵略的形象,没有人质疑他在中国的抗战领袖地位。他拥有的装备精良的正规军达到空前规模的430多万,盟军援助中国抗战的所有优质武器都在国民党军手中。此时,经过抗战后期的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空前统一,但是共产党人的"财产"清单还是相形见绌的:全部正规军即使算上刚在东北发展的几万人,总  相似文献   

12.
苏泊 《党史文汇》2013,(7):42-44
有这样一位普通农民,抗战期间,他是享有"战斗英雄""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三个称号的民兵游击组长;他是著名的"麻雀战"的创始人;1950年9月25日,他作为全国民兵代表和三名海、陆、空军代表,各执五星红旗一角走过天安门,接受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这位农民就是全国战斗英雄——李殿冰。李殿冰,1913年12月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尖地角村,他从小家  相似文献   

13.
咱是党的人     
没有豪言,也没有壮语,坚定如青藏高原的岩石,崇高如珠穆朗玛峰般的信念.在他口里,竟朴实得只有一句活:咱是党的人。 咱是党的人,党安排干什么,就从不说二话。为此,他两进西藏,高寒缺氧、风沙弥漫、冰天雪地、气候恶劣,也不能阻挡他的脚步。前后二次8年时间,从岗巴到拉萨再到阿里地区,他把自己全部的热情、才干甚至整个生命都献给了这块神奇的土地! 咱是党的人,就应该干好党的事。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最低温度达零下40度的阿里地区,在不到两年的任期里,从南方的边境口岸到藏北大草原,从斑公湖到喜马拉雅山谷地,全  相似文献   

14.
正"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一颗枣儿一颗心,心心向着咱共产党……"歌剧《白毛女》中的一段真挚优美的歌唱,历经70多年,依旧拨动着人们的心弦。"一颗枣儿一颗心",阜平人民对大红枣有着一种更为深沉的感情。阜平山多地少粮食缺,在粮食难以为继的年景,便以枣为食,更令人难忘的,是在抗战期间,日寇年年"扫荡",军民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我一直忘不了沂蒙山区一个叫彭有林的老人,他是莒南县大店镇彭家仕沟人,解放后因为表现积极而被安排到一个小学当工勤人员,他处处争先进,公家的钱,一分一厘都不沾。他仔细研读过《共产党宣言》,激动不已。但是一直没入党,这是个谜。为什么不入呢?临终前,他对儿子彭圣学说,解放前,共产党落难,东躲西藏,人家动员咱入,咱有顾虑啊,害怕啊,就没入;现在共产党坐天下了,有好处了,咱怎么好意思入呢?就这样,老人带着遗憾于1995年去世。彭有林是一个非常可敬的老人,他是一个活得纯粹的老人,一个严谨而憨厚的本分人。在白色恐怖年代,加入组织意味着杀  相似文献   

16.
蔡廷锴(1892.4-1968.4),乳名炳南,字贤初,广东省罗定县龙岩乡人,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他才思敏捷,善于审时度势,精于谋划、斡旋,有远见、有胆识,是国民党军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曾任第十九路军军长、总指挥,参与领导了震惊世界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及"福建事变",是著名的爱国将领.  相似文献   

17.
车费     
正父亲今年已经76岁,大半辈子在农村耕种锄耪,从没有进过城。秋后,我打的把他老人家接到了城里,想让他享享福。车到了地方,父亲见我给出租司机50元车费,心疼地说:"哎呀,300斤大白菜没有了!"看着父亲那心疼的表情,我劝慰道:"人挣人花嘛,您别心疼。咱上滨河公园看看吧,可大了,比咱们家的庄稼地好玩儿多了!"父亲摇头,说:"让我看看宽敞的街道、绿树红花和高楼大厦就知足了,省点儿门票钱吧!"为了让父亲开心,我灵机一动,骗父亲说:"我正好有两张赠票,不花钱。"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抗战文化在抗战中的重大作用.他不仅在理论上强调抗战文化的重要性,而且亲自指导陕甘宁边区的抗战文化建设.他关心新闻出版,重视文艺运动,支持艺术团体,关心艺术创作,狠抓抗战教育.正是在毛泽东的指导与关心下,陕甘宁边区的抗战文化蓬勃发展,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葛志勇 《党史纵览》2005,(11):46-49
在共和国的将军谱上,杨成武上将以忠诚、勇敢、智慧而闻名.他在长征途中率部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智取天险腊子口,太行山上击毙有"名将之花"之称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令敌人闻风丧胆.杨成武用兵不凡,爱情经历也同样不凡,他靠一封情真意切的情书博得了妻子赵志珍的芳心,在抗战烽火中两人携手同行,南征北战,共赴风雨,情深似海.  相似文献   

20.
朱德是人民军队的总司令,他指挥八路军浴血抗战八年,功勋卓著,彪炳史册,这是世所共知的.那么,朱德这位三军总司令与抗战文艺又有怎样的关系,除去"武"的一面,"文"的一面在朱德身上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