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张先生搭杨先生的车进城办事。途中,杨先生驾车撞上了路旁的树,致张先生受伤。张先生将杨先生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医药费、误工费和伤残费等6万余元。在法庭上,杨先生说,是张先  相似文献   

2.
正家住郊区的杨先生进城办事,邻居张先生想搭个便车。谁知,在去往市区的路上,杨先生驾车撞到了路旁的树木,致使张先生受了重伤。张先生将杨先生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医药费、误工费和伤残费等6万余元。在法庭上,杨先生说,张先生主动要搭"顺风车",出于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的一天,公司财务部门交给张先生一张转账支票,要他送到指定的客户公司。不料,张先生在途中把支票弄丢了。这张支票的金额为7800元,张先生记得票号。后来,张先生向银行查询,发现这张支票款额已划入杨先生开办的建材经营部财户内。随后,张先生找到杨先生,多次要求其退还支票。杨先生拒不退还,张先生将杨先生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4.
张先生家中的水管漏水,积水流到楼下的杨先生家中,杨屋内一些物品被损坏。当时,杨先生正好在海南省三亚市,家中没人,物业管理部门只好通知杨先生从三亚赶回北京解决问题。后来经过协商,张先生一次性赔偿杨先生损失费1.3万元,其中包括北京至三亚的往返飞机票钱。双方约定杨先生从北京返回三亚  相似文献   

5.
李女士和杨先生离婚时对他们的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几个月后,李女士发现杨先生离婚时隐瞒了他名下的住房公积金。李女士多次向杨先生要求分割这笔住房公积金都碰了钉子,她将杨先生告上了法庭,要求获得杨先生名下住房公积金的一半,并要求杨先生当庭支付。  相似文献   

6.
张静如与中国的李大钊研究——写在张先生七十华诞之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如先生是中共党史研究大家。在50年代,张先生即出版第一部李大钊研究专著,是中国李大钊研究的开创者。张先生是70年代末恢复李大钊历史地位的首倡者,80年代以来开拓李大钊研究新局面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带动了国内外李大钊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韦先生在村里承包了一块地,种下了几亩速生林。树长得快,眼见着往高里窜。这片树林的旁边是同村张先生承包的土地。张先生在这块地上盖起了蔬菜大棚。2006年夏季的一天.突然刮起了大风。韦先生家的树被刮得东倒西歪,地边上的几棵大树砸在了张先生家的蔬菜大棚上,把大棚上的塑料膜全给压坏了。大棚被毁损失上千元,张先生又急又气。他找到韦先生,要他赔钱。可韦先生不肯,于是张先生把他告到了法院。  相似文献   

8.
张静如先生的回忆之作《暮年忆往》在他80寿辰之际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张先生是我敬重的学术前辈、著名党史学家。我认识先生20多年了,其间交往与日俱增,收益良多。  相似文献   

9.
张锡祺教授曾于1951年应曾希圣之邀出任安徽医学院院长,“文革”时,被诬为“国际间谍”,进入造反派编的“曾希圣罪行录”之中,使已辞世6年的张先生还遭受凌辱。可先生是我的恩师,是我最尊敬的人。从1953年10月到1960年5月,整整8年,我有幸师从张先生。张先生的一言一行深刻地告诉我,他是道德文章,两皆高洁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一天凌晨,睡梦中的何女士被浓烟呛醒,发现楼下杨先生家里发生火灾。情急之下,何女士攀爬窗户旁的树干逃生,不慎跌落,致右膝粉碎性骨折。何女士将杨先生告上法庭,索赔34万余元。在法庭上,杨先生说,我家无人居住,火灾是由于电器故障所致,并非人为造成。何女士在逃生时已有邻居搬来梯子,她却采取了不当方式,受伤应自担责任。何女士说,当时确有梯子,但为尽快脱险,我才从树上逃生摔伤的,仅医疗费我就花了5万元,这损失杨先生应该赔偿。法院判杨先生赔偿何女士8万余元。  相似文献   

11.
<正>张静如先生是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当老师,为人才培养和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在纪念张静如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回顾张先生的为师品格和学术贡献,对于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和建设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杨康  庄庆鸿 《党建文汇》2010,(12):28-28
小病大修哈尔滨杨先生到4S店维修车的水箱风扇,维修工谎称风扇坏了,两个风扇和工时费等加起来一共是1450元。心存疑问的杨先生拿着旧风扇走了三家修理厂,每家店的维修工测试后都说旧风扇没问题,是泥巴把风扇糊住了,烧坏电机保险,换一个保险就行了。  相似文献   

13.
张静如先生是著名学者、中共党史学界备受尊敬的大家。20世纪80年代,还在上研究生的时候,我便有机会领略张先生的风采——丰厚的学养、敏锐的洞察力、机智而幽默的话语,这些往往  相似文献   

14.
徐大妈和张先生是上下楼的邻居关系。张先生在自家房屋窗户外加装了防盗窗和雨篷,影响到楼上徐大妈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徐大妈要求张先生拆除雨篷遭拒绝后,将张先生告上法庭,要求拆除相关设施。  相似文献   

15.
《北京支部生活》2009,(9):46-48
我叫陆翱,曾担任北京京剧院副院长。1958年,我考入北京戏曲学校,1966年毕业,分配到当时的北京京剧团。“文革”时候,因为说过实话,我被“揪”了出来,和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关在一起隔离审查,张先生给我讲了不少梨园故事。  相似文献   

16.
景先生租住了张先生的一套两居室。一年后,景先生在外地找到了工作,本想与张先生面谈退租事宜,不巧张先生出差了,他留下一张退租的字条和房门钥匙匆匆远行。张先生收拾房间准备再出租时,发现景先生把一些家具和私人物品留在了房里,他多次给景先生打电话,  相似文献   

17.
欠条的学问     
去年,承包了某工程的张先生将部分项目交给了冯先生施工,商定工程款两万元。项目完工后,张先生手头紧张,没能及时清结应付冯先生的工程款。今年一月,张先生为冯先生立下了欠据,欠据上写明:今欠冯某工钱贰万人民币。现在冯先生拿着这张欠据,要求张先生支付所欠工程款。张先生拒不支付,冯先生把他告上了法庭,要求他还款。  相似文献   

18.
张先生通过中介公司租了一套两居室。中介公司与张先生约定:合同期满时,张先生不得与房主直接签订任何协议,不得与房主私下进行交易,否则押金不予退还。合同到期时,张先生要求续租,但是因为房主没再请这家中介公司帮助出租房屋,  相似文献   

19.
2007年9月初,张先生到了60岁,该退休了。就在这时,张先生发现单位给他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基数不对,领取养老金时会吃亏。张先生赶在退休的前一天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了这一情况,经相关部门查证属实后,单位为张先生补缴了各项社会保险费,办理了退休手续。而这样一来,张先生退休的日子错后了三个月。  相似文献   

20.
徐大妈和张先生是上下楼的邻居关系。张先生在自家房屋窗户外加装了防盗窗和雨篷,影响到楼上徐大妈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徐大妈要求张先生拆除雨篷遭拒绝后,将张先生告上法庭,要求拆除相关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