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理论自信",既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自觉,也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理解"理论自信"可从三个维度展开,从客观依据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从价值取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崇尚人民主体价值观;从实践精神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之一,文化自信有其根本性和关键性。把握文化自信,需要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原则,把握四大维度,彰显文化自信的理论性、价值性、历史性、实践性。具体而言,即是本固枝荣——把握文化自信的理论维度,厘清中华文化三要素的关系和"四个自信"力度、高度、深度、温度;凝魂聚气——把握文化自信的价值维度,增强经济全球化的适应力和竞争力、坚持中国道路的稳定力和发展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内驱力和助推力的价值维度;亘古通今——把握文化自信的时间维度,在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中把握基本脉络;革故鼎新——把握文化自信的实践维度,注重文化继承、吸收、创新、安全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13,(6):11-11
吴大兵在《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12期撰文认为,"理论自信",既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自觉,也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理解"理论自信"可从三个维度展开,从客观依据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从价值取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崇尚人民主体价值观;从实践精神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与信心,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维度探寻其力量源泉,得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对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挑战的正面回应,而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文化自信体系。  相似文献   

5.
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党内核心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全党的选择。从事业维度来看,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从理论维度来看,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持续创新的应有之义;从实践维度来看,这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迫切要求;从历史维度来看,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宝贵经验;从个人角度来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具备的领袖素质和人格魅力使然。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认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框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根本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是深度融合、有机统一的。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和内核所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的红色文化、现代的先进文化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党的十九大将文化自信写进了党章,体现了我党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一样具有高度自信。我们必须从国家价值目标中审思文化自信,从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中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温兆标 《前沿》2013,(21):4-6,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点强调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当代社会民主主义新思潮是对主流思想舆论最具欺骗性和消解力的西方思潮。虽然社会民主党仍然应是中国共产党国际外交舞台上必须团结和争取的重要力量,但当前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从理论维度看,它已与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从实践维度看,它已与社会主义分道扬镳;从历史维度看,它遭到经典作家的一贯反对。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集中地展现为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特质、方向这三个维度的系列创新性认识。从基础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之路,是具有深厚历史根基之路,是符合现实国情之路,是顺应人民选择之路,是党的正确领导之路;从特质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和平发展之路,是与时俱进之路;从方向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是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之路,是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自信既具有政治性又具有学术性从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内在相关性来说,它是当代中国现实中最重要的政治性问题。因为它是中国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和制度构建的文化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脱离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难以说清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和必要性,难以说清制度的优越性和它对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智慧的继承性,难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所蕴含的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坚定道路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最强音,也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从历史逻辑来看,道路自信体现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从实践逻辑来看,道路自信强调的是对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路径的自信;从发展逻辑来看,道路自信着眼的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2.
冉亚辉 《理论月刊》2015,(2):164-16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理论内涵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所蕴含的道德范式、政治方向、文化基础、伦理基础与结构等,是其构成理论维度上的内在逻辑、思维结构和文化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理论内涵主要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倾向;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个体与社会一体的伦理基础;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中国社会范式自信;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个体发展与社会一体的伦理范式。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具有重要的伦理学历史意义,是中国社会范式自信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的。为此,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战略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4.
重视历史认知,是习近平系列讲话的重要思想内容,也是其重要的语言特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对历史认知的阐述,大致有三个层次:一是对历史发展进程,包括人类社会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历史、社会主义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的认知;二是对历史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等的认知;三是对文明的历史交往,包括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历史传播、国家和民族交往史等的认知。通过对历史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的高度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现实的基础,也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时期,坚持正确的历史认知的态度和历史观,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我们民族历经艰辛开创的适合自己的道路,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道路,而且在于历史认知对于辨别理论是非,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结合时代和实践的新特点、新要求,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涵盖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内容、现实关照和未来发展,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定位、重要价值和传承发展,是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思想纲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动力、抵制各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历史自信。中华文明史建构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对民族传承生生不息、国家日益强大的自信;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形成了中国人民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同样,对历史上的战乱、屈辱、曲折史  相似文献   

17.
杨铭书 《创造》2016,(9):26-29
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化问题导向、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共同富裕,坚持党的领导,做到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的历史结论。回顾社会主义五百年来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外国到中国,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艰辛探索到破浪前进的历史进程,我们清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8.
刘涛 《长白学刊》2022,(3):33-42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效能和发展优势,人们对其自信不断增强.认识和把握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并在此基础上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需要从生成机理、内涵价值和实践意蕴三重维度着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生成机理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续发展、改...  相似文献   

19.
<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们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成功走出了一条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  相似文献   

20.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自信离不开纵向的历史维度。毛泽东在抗战胜利到建国前的时代背景和问题域中倡导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和政治制度、阐明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构建的基本主张、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构建进行的系统阐述,是今天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的基础和前提。它启发我们: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把握方向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前提;准确把握不同时期"人民"的深刻内涵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的基本要求;把握制度建设这一关键环节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的重要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