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已经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这是干部工作实现与时俱进的一大创新成果."公选"制度的核心和灵魂是公开透明,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干部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当然,"公选"制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笔者认为,在完善"公选"制度的过程中,有必要关注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胡小君 《学习论坛》2004,(11):68-71
选举制与公选制是我国县、乡干部选拔制度的两种重要方式。近年 ,由于对党管干部原则的适应性不同 ,县、乡党政干部竞争性选举改革进展较为缓慢 ,形式多样的公选制创新有很大发展。在现行政治体制下 ,选举制和公选制均有诸多的局限性 ,但相互之间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今后的县、乡党政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应将公选制与选举制对接 ,通过公选制产生初步候选人 ,在此基础上实行党政正职领导人选举产生 ,副职领导人和部门领导人由当选正职领导人提名通过的组合式选举 ,以实现党管干部、竞争性选举和团队精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党建动态     
党建动态 广东省近年来公选和竞岗工作出了 不少新招,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还显 露出一些不足。会议认为,公选、竞岗 既要推行,又要完善,要坚持公开、平 等、竞争、择优和于法周严、于事简便 两大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制度 设计,只要符合"公开"、"竞争"要求的新选拔 方式,都可以不拘一格,大胆尝试。 会议透露,该省将对公选、竞岗的几个具体 环节作调整和改进,如在"缺位竞争"之外,探 索"分类竞争"、"资格竞争"等多种方式,以适 应日常干部选拔与专业性强的干部选拔任务;  相似文献   

4.
童健 《唯实》2012,(6):4-8
随着当前公开选拔方式运用广度与深度的有效拓展,党政人才选拔任用中的适用比例和频率正逐步增强,各地在党政人才公选模式和公选机制的构建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公选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当前,应紧紧抓住"加大竞争性选拔"和"推行差额选拔"两个干部制度改革重点,积极引入现代人才测评理论,探索测评量化积分模式,着力构建党政人才公推选差选新机制,努力推动党政人才选拔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5.
怎样才算"爱民"?怎样才能当好"爱民书记"?光靠嘴巴讲讲,那是虚的.爱民就要先富民,要让群众尽快富裕起来,真正富裕起来,爱民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汪金友 《实践》2009,(3):55-55
近年出了个新名词,叫"又好又快".什么"又好又快"?经济发展"又好又快".过去是"快"字当头,现在是"好"字当头.于是,"又好又快"便成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口头禅.你讲话说"叉好叉快".他讲话也说"又好又快".但随之也出现一个问题.什么叫"好"?怎样算"好"?似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这是党的十六大对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公开推荐、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有益的实践探索.相对于传统的干部选拔制度,公推公选融入了更多的民主元素.扩大民主化程度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增强扩大民主实效,是确保公推公选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值得组织实施者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  相似文献   

8.
翻开党的十七大以来的改革历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渐次加快尤其引人注目,其中"公选"党政领导干部是这一改革历程中最为耀眼的一个步点。"公选",是指面向社会采取公开报名,考试与考察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加大了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探索力度,并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公考选拔"等主要形式的公选模式。其中,公开考试选拔是整个公选制度的基本形式。本文以公开考试选拔领导干部为依据,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庞卓恒 《红旗文稿》2013,(9):4-11,1
历史周期律问题是一个大课题,值得深入研究。为什么会有历史周期律?它的作用条件和表现形式在历史上有何变化?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和当今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都难逃历史周期律的劫数?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言"民主"和"人民来监督政府"就"能跳出这周期"?什么是"民主"?怎样实现"人民监督政府"?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步伐,宕昌县从1998年开始,在干部制度改革工作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基础上,本着科学、规范、简便、易行的原则,全面推行了"公推公选公考"选用领导干部制度,初步建立了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干部选用机制,促进了全县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长期以来致力破解的难题。实践反复追问,如何看发展的"快"?如何看发展的"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要通过什么途径、道路来实现"快"和"好"的发展等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回答。  相似文献   

13.
半年没上过党课?组织生活就是看看电影、搞搞比赛?民主生活会,大家嗑着瓜子、聊聊工作?同志,你的"生活"很糟糕啊.党的组织生活包括哪些内容?怎样才算正确的"生活方式"?你所关心的都在这里. "三会一课" 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党员大会是支部的领导机关,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凡属党内重要问题都应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决定.  相似文献   

14.
党刊文摘     
重庆市北碚区:对公选干部“三坚持”坚持定期谈话制度。区委组织部每个季度与公选干部及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开展一次以上的谈话,了解公选干部工作情况和适应能力,鼓励其发挥作用。坚持跟踪回访制度。区委组织部每半年开展一次跟踪回访,采取召开会议、个別谈话、走访调查等方式考察公选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公选干部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坚持定向联系制度。区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分片、各科室分单位定向定点联系公选干部,全面掌握公选干部学习工作情况,积极帮助解决公选干部夫妻两地分居、子女入学、个人住房等困难。(摘自重庆《当代党员》)  相似文献   

15.
正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什么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的干部工作时代命题。如何回答这时代"三问"?作为党委组织部门,我们既要选准用好"好干部",通过加强干部工作来回应,更要自觉践行"好干部",通过着力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来解答。  相似文献   

16.
万喜凤 《实践》2008,(9):22-22
乌审旗在"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旗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中,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结合实际,完善"备、察、任"的机制,严格规范了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一是在后备干部的确定上.由"民主推荐制"拓展为"公选制与民主推荐制"相结合。为从源头上保证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将民主推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党员》2006,(12):52-52
坚持定期谈话制度。区委组织部每个季度与公选干部及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开展一次以上的谈话.了解公选干部工作情况和适应能力,鼓励其发挥作用。坚持跟踪回访制度。区委组织部每半年开展一次跟踪回访,采取召开会议、个别谈话、走访调查等方式考察公选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公选干部发挥优势、克服不足。  相似文献   

18.
李玉东 《唯实》2008,(3):29-31
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构建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实践探索已在各地取得积极进展。当前,应在这项工作中注意处理好探索与常态的关系、单一与整体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突破与完善的关系。下一步还应着力构建广泛的群众参与机制,全方位、多层面的公推公选机制,公推公选的常态化操作机制以及开放的人才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说到底是一系列"实践一创新"的不断往复过程.实践创新始终贯穿于我党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改革开放三十年,当今中国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厚实践,对此作出了继往开来而更富于创新的回答,充分体现了"实践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在公推公选和公推直选乡镇领导干部,以及"两票制"直选村党支部书记试点工作中,遂宁市不断创新成果,取得良好成效.但我们始终认为,如何通过制度的设计、方法的创新选出群众满意、党组织满意的干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2004年7月,在船山区桂花镇开展了"结构推荐、全委会票决、党员大会直选"的"三票制"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新路子,探索出一条基层党内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