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立与排污权交易相适应的环保体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排污权交易制度最初起源于美国,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很快被美国政府用于环境保护的一项经济政策。一般认为,环境治理问题是难以通过市场来解决,即所谓的“市场失灵”,主要依靠政府行为。但排污权交易概念则是通过市场运作,将排污权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市场的竞争,使得任何拥有排污权的单位或个人从事环保都能“有利可图”,一改环保只有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的状况。特别是在完全通过政府行为无法有效治理环境问题时,排污权交易制度不能不说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环保制度。  相似文献   

2.
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一种运用市场机制进行污染治理的环境经济政策受到各国的关注。文章在阐释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现状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排污权交易发展中存在的立法缺失、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所推崇的环境经济政策之一。湖北省武汉市排污权交易工作始于2006年,是全国较早试行排污权交易的试点之一。从排污权交易理论出发,结合湖北省武汉市的污染现状,论证武汉市实行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对目前武汉市排污权交易的制度规则作出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吉林政报》2015,(2):30-32
<正>吉政办发[2014]46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是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污染物减排和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手段,是推进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探索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对于我省加快推进产  相似文献   

5.
我国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晓琳 《求索》2005,(3):80-82
一 排污权交易制度及其由来所谓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满足环境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买入和卖出。排污权交易的基本做法是,首先确定一个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即在环境容量允许范围的排放量,并将该总量在各排污单位之间分配,各个单位的排放量可以买卖;当一个企业通过污染物治理削减到一定排放量时,它就可以将缩减的排放量卖出,卖给那些治理污染成本过高的企业。此类交易的结果就是污染治理由治理成本最小的企业来进行,而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变。“排污权交易”制度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  相似文献   

6.
宋晓丹 《理论月刊》2010,(9):120-123
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刺激手段,排污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以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其追求的直接价值目标是效率。但排污权交易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以交易市场的形成和交易规则的确立为关键,这些都从根本上体现了环境公平的内在需求。排污权交易制度中的环境公平包含了代内和代际公平的多重内容。在具体制度设计上,作为分配基础的总量控制制度使后代人环境权益的享有得到保障,而排污许可制度和市场交易规则保证了排污企业在对当代份额内排污权分配上的公平。政府权力约束机制、环境监测制度等则从其他层面促进公平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环境危机愈加严峻,为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更新现有的环境治理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环境经济手段在国外取得了成功,有效治理了当地的污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排污权交易制度引进我国后在实践上取得了一些突出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在下一步的推行中需要明确排污权的法律定位、完善排污权交易法律体系以及准确定位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8.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经济法与环境法中一项新兴的法律制度,其中包容了经济法学、环境法学、法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理论知识。阐述排污权交易制度所体现的经济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从科斯定理等法经济学角度分析,有利于探讨在我国建立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和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法律制度问题。从法律行为控制的角度来看,要正确认识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安全的环境保护功能、经济转型促进功能和社会发展推动功能,并基于这种认识发挥法律制度的重要作用,以规范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的各种横向法律行为、纵向法律行为,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互促共赢的目标。但是,中国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安全的法律制度设计要根据试点市场阶段、全国市场阶段、全球市场阶段三个不同阶段的交易条件和法律需求,进行法律制度上的创新与完善,逐渐形成一套内容完备、协调性好、适应性强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6月23日,省长谢伏瞻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等工作。省领导李克、王铁、张广智、李亚、王艳玲参加会议。会议原则通过了《河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谢伏瞻在讲话中指出,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环境资源领域推行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创新,是用市场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1.
环保主体除了政府部门以外,还有一支重要的力量就是NGO。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调查了我国环保NGO的人才输入现状,并将这一现状与金融危机背景下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联系起来,对两大群体的互动性和沟通途径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促进环保NGO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环保与公民意识方面的自我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Xinhong Wang 《当代中国》2016,25(98):233-247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airly recent phenomenon of citizens and organizations requesting disclosure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in China. Chinese citizens and organizations are invoking the new ope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gulations to push government agencies, particularl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ies, to fulfill their legal obligatio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y requesting that government agencies disclos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itizens and organizations have turned themselves into active agents pushing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regulations. The findings of this article suggest that a bottom-up legal mobilization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ough still with a limited scope, has been happening and endeavoring to make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in China. Furthermore, this legal mobilization can be see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merging civil society activit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相似文献   

13.
Wanxin Li  Paul Higgins 《当代中国》2013,22(81):409-427
Whether government has the political will and capacity to control pollution is crucial for environmental outcomes. A vast country such as China, with centralized policymaking but idiosyncratic local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drastic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wealth, raises the question of how doe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timulate local environmental commitment to accommodate such diversity? In exploring this issue, this paper compares thre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grams that are used as influencing and bargaining tools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of China: Quantitative Examination of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Urban Environment (1989), Model City for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1997) and pilot Gree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2005). Alth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se schemes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step forward in addressing demand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ir impact is found to be mixed. However, each scheme also has something important to offer to this particular realm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by recognizing and compiling their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 number of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local commitment towards and capacit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n b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4.
任浩明 《桂海论丛》2010,26(6):96-100
加强地方政府的环境伦理责任建设对于应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环境挑战,推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的环境伦理责任主要包括:推进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和监督管理,引导环境产业的健康发展,培育民众的环境意识。当前一些地方政府的环境伦理责任建设尚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化政府的环境伦理责任,加强政府官员的环境伦理教育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机制,引导政府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高他们的环境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环境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切实保障农民环境权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课题。而受政府和企业短期化行为、环保资源投入不足、环境监管体制不顺、农村人口数量众多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民环境权益经常得不到保障。本文提出,要切实加强农民环境权益的保障工作,必须打破二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强政府干预、加强法治建设并完善农民参与渠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公共设施致人损害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公共利益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仅依靠政府管理、舆论监督以及传统的民事及行政诉讼等方式,已经不足以保护社会公众利益,更不能及时发现及解决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如何利用有限的司法资源最大限度的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如何充分发挥和实现每一个公民保护公众利益的权利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从建立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设想,以期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公益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上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政府采购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不断朝着与环境更友好、更和谐的方向发展。政府绿色采购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就政府绿色采购的必要性作简要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构建中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刍议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税是政府通过税收手段矫正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一个有效工具。面对着严峻的资源生态环境形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善现有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收法律,开征环境税,加强和更多地运用税收手段保护自然环境,有效地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9.
IN the past, people joked that the telegraph poles outnumbered the trees in Dongying, but now the situation has changed, said Duan Lihong, an official with Shandong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However, Duan said candidly that it was only in recent years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people gave serious thought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进程与当代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管理创新是世界各国政府发展的总趋势。全球化进程作为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在加强国与国联系的同时,必然推动着各国政府外部管理体制和内部运作机制的相互学习和自我创新。全球化进程对当代政府管理更是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一、全球化进程必然要求当代政府管理对于新的国际情势有一个制度上的回应;二、全球化进程使得一个主权国家政府管理的内部事务衍生出外部意义;三、全球化进程要求政府管理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统治走向"上下互动"的治理;四、全球化进程要求当代政府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关注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和和平共处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