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武夷山     
《党课》2012,(5):49-49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武夷山脉北段、闽赣边界,自然风光独树一帜,尤其以“丹霞地貌”著称于世,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目前申报面积最大的遗产地。  相似文献   

2.
河源,本是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九河白族乡一个很普通的山村。近年来,该村在"三生"(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共赢上创新探索出一条发展新路,被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等媒体报道。特别是央视连续播出河源公益广告和《走进河源》节目后,该村更是声誉鹊起、备受关注。位于玉龙县黎明傈僳族乡的老君山,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区,被史家称为"滇省众山之祖",系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发育最完整、景色最壮观的丹霞地貌区。河源,就位于老君山东南脚,是景区的主体构成部分,在这方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纳西、白、普米等民族513户、2101人,分属14个村民小组,人均纯收入3500元,属极度高寒贫困山村。  相似文献   

3.
舒云 《党史博览》2021,(3):46-51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曾获金鸡奖、百花奖等奖项的严寄洲,被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2012年,严寄洲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17年4月,获第八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颁发的年度杰出贡献导演奖.2018年6月21日,严寄洲逝世,享年101岁.他一生坎坷,曾四次被开除党籍,关押批斗,剥夺导演权13年,但他的创作颇丰,代表作有《战斗里成长》《五更寒》《英雄虎胆》《海鹰》《各俩好》《野火春风斗古城》《二泉映月》《再生之地》《死亡集中营》以及长纪录片《祖国的海疆》等.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份《决定》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实现"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和"执行之律"。《决定》在总论部分高度凝练的13个显著优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所在,是"中国  相似文献   

5.
赤水丹霞     
何晨 《理论与当代》2013,(12):52-52
赤水丹霞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境内,面积达1200多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的丹霞地貌。赤水丹霞与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大著名丹霞地貌景区组合成为"中国丹霞",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表决,成为我国第8个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日前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以下简称《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十大重点领域,将成为未来企业决策参考,并有助于市场资本进入相关领域,进一步促进上述领域和制造业的全面发展和升级。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如果说今年5月份官方发布"中国制造2025"仅仅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粗略行动  相似文献   

7.
甄言 《支部生活》2008,(2):44-44
在云南丽江玉龙纳两族自治县黎明乡境内,有一个迄今为止我国发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一片丹霞地貌风景区,是国家重点地质公闶之一。  相似文献   

8.
汪志 《党课》2013,(12):123-124
在位于甘肃省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境内,有一处神奇的丹霞地貌,它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面积约510平方千米,仅次于中国最大的赤水丹霞。据专家考证,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前的侏罗纪至第三纪。前不久,我和朋友去了趟这大漠西部神奇的丹霞地貌。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深刻揭示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相似文献   

10.
正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份《决定》无疑是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纲领性文献。《决定》总结过去、立足当下、规划未来,清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生成的历史、理论和实践的"逻辑密码"。  相似文献   

11.
刘跃进 《新视野》2017,(4):5-10
国家安全战略是关于国家安全全局性长远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手段的全局性、持久性方案。构成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内容有两个:一是国家安全战略目标;二是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从不成文的"国家安全战略谋划"到成文的"国家安全战略文本",是国家安全战略完善的重要一步。2004年,中国官方首次提出"完善国家安全战略"的任务。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纲要》的推出,使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由无名义、不系统、不成文的国家安全战略谋划,升级为名副其实、系统成文的"国家安全战略文本",从而迈出了"完善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一步。而其后推出的《关于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意见》是对《纲要》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完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则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纲要》在网络安全领域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2.
卜晓放 《唯实》2022,(2):58-60
镇江市素有"城市山林"之美誉,有"绿水青山"的自然禀赋,是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境有63条河流、235座山体,仅市区就有26座山体;市中心的南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达18平方公里;8.8平方公里的金山湖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湖泊.比较发达的工业制造业,为镇江创造了财富的"金山银山".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及认识...  相似文献   

13.
杨伟东 《前线》2015,(4):43-45
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宣告2000年颁布实施的《立法法》完成首次大修。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立法法》的修订意义重大。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对于一个国家的法治整体建设而言,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不过,就法治的实际运  相似文献   

14.
王刚 《探索》2020,(1):16-2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化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之间的内在关联。"中国之制"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国之治"就是新时代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具有鲜明的同构性,从本质上而言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具体体现在"中国之制"主要蕴含的领导优势、力量优势、速度优势和目标优势等方面,为"中国之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中国之治"则是"中国之制"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内蕴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形成"中国之制","中国之制"彰显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即"中国之治",而"中国之治"又应对当今世界之变,进而推动"全球之治",从而形成了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5.
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重要演讲。这是习近平主席今年出席的第一场重要多边外交活动,也是继2017年和2021年之后,中国最高领导人再次在素有"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把握历史大势,破解时代之问,指出团结战胜疫情的正确方向、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治本之策、弥合发展鸿沟的现实路径,以及国家之间相处的正确之道,表明了中方同各国风雨同舟、携手战疫的坚定意志.  相似文献   

16.
2013年6月16日,由甘肃省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甘肃省防沙治沙办公室主办的"纪念第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遏制荒漠化,实现中国梦"大型宣传活动在兰州举行.据悉,我省是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治理荒漠化已刻不容缓. 目前,我省荒漠化土地面积19.2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5.12%,沙化土地面积11.9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全省还有2.18万平方千米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分布在武威民勤、金昌、张掖、酒泉敦煌、嘉峪关、甘南、庆阳等10个市州的37个县市区.从我省最西边的嘉峪关、酒泉(敦煌)到张掖、武威(民勤)、金昌的河西地区,从东部区的庆阳(环县)沿西北部至白银,及南部甘南草原的九曲黄河,我省大部分地区正在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和侵蚀.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随着全会公报的发布,"中国之治""党的领导""制度优势""治理效能"等重要概念迅速成为网络热词。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则被誉为"将深刻塑造中国未来的重要决定",是迈向"中国之治"新境界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正从国画《苗寨笙歌》到版画《高台地戏》,从油画《加榜梯田》到雕塑《亚鲁王》,从油画《海龙屯与平播之役》到书法《白水瀑布》……精湛的文化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语言,凸显贵州独特的文化风貌。这些作品都是多彩贵州大型书画"双百"创作工程的重要成果,是贵州美术和书法史上的"高峰"。贵州于2015年底启动多彩贵州大型书画"双百"创作工程,历时两年面向全国征集创作一批体现时代要求、中国精神,具有国家气派、贵州特色的美术、书法精品力作。2017年12月28日,"翰墨书盛  相似文献   

19.
原瑞 《奋斗》2021,(1):14-16
2020年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月17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面临的逆全球化等现实问题,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通过"陈利弊""表态度""析矛盾""话中国""展未来"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复杂难解的世界之问。阐释了"中国何以成为今日之中国"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因,展示了"为国家担当,对世界尽责"这一勇于担当的大国气概。  相似文献   

20.
正"法者,治之端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重要部署,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堪称为中国法治史上的里程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强盛的要素。"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