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1978年12月,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勇气,在一份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业"大包  相似文献   

2.
正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6年,浙江省的生产总值由124亿元增长到4.73万亿元,年均增长12.5%,是同期全国经济增长平均水平的1.3倍。可以说,浙江堪称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这个"排头兵"没有沉醉在既有的成就上,而是按照群众和企业的呼声自我加压,再升标杆。2016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以"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在  相似文献   

3.
正从一穷二白到跨越赶超,沧桑巨变40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面貌焕然一新。纵观贵州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产业拉动、需求带动、改革推动、开放促动、创新驱动,是实现跨越赶超的动力组合,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贵州密码"。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46.62亿元,2017年达到13540.83亿元,40年增长290.5倍,人均GDP也摆脱了在全国长期挂末的境况,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1.27%提高到2017年的1.64%。2017年,全省城镇、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电力改革从体制障碍中突围,实现"一子落下、满盘皆活",让用电企业"降成本"、发电企业"增电量"、供电企业"稳市场"。两年前,贵州虽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水火互济"优势明显,但作为欠发达省份和电力输出省,电力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2015年4月,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公布,贵州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8年中国国有企业实施改革至今,国有企业从产权关系、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到运行机制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有企业经过三个阶段的渐进式改革,已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从企业制度角度看,经历了从"准法人"到法人、从工厂制到企业制、从企业制到公司制的转变.今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总的来说是进一步完善新体制,建立新型市场经济秩序;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进一步退出,变绝对优势为相对优势;完成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任务,使之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给四川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四川的工业获得快速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97年3月,四川行政区划调整,重庆直辖,川渝分治。在近20年的时间中,以改革开放为主线,四川的工业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以"敢为天下先"著称的四川人,在农村和城市改革中,下了一步步走在全国前列的先手棋。在农村,率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广汉县向  相似文献   

7.
"改革"内涵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互动中演进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1987年党的十三大将"改革"和"开放"整合为"改革开放",在党和国家政策与制度层面得到确认。随着实践的发展,"改革"又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相继经历了从"全面改革"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演进过程。一方面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是以"改革"概念变革为先导;另一方面,社会变革也必然引起"改革"概念本身的巨大变化。"改革"内涵的演进既是对社会历史现实语言的反映,可以充当认知社会结构变化的"指示器",也参与了对社会的建构和影响,成为历史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正1978年安顺关岭顶云公社率先实行"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农村改革,与安徽凤阳小岗村一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1984年1.罗甸县大关村党支部书记何元亮带领村民劈石造田,孕育了苦干实干的"大关精神"。2.川滇黔桂渝省市负责人聚首贵阳,创建四省五方经济协调会。1987年1.湄潭县获批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首创经验在全国得以推广。2.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功研制歼  相似文献   

9.
正六盘水作为"三变"改革发源地,正在激活农村"沉睡"资源、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改写农民贫困历史的征程上大胆先行先试。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同日,一个因"三线建设"而生的城市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撤地建市,六盘水就此翻开历史新篇章。40载栉风沐雨,爬坡上坎、步步铿锵。六盘水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底的19.97亿元起步,到2017年  相似文献   

10.
开篇的话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一场始于农村的改革,拉开了中国全方位改革的帷幕.四川是我国农村改革较早的发源地之一:1978年1月,广汉县(现广汉市)金鱼公社在116个生产队实行"包产到组"责任制;1980年6月,广汉县向阳公社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挂上"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1981年1月,广汉、新都、邛崃3县进行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11.
1978年,安徽小岗村17个农民用大包干红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三十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农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敞开农村改革的大门;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邓小平南方谈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农村税费改  相似文献   

12.
从1978年4月至1980年11月,习仲勋在主政广东期间,积极推动思想解放以及改革开放事业,带领广东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在探索与实践中"杀出一条血路",推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推动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改革,释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商品贸易的发展。习仲勋对广东改革开放事业的探索与实践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经验,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理论导报》2020,(5):26-27
正距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还有10天左右,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第6次地方考察。从乡村到企业,从脱贫攻坚到文物保护,从河流治理到改革试验区发展……行程满满,内容丰富。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本就有特殊背景。一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二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三是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4.
"包产到组"责任制.1978年1月,广汉县(今广汉市)金鱼公社在116个生产队实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即"包产到组"责任制.在一个公社的范围内实施"包产到组"责任制,这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是最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方之一.1978年10月,省委办公厅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向全省介绍金鱼公社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李坤 《当代贵州》2012,(31):38-39
作为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湄潭的农村改革试验促使农民增收取得新突破。目前,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7年343元增加到2011年的5841元;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标准从2000年9.24万人减少到2011年的7.83万人。大娄山南有一颗耀眼明珠——湄潭,被誉为"黔北的小江南"。25年前,湄潭县农村改革"试验田"得以破壳、引人注目,且不断壮大,给探索中国农村改革增添了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16.
沈浩:今日小岗村的“引导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建》2008,(5)
"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很多人用这句话形容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978年,小岗村在全国率先实行"大包干"后,很快就解决了温饱问题,而在随后的岁月中,小岗村的脚步一度放慢。直到2002年,小岗村人均收入仅有2000元。  相似文献   

17.
正贵阳市纵深推进"教育立市"战略,以改革为抓手,以创新求突破,多项改革全省率先,在全国具有特色。改革开放40年来,在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指导下,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贵阳市教育事业步履不息,高速发展。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10%提高到91.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70.3%提高到95.02%;初中毛入学率从45.2%达到95.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15.8%提高到92.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化建设的新时期。2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拔乱反正到全面改革;从沿海兴办经济特区到形成全国范围对外开放的格局;演出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古老的神州大地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在这20年里,三湘儿女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结合湖南实际,积极探索,奋发图强,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创造了许多令人欣慰的业绩。《湖南新时期大事记述》系列专栏将再现20年来湖南人民探索奋斗的历史。[深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1978年5月11…  相似文献   

19.
正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2年,"一带五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大区域发展取得重大成效;辽宁全面振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就。着力构筑增长新动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大事业单位改革力度打造发展环境最优省份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目前的约4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也从1978年的6.7平方米,提高到目前的28平方米。这是改革开放的成就,也是思想解放的硕果。但也并不是说我国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已经完全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