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天明 《当代贵州》2013,(15):23-23
惊蛰之后,许多地方进入忙碌的春耕时节,俗话说:"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4月19日,记者来到黔西县雨朵镇登高村,却看到农家书屋门口整齐地摆放着锄头等农具,十多位村民在阅览室聚精会神地阅读,有人正在书架上查找图书,还有人在《贵州省农家书屋图书借阅登记薄》作借阅登记……"现在是农忙季节,来农家书屋的人不算多.农闲的时候,这里人可多了."村委会副主任、图书管理员许定礼说. 登高村农家书屋设在村委会二楼,100多平方米,分阅览室、借阅室等,有各种书籍2000多本,还有报纸和杂志.  相似文献   

2.
学习的榜样     
<正>古今中外,许多革命领袖嗜书成性,而其方法则各有千秋。马克思:每天去阅览室看书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图书阅览室里,至今保留着一个当年马克思每天去看书的"专座",在专座的地毯上,留有明显的两行脚印。  相似文献   

3.
杨汉祥 《党建》2012,(1):47-47
近日,一位当村支书的亲戚跟我谈及,他去县里一个机关办事时,看到工作人员正把一大沓过期的刊物卖给收废品的人。他顺手翻了翻,觉得这些刊物虽然过期,但看上去还很新,内容也很丰富,其中不少政策解读和理论研究文章的可读性很强。他说,把这么好的刊物当废品卖实在太可惜,如果放到他们村阅览室里,村民们一定会喜欢。  相似文献   

4.
村级治理与农村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级治理方式演变的轨迹体现着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农村社会的变迁必然要求农村治理方式的创新,村民自治对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效应.村民自治的资源严重不足和国家与社会关系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构架,是实现有效的村级治理障碍.以村级治理创新,推动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以政治理念的文明渗透和指导村民自治;以政治制度文明的支撑和固化村民自治;以政治行为文明规范和引领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5.
农一师电力公司工会在协助企业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过加强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提高职工群众文明水平,全公司上下呈现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该公司重视培育工作,建立健康的文化阵地。近年来,先后投资300多万元,相继建成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俱乐部;建起大小12个图书阅览室,共有藏书2万余册;修建  相似文献   

6.
党员冯仁平,是大竹县二郎乡新建村5组村民小组长.他不是川剧大师,却有一手神奇的"变脸"绝活.几年时间,村民的观念变了,产业结构调整了,人均年收入飚升至6000余元;村里的路变宽了、水变蓝了,村民的住房变新了,如诗如画的新村庄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柳城河畔.  相似文献   

7.
正婚丧嫁娶讲排场比阔气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崇尚厚养薄葬、节俭持家的风气浓了,提倡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多了……时下,走进石嘴山市惠农区,一股文明之风扑面而来。近年来,惠农区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创新思路和举措,创造"三三三"工作法,注重党员带头,村民自治共管,注重文化引领,倡导文明新风,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如今,文明新风正浸润着惠农大地。  相似文献   

8.
<正>有媒体在采访"江西抚州唱凯堤决口"中披露,决堤前一天,村民们收到了当地政府的辟谣短信:"未发生决堤"。这个"未决堤"的短信,在决堤前一天,当然可谓正确。然而也正如该媒体所说,这是一颗"莫名的定心丸"。  相似文献   

9.
《党史博采》2008,(7):57-57
<正>涿州市松林店镇念疃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号召,组织召开了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利用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掀起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0.
<正>农五师热力公司收费班共有4名员工,是清一色的女子收费员,她们凭着一颗颗真诚善良的爱心,以优质快捷的服务、文明高效的作风,立足岗位默默地奉献着,成为供热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规范"巾帼文明示范岗"的创建工作,该公司从2004年开始,就从女职工中挑选出几位业务精、素质好、能力强、觉悟高的收费员组成一个  相似文献   

11.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相继办起了图书室、阅览室。但在一些企业图书阅览室的图书中,言情、武打、侦探的书籍占很大比重;报纸杂志也大都以娱乐内容为主,虽然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但也有一些职工对在几百乃至上千册丛书中很难找到科技书籍、专业技术专著而百思不解。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21,(8)
正紧贴群众的宣讲活动、点单派单式志愿服务、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如今,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根植乌兰察布沃土,焕发勃勃生机,使文明新风萦绕满城,文明之花遍地绽放。顶层设计绘就文明实践"施工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按照中央和自治区要求,乌兰察布市持续加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调度和督促力度,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在基层落地落实。  相似文献   

13.
吴龑 《共产党人》2006,(23):28-29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王翠莲。 今年35岁的王翠莲是银川市西夏区赛马社区图书阅览室的管理员。正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图书阅览室里,从1992年至今,王翠莲度过了5000多个日日夜夜;也正是在这里,王翠莲经历了她人生当中一段非常艰难的心路旅程,一段让我们这些健全人都望而却步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5,(1)
<正>建于1960年的乌兰浩特市葛根庙中心小学,是一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蒙汉学校。现有在校生336名,其中蒙授生153名,汉授班级里蒙古族学生占75%以上。踏入乌兰浩特市葛根庙中心小学,让你感受到的是浓郁的民族教育气息。他们坚持"阳光向上、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民族团结教育意义的活动,如特色读报教育、《3+X》兴趣小组、少先  相似文献   

15.
刘峻岭  崔慧  柳絮 《新长征》2013,(3):38-39
<正>王志义,提起这个名字,靖宇县那尔轰镇那尔轰村的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王书记是一位心底无私、一心想民、诚心为民的好书记,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表率,更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1988年,32岁的王志义在村民们的期盼下,当选为那尔轰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来,他凭着一颗拳拳公仆之心和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带领班子成员和  相似文献   

16.
正村头,一幅幅宣传画图文并茂;村内,一块块教育展牌引人注目。在李营,处处让人感觉到一种文明乡风散发的和谐之美。这是李营村"两委"多年来孜孜探索,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依靠"三大法宝"治村的结果。——自治,我的村庄我做主30年来,李营每逢大事,不管是开稻田还是建大棚,不管是修路还是建村民活动中心,村干部从不搞一言堂,而是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村民愿意的,多难都办;村民不愿意的,坚决不办。  相似文献   

17.
正一村一典型、一村一特色、一墙一风景,与时俱进的农村"墙面文化"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解说员",村民家门口的"活课堂",潜移默化中,将民风民俗、道德准则、科学知识、文明乡风向农村传递。一村一典型、一村一特色、一墙一风景,与时俱进的农村"墙面文化"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解说员""加油站",村民家门口的"活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将民风民俗、道德准则、科学知识、文明乡风传递到农村的角落,影响群众的日常生活。家门口的"活课堂"  相似文献   

18.
高小秦 《支部生活》2010,(11):50-50
9月25日,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个体教职员工和院领导的带领下,来到呈贡县七甸街道松茂社区,开展捐赠一间图书阅览室及部分图书活动,  相似文献   

19.
村官也有梦     
于红 《实践》2014,(3):19-19
<正>从选择当村官的那一天起,从到驻村工作的那一刻起,一颗扎根在基层志愿服务的梦想种子就在我心中萌芽。它很简单但又沉甸甸,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想方设法为村民解决困难,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让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更快一点。因为这个梦想,慢慢地,我对自己的定位更加清晰了,相较于别人口中的"村官",我更愿意把自己当作"村民",当作农村基层的"服务员"。  相似文献   

20.
正2月初的延庆,还是一派隆冬景象。地处延庆北部的香营乡聂庄村村委会里却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村民们穿红戴绿,正在为即将拉开帷幕的"村晚"进行带妆彩排。党员学习室、村民医务室、矛盾调解室、村民之家等设施一应俱全,精心制作的"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展板使参观者的内心再一次得到净化。村委会的门口,赫然挂着两块牌子: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延庆,像这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