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事件     
《中国人大》2009,(2):6-7
胡锦涛总书记就春运买票难作重要批示。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有关春运火车“买票难”问题的信息上作出重要批示,称今年春运供求矛盾十分严峻,并要求铁道部要开动脑筋,研究采取若干便民、利民措施,并公布于众,以化解矛盾,确保春运任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新闻闪回     
2009年铁路春运启动 1月11日,2009年全国铁路春运正式启动。2月19日结束,为期40天,其中,元月26日农历春节前15天,节后25天。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表示,2009年铁路春运预计发送旅客达到1188亿人,铁路部门将安排历年最大运力方便旅客出行。今年春运的临客将全部实行硬卧改硬座,预计日均新增客座能力约30万。王勇平表示,今年铁路春运客流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3.
每年一度的春运历来被中央和路内外所关注。今年春运宣传工作中,我们坚持超前谋划,服务需求,主题鲜明,协同作战,对内有效调动了干部职工保春运的积极性,对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新闻媒体刊发稿件1200多篇,消灭了负面报  相似文献   

4.
刘雅 《民主与法制》2007,(1X):36-36
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悄然走近,春运火车票价又将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自2002年就铁路春运调价首次召开价格听证会以来,尽管公众质疑涨价、吁请听证的声音逐年高涨,但“铁老大”春运票价年年照涨不误,而听证会却再无动静。几乎可以肯定,这种单方涨价、拒绝听证的“惯例”,仍将在2007年春运期间重演。因为就在不久前,就2006年春运涨价未听证而起诉铁道部的公益诉讼人士郝劲松,已经一审被判败诉。而铁道部胜诉的说辞是,在2002年经过听证的春运涨价方案,已将调价决定权授予铁路局和铁道部,该方案没有时间限制,所以应长期有效。换言之,听证一次足矣,多听证,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  相似文献   

5.
《今日广西》2007,(2):48-51
今年年初,铁道部曾透露,2007年全国铁路春运方案已出台,予页测2007年春运客流高峰将超往年,但火车票价如何浮动将在1月中旬揭晓,因此有人预言:“方案出台了,涨价不会远了”1月10日中午,来自铁道部的一则消息震惊了全国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宣布,2007年铁路春运各类旅客列车票价一律不上浮,以后春运也将不再实行票价上浮制度。  相似文献   

6.
刘翔 《人民公安》2023,(1):56-61
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日开始,至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作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首个春运个春运,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战最大的一次。据交通部门预计,今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020.95亿人次亿人次,有望恢复至疫情前20192019年同期的70.3%。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安》2014,(3):29-31
春节又至,人们将目光汇聚于春运,媒体也把报道的焦点对准了春运。多少人背起行囊,行走在回家返城的路上,多少人为了服务于匆匆来走的旅客,而无法回家过年。当然,在这些奋战于春运第一线的工作者当中,又怎能少得了保安员的身影。  相似文献   

8.
<正>翻阅新中国春运历史,最早可上溯到1954年。当年,“春运”二字第一次出现在媒体上,有关方面也确定了“以铁道部统一指挥协调,必要时请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协助”做好相关工作的原则。春运真正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焦点,还得从改革开放开始时算起。改革的春潮让中国人口得以大规模流动,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开始在春运汇聚。1979年,我国春运历史性突破1亿人次。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春运客流,如同潮汐一样的候鸟式大迁徙,在城乡之间不断轮回。 虎年春运期间,全国预计将有超过25亿人次的客流通过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工具往返于各城市和乡村,而进出上海的旅客运输量加起来,将达2565万人次,同比增长5.5%。 面对如此巨大的春运压力,承担着大部分旅客运输任务的铁路部门,春运工作进行得如何?返乡的旅客票都买好了吗?对破解春运难题,专家、网友有怎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07,(2X):31-33
步入2007年后最牵动人心的公共事件,莫过于“铁老大”停下了春运涨价的步伐。在富于戏剧性的情节背后,我们有必要探讨,究竟是何种因素,使坚挺六年的春运涨价一朝崩塌?在民意与公共部门的“较量”中,春运涨价的变迁又留下了怎样的收益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确保春运安全 组织民工有序流动为了切实做好1995年春运安全保卫工作,公安部近期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坚决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从维护国家稳定,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春运安全保卫和组织民工...  相似文献   

12.
路在何方?     
每到年关,各类媒体上的春运报道可谓铺天盖地,春运似乎成为了一个老大难的社会性话题,成为了每位想回家过年的旅人心中恒久的痛。  相似文献   

13.
又到一年春运时。“买到票了吗?”成为春节前大家打招呼的问候语。尽管我国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的运输能力每年不断增长,2015年想在春运的大潮中买到两张回家和返程的火车票仍然不容易,现实中春运“一票难求”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在客观现实条件下,抱怨无济于事,就像火车只能卧在铁轨上行驶,永远不能立起来跑一样。这就需要理解。在春运这些日子里,让我们相互多些关心体贴,多些办法建议,共同化解春运难题。  相似文献   

15.
1月30日,2010年春运如期启动,前一段时间刚经受了大范围寒潮冰雪考验的铁轨,比往常更显得“忙碌”。而今年的铁路春运,因为高速铁路的开通、实行实名制试点等,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6.
《人民公安》2013,(24):62-72
《人民公安》半月刊2013年第2、3期合刊封面故事:春运迎来高铁时代 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正式开通。一个月后,它就迎来了第一个挑战——春运。  相似文献   

17.
倾情铺路     
已进入2010年春运售票高峰的上海站北广场,7000多名前来购票的旅客依然如往常一样,把临时搭建的春运售票处的几个大棚塞得满满当当,大家都热切地盼望着能快点买到一张回家的票,早点回家过年。  相似文献   

18.
铁路春运历来是新闻舆论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回应好舆论对铁路春运的关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铁路春运的信息需求,做好铁路春运舆论引导工作,一直是铁路各级新闻宣传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2012年,广铁集团针对集团在全路春运中的重要地位和珠三角地区开放发达的舆论环境,以开放透明的理念,抓开放透明式的宣传,引导开放透明式的舆论,促进铁路春运办成开放透明式的春运,较好赢得了社会各界对铁路春运工作的认可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一场春运,即是一场全民大迁徙。 2008年的春运也一样,然而不同的是,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使数千万人遭遇罕见的交通大堵塞。归途之中的人们被迫滞留车站、机场、公路和铁轨上。在团聚的春节到来之前,被海外媒体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的春运盛况,以一种格外令人焦虑的形象被放大。 从1月26日至2月5日,经过10个不眠的昼夜,春节到来之前,中国铁路组织了一场史上规模最大的集中运输,再次打破了世界铁路运输史上的记录。 惊叹,后怕,庆幸,——再多感慨的词,似乎都难以描述这一场特殊的事件。 随着春天的来临,雪灾悄然过去。但我们依然要问,春运还要再“难”多少年?  相似文献   

20.
《公安教育》2008,(3):50-51,I0001
2008年春节前夕,连续不断的大雪和凝冻低温天气,致使铁路运输一度中断,南方各大火车站旅客严重滞留。我校应广州、成都、昆明、武汉、南昌等铁路公安局的请求,先后派出2300多名学生支援抗雪救灾春运一线。日前,全体同学经过40天的艰苦奋战,圆满完成春运见习任务,载誉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