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腔咏叹调     
刘军 《瞭望》1990,(15)
崔岩光,高挑的身材,大大的眼睛,还有天生的一副好歌喉。作为中央歌剧院的首席花腔女高音,去年12月,她曾赴日本演出莫扎特的名剧《魔笛》,大受赞誉。 谈到梦想,她说:希望有朝一日能登上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唱歌剧。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歌剧重镇--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长期聚集着一批全世界最优秀的歌唱家,这其中有一个叫田浩江的华人尤其惹人注目.田浩江,全球最动听的男低音歌唱家之一,至今保持并继续着华人音乐家连续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驻演19年的最高纪录,并与世界各地许多重要歌剧院合作,演出剧目40多部,共约1300场次.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东京国立剧场,西藏高原上独特的“牦牛”,自观众席间腾跃而起,彬彬有礼地向全场致意。随后“牦牛”在观众的喝彩声中,以其独特的舞姿蹒跚登上舞台。这是中国西藏藏戏面具艺术团在今年九月下旬参加第一届亚太地区国际艺术节活动时,演出的“牦牛舞”的开场。 中国西藏藏戏面具艺术团这次带给国际艺术节的《扎西雪巴》、《甲鲁温巴》、《苏吉尼玛》、《楼台惊观》、《老夫老妻》、《阿杂日》、《牦牛舞》等传统面具藏戏共三组十一个节目。演出的主要地点是东京和札幌。艺术团除单独演出,还和斐济、泰国、日本等国的艺术团体同台演出了四场。 日本人民对古老面具藏戏的热情,远远超出了艺术团的预想。艺术节期间,凡有西藏面具戏演出的场  相似文献   

4.
16世纪我国戏曲舞台上脍炙人口的昆剧《浣纱记》,400多年来历经浮沉濒于湮没,近日复现于首都舞台上。这是近两年来全国昆剧界奋力抢救的127折几近失传的古典昆剧中的一出。 1987年腊月在北京举行了《全国昆剧抢救继承剧目汇报演出》,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湖南、苏州昆剧院团的一大批中青年昆剧演员聚集一堂,表演了几十出昆剧老艺人传授的传统剧目。86岁高龄的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特地从上海赶到北京,自始至终观看了演出。他高兴地说:这次演出显示近两年的抢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只要我们努力,我相信昆剧必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新的知音。  相似文献   

5.
美国西部时间9月17日晚上 10点,在红绸舞激越奔放的 节奏中,锦绣中华民族舞蹈团在洛杉矶帕萨迪纳歌剧院的演出落下帷幕。为期25天的“2000中华文化美国行”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中华文化轰动美国 从8月24日在联合国总部会议大厅举行的中国民族音乐会,到9月17日在西海岸洛杉矶的中华民族舞蹈表演,“中华文化美国行”如来自太平洋西岸的一股强劲中国风吹遍美国,令众多对中国文化缺乏认识的美国人耳目一新。美国人认为这为他们打开了了解中国文化的商户,也为新世纪中美两国人民的沟通与理解架起了一座更加宽阔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1988年2月3日晚7时。北京。可容纳18000名观众的首都体育馆内座无虚席。随着凄婉、深情的《酒干倘卖无》歌声,沈阳话剧团“《搭错车》千场纪念演出”开始了。130分钟的演出结束后,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第一句话是:“你们叫我很惊讶,这么大的场子第一次坐满了这么多戏剧观众,说明很有吸引力,有魅力。你们的路子走得对,很有希望。”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在看过《搭错车》之后感慨地说,一个剧团的一个剧目能连续演出千场以上,这是很不容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4月25日下午,我从广播电视中得悉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病逝的消息,深感悲痛。我从小就是京剧迷,特别对梅派艺术情有独钟,我觉得梅派艺术太美了。解放前,我曾在上海亲眼看到梅兰芳的两出戏,一出是《樊江关》,另一出是《贩马记》。我深深被他的艺术感动。解放以后,他来杭州演出,我又看了他和名小生姜妙香合演的《洛神》,我更被梅派唱腔陶醉了。  相似文献   

8.
张优 《瞭望》1983,(10)
今年仲夏,中国上海艺术团从阿尔卑斯山到波罗的海海岸,从日内瓦湖畔到多瑙河之滨,足迹遍及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士三国二十五个城市,播下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种子,带回了三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这个艺术团是由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歌剧院部分演员组成的,一行共二十人。“上艺”此次欧洲之行,是多年来我国艺术团体对欧洲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访问。  相似文献   

9.
桂娟 《瞭望》2005,(38)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重建人的精神家园,成为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新追求。今年以来,郑州大型演出活动高潮迭起,明星版《雷雨》选择在郑州演出终结版,上海芭蕾舞团的《白毛女》,北京京剧院的代表剧目现代京剧《沙家浜》、中国京剧院复排的《红灯记》、《杜鹃山》,都相继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上演,张学友领衔主演的音乐剧《雪狼湖》也在郑州终结巡演……有关专家认为,郑州演出市场突然“井喷”的背后,透视出在满足了温饱之后,河南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0.
张萍 《瞭望》1986,(15)
在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中,北京、上海许多著名文艺团体纷纷献演莎翁的名剧,然而格外引人注目的是业余剧团——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社公演的两台戏:一是全部由女大学生们演出的喜剧《第十二夜》;另一个是男女大学生们合演的,也是在我国舞台上首次演出的悲剧《雅典的泰门》。 是谁把他们引上莎剧的舞台? 在北京师范大学,《雅典的泰门》剧组的年轻演员们正在热烈地讨论剧本,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妇时而为他们讲述这个悲剧产生的时代背景;时而为他们分析主人公泰门的复杂的心理特征……。经过热烈的讨论、分析,学生们对莎翁在该剧中的名言:“这东西  相似文献   

11.
1980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十个第二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关于上海发展方向的探讨》,引起轩然大波,作者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上海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滞后的困窘和症结所在。当时的上海,  相似文献   

12.
振如 《瞭望》1988,(25)
老山前线一等功臣徐良因名誉被侵害向法庭起诉,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于日前判徐良胜诉,被告被责令为徐良恢复名誉并赔偿经济损失。 这件不大的民事案件却成为一条引人注目的不小的新闻,各报都刊登了,电台和电视台都播放了。 徐良是在老山前线作战负伤致残的战斗英雄,也是歌唱家,他的事迹在我国人民、特别是在青年中广泛流传。去年秋天他参加了上海金秋文艺晚会演出后,《上海文化艺术报》在去年12月18日刊登了署名文章,说徐良向主办单位索取三千元的高额报酬。徐良起诉后,法院经过调查和审理时的当庭调查和辩论,查明徐良参加这次演出从未  相似文献   

13.
当严肃音乐趋于沉寂之时,一个不拿国家一分钱的民间文化团体,在北京举办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系列活动”,从1993年6月起首季演出持续至今天;继去年11月7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了4场纪念演出,今年l月28日又赴泰国出访演出。 音乐界一些专家说,近两年严肃音乐的复归和振兴,是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系列活动”为开端和标志的。音乐家吴祖强说:这项活动在社会上获得如此大的强烈的反响,大大超出了组织者——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和参与工作的音乐家们的预想。当然活动还是要“闭幕”的,但并非意味着终止,这项活动帮助了音乐事业的前进。我深盼此项活动能成为华人世界前所  相似文献   

14.
一七五五年八月二十日,巴黎法兰西喜剧院首次上演伏尔泰根据中国著名戏曲《赵氏孤儿》改编的《中国孤儿》,演出获得意外的成功,观众为其动人心魄的悲剧艺术魅力所征服。演出不久,巴黎就出版了三部介绍、评论此剧的专著和《赵氏孤儿》法文译本。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中国孤儿》再次公演,又是轰动巴黎,可见此剧为法国观众喜爱的程度。《孤》剧成为沟通中法文学的媒介,这种影响甚至后来扩展  相似文献   

15.
周明 《党政论坛》2012,(14):55-55
“不能以讹传讹”刚刚粉碎“四人帮”不久,首都舞台上演出了一出多幕歌剧《杨开慧》。出于对“四人帮”江青的愤恨,以及剧情本身的动人,《杨开慧》的演出,受到首都观众的欢迎和称赞。《杨》剧轰动一时。记得那时我访问谭震林(原国务院副总理)同志时,  相似文献   

16.
投资300万、推陈出新的越剧经典剧目《红楼梦》继在上海大剧院首演走红后,日前晋京演出同样备受瞩目。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这部“高投入、大制作、高质量”的戏剧精品,真正实现了“高回报”,仅在上海首轮的九场演出中就收回了投资成本。在传统戏剧颇不景气,经营正当艰难之时,新版《红楼梦》缘何能创造出“叫好又叫座”的“双赢效应”呢?过去,各地排一部新戏,一般是上边拿钱,下边排练,热热闹闹地进京演几场,求点名气后,便打道回府等着评奖,不打算也没把握卖票“商演”。对此,上海市文化局戏剧处处长李守成说:“这种排演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7.
从一九八五年二月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相继批准了《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和《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原则同意了《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依据和服务目标,城市总体规划是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在空间布局上的具体化.认真实施两个《战略》、一个《规划》,必将大大促进上海城乡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和进一步繁荣.这里,着重向大家介绍一下"七五"期间实施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曾自 《党政论坛》2010,(10):32-32
从1959年12月10日到1960年2月9日,毛泽东组织了一个五人读书小组,逐章逐节、边读边议地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个小组先杭州后上海又广州,读书历时整整两个月。  相似文献   

19.
范垂省 《侨园》2014,(10):35-35
1952年春天,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朝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慰问演出,在返回北京的途中路经沈阳。受各方热情挽留,梅大师在沈阳停留了几日,并在辽宁京剧院演出了几场京剧。我有幸观看了其中的《黛玉葬花》和《宇宙锋》。《宇宙锋》的全部通场戏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至于《黛玉葬花》,在梅大师表演之前,我还从没有听说过。梅大师的演出,在沈阳一时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主要内容。我曾跑到京剧院的门口看演出广告,而那里排队买票的人早已成长龙,听说有的人是头一天晚上就来排队了,有的人还裹着毯子,看样子要买到一张票何其之难啊。  相似文献   

20.
根据著名剧作家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的彩色宽银幕故事片《原野》,已由南海影业公司摄制完成。它的问世引起国内电影界人士和影剧爱好者的重视。 发表于1936年的《原野》,是曹禺继《雷雨》和《日出》以后创作的第三个话剧剧本,在曹禺早期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它没有象《雷雨》和《日出》那样,不断演出,蜚声中外,以致今天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