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伯齐的图画山水吴克计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姚伯齐的国画山水,尤其是他为焦墨山水和彩色山水,在中国画界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今年春天,姚伯齐个人画展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展出时,中国画界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国美术界老前辈张仃教授题写展名,中国画研究院刘勃舒院长...  相似文献   

2.
孟浩然长期生活在襄樊山水之间,襄樊的山水人物陶冶了孟浩然诗歌的“清”“淡”特点。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核心要义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中央城镇化会议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城乡建设要突出自然和文化特色,在山水上做文章,强化“山城”、“江城”和“绿城”特色,并明确要求:要将自然山水作为城市的“图底”,利用好山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建设山水交融、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的美丽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4.
作为世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我喜欢,“几程漓江水,万点桂山尖”我也欣赏,然而,在对桂林众多的传诵咏叹中,我对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山水有相逢,终会到漓江”的感悟情有独钟,因为它道出了桂林那变化莫测的山水中蕴涵的中国水墨画的意境,而桂林的意境的确需要在抽丝剥茧中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5.
蔡晓春 《今日浙江》2013,(22):53-53
龙泉的城市定位是“山水古城、剑瓷名城、旅游新城”。“山水古城”体现生态特质,“剑瓷名城”赋予文化禀赋,“旅游新城”展示宜居宦游晶质,也是龙泉城市发展的最终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6.
《重庆行政》2011,(6):I0028-I0031
宜居幸福之城,在于“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更在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水的特性融人人的精神世界,以及对称发展带给人心灵底层的愉悦和感动。云阳汲历史人文之精华,借磐石之刚毅、平湖之柔美,锤炼了刚柔并济的城市性格,形成了山水相依、人城相融、林城相拥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7.
宜居幸福之城,在于“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更在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水的特性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以及对称发展带给人心灵底层的愉悦和感动。云阳汲历史人文之精华,借磐石之刚毅、平湖之柔美,锤炼了刚柔并济的城市性格,形成了山水相依、人城相融、林城相拥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8.
杨浩 《当代广西》2005,(23):16-18
梧州,东瞻粤港澳,背联大西南,山水相依,城江相连,半城山色,半城碧波,空气清新,风光旖旎,是怡人的山水城市,被誉为“中国骑楼博物城”和“世界人工宝石之都”。  相似文献   

9.
漓江山水花园小区是上海首批创建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项目,位于上海徐汇区。小区汲取了以山水秀美而著称的中国桂林漓江的灵秀和神韵,追求生态型小区环境,以一种“甲  相似文献   

10.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大自然赋予长阳独特而富集的山水旅游资源,奇山秀水,鬼斧神工,传承数千年的巴土文化“古”趣天然、“土”味醇厚,90年代以来,我们立足于“山”、“水”、“土’、“古”的资源优势,坚持山水与人文并重,开发与保护并重,旅游与经贸互动,实  相似文献   

11.
秦岭 《黄埔》2007,(6):56-57
无锡寄畅园又名秦园。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由秦观(少游)十四世孙—当时的尚书秦金建造,初始起名“凤谷行窝”,至今已经五百余年了。以后秦金后人寄情山水,取王羲之“寄情山水阴”之意,易名“寄畅园”。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中,贵州省册亨县着力唱好“山歌”,走好“水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实现了从“穷山恶水”到“山水册页”的华丽变身。  相似文献   

13.
徐加宏 《今日上海》2011,(10):51-52
有人形容他的画风“雄强厚重,南北兼容”;有人概括他的画作“另辟蹊径,妙舞丹青”;著名艺术家周巍峙先生则引用唐人王维的山水诗句“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来表达对他的作品所登临境界的肯定…… 他,就是中国国画院副院长——“山水知音”李文连。  相似文献   

14.
玄言山水诗是指那些借助自然山水的描写 ,寄托诗人玄学感悟的诗歌 ,分为时兴诗和登览诗两类。诗人为寻求“消散”、“寄畅”而进入大自然 ,以“理感”的思维方式观照山川万物 ,从而获得“超游”、“超兴” ,这就是玄言山水诗的发生情感。在中国文学史上 ,这是山水题材第一次大规模进入诗歌创作。玄言山水诗向谢灵运山水诗的转变内在于其自身的发展理路 ;晋宋之际玄学的衰落 ,促成了独立山水诗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说起广西的工业,只要一提起柳州,人们会立即想起“柳工机械”、“上汽通用五菱”、“两面针”、“金嗓子”等企业和产品的名字;提起玉林,会想起“玉柴”、“云香精”、“湿毒清”;提起平果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铝业。而说起广西的城镇,除了首府绿城南宁、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还有滨海城市北海、岭南山水城市梧州……经过几年来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努力营造,广西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正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6.
王同君 《小康》2006,(7):86-87
纪连彬,1960年生于哈尔滨市。曾为黑龙江画院副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黑龙江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青联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特聘画师,现为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曾获“全国庆祝建军60周年美展”金奖、“中国首届工笔山水画展”金叉奖、“全国首届山水画展”铜奖、“全国纪念九·一八60周年中国画展”银奖。1997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画坛百杰”。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和谐的警民关系应该是“山水相依”式的。构建“山水相依”式的警民关系,要以公平正义来增强警察的公信力,要努力实践爱民为民来提高警察的亲和度,要通过改善执法环境来重塑警察形象,要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来增进警民团结。  相似文献   

18.
自1986年至2000年,钱学森先生与我的通信,现在保存完整的共有56封。信的内容包括山水城市、建筑科学、建筑哲学与建筑文化等。1992年我将《奔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城市科学纵横谈》一书寄给钱学森先生,同年10月,钱老复信中提出“山水城市”这一“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结合”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据资料记载,钱学森山水城市构想的提出与深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说“山水城市”这个概念最早见诸文字是出现在1990年7月给吴良镛教授的信,可是孕育钱老这一构想的渊源…  相似文献   

19.
“沧海桑田千古事,不废江河万古流”。大兴安岭,这个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是一个以林为主的资源型地区,素有“金鸡冠上的绿宝石”之美誉,奇山、秀水、幽洞,构成了玲珑剔透、美丽神奇的山水长廊。天地造化给大兴安岭的层峦叠嶂以灵气, 绮丽的自然山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宛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人们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20.
李婧 《小康》2014,(2):54-56
说起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下称“山水文化”).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说起《印象·刘三姐》相信很多人要么曾亲身体会要么曾心向往之。这台完全扭转了中国旅游演出市场走向的山水实景演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