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有一个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他一直忠实地践行着自己的座右铭。“做人要知足”。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物质条件、名利地位、生活待遇上,要知足,知足才能常乐,淡泊方可明志。以裘法祖院  相似文献   

2.
我最喜欢把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是一条真理”。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听老师讲过毛泽东主席曾经给自己起了"子任,'的笔名,决心以救国救民为自己的崇高责任和奋斗目标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青山区党外副区长道尔吉同志有一个座右铭,“光明磊落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廉明清政”。他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他的诺言。 1977年10月,道尔吉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此后,他在内蒙金属材料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科研战线上工作了整整十五年。他从一名普通科技工作者,直到担任研究室副主任,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把全身心都扑在了事业上。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探索、追求,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1980年,他  相似文献   

4.
刘作奎 《小康》2006,(7):82-83
在俾斯麦的案头一直有这样一句座右铭:“对于意志永不屈服的人,没有所谓的失败。”他凭着一种德意志民族所固有的自负和强硬的秉性,有力地贯彻了自己的信念。  相似文献   

5.
据说“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著述功德的一种文字,久而久之,成为了韵文的一种形式。古往今来,人们沿袭运用了这种文体,有用以规戒自己,为己立铭的;也有用以衷告他人,为人劝警的。铭中之名者,当首推唐人刘梦得《陋室铭》。短短八十一字,警世骇俗,千余年来传诵不衰。现在,人们又把“铭”作为一种武器,针砭某些消极腐败现象。近读一刊物中披露一篇《科室铭》,吟之,有些味道。原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喜欢自己所选择的;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这句话是内蒙古包头市威信保安押运有限责任公司南郊中队押运员张伟的座右铭。张伟坚持着自己当初的选择,他不后悔,不埋怨……作为一名80后押运员,张伟在这平凡的工作中演绎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7.
话语精萃     
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江苏省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前不久的一次会议上讲的一句话。这句话出自党的一位高级领导干部之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步。政府是我们人大代表选举和任命的,老百姓骂政府就是骂我们,不满意政府就是不满意我们,都与我们搭界。——上海市人大代表洪克敏之所以被上海市政府授予“实事建设功臣”,凭的就是这股子心劲儿。只有怀揣党心民心,才会无愧父老乡亲。——河南省内乡县人大代表喻殿英办公室的墙上,悬挂着好几个镜框,里面是他精心装帧的一则则座右铭。平时,他就用这些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尽心尽…  相似文献   

8.
《台声》2020,(15)
正对于美院的毕业生来说,每年的毕业作品展都宛如一场盛大的表演、一场视觉饕餮盛宴,同时用这样有仪式感的方式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但疫情之下改为线上进行的毕业展又有何不同呢?近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台籍硕士毕业生梁紘铭分享了他对于线上毕业展的看法。梁紘铭说,往年学校毕业展都会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会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慕名前来观展,也是我们创作成果接受检阅的日子,因此大家都希望趁这个时候把最好的东西展现出来。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与熏陶的机会,通过现场艺术欣赏、观摩、比较、思考,  相似文献   

9.
探亲忆录     
我的先生蔡铭熹,土生土长的台湾人,20岁时在台湾报考了北京清华大学,来到祖国大陆后,跟着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由于两岸人为的隔绝,铭熹曾有近四十年与家人未通音信。自古忠孝难两全,铭熹投身革命至死义无反顾,但是想见一见生他养他的老母亲,尽一点作儿子的孝心,却是他几十年牵肠挂肚放心不下的最大心事。1987年12月初,铭熹的三弟通过在香港的亲戚与我们联系上了,问我们能不能到香港会面。铭熹十分高兴,我们迅速办好手续,于12月底启程赴港。傍晚时分,飞机降落在启德机场,铭熹的三弟和弟媳前来迎接。当初的翩翩…  相似文献   

10.
宋太宗赵光义夺取晋阳,受到了晋阳人民顽强抵抗。在攻占晋阳后,他对浴血抵抗的军民非常恼火,强令迁出城外,然后放火焚烧晋阳城,同时又引汾、晋之水漫灌晋阳城。赵光义的水与火,把在汾河畔挺立了1500年的晋阳古城夷为废墟,而在唐明镇的基础上重建太原城。赵光义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晋阳人民的极大愤慨。尽管如此,赵光义仍想把自己奉为流芳百世的英雄。他仿照李世民御笔亲书的《晋祠铭并序》,书写了一幢《太平兴国碑》,吹嘘自己灭北汉刘继元、火烧晋阳、重建太原的“功绩”。但是,他的这幢碑得到的却是李世民《晋祠铭并序》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不抛弃,不放弃。"这是热播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一句台词,一辈子没有找到合适的词来概括自己一生的林作园老人却把它当成了座右铭。也许,这正是他一辈子的精神所在。也正是在这种精神面前,"一根筋"、"傻瓜蛋"、"怪人"等不太中听的词才显得更有意义了。正如林老为自己八十寿辰  相似文献   

12.
张闻天是我们党的一位重要领导人,又是杰出的理论家。他在1959年庐山会议蒙冤后“,文革”中又遭受残酷迫害,先是被造反派轮番揪斗,后被监护审查,1969年10月被遣送广东肇庆。在“文化大革命”的批斗狂潮中,张闻天把列宁的一句话写在台历上,作为座右铭:“为了能够分析和考察各个不同的情况,应该在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是的,张闻天虽然受尽折磨,摧残了身体,但他始终没有丢失“自己的脑袋”,思想的波涛是禁不住的。幽居肇庆的6年,张闻天不顾个人的安危,以年逾七十的病弱之躯,秘密写下了大量文稿,经他外甥冒险保留下来的就有8万多字。在这些…  相似文献   

13.
史海一勺     
《乡音》2012,(1):49-49
秋收起义真正的总指挥是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历史上,人们都知道是毛泽东组织发动了秋收起义。但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当时党组织任命的起义总指挥,是一位年仅22岁的共产党员,他叫卢德铭。卢德铭1905年生于四川宜宾,1924年被黄埔军校破格录取,同年底加入共产党。1927年9月,他率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14.
潘协保,一位成功的企业家,通城县第十四届、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城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作为一名企业家和人大代表,潘协保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应尽的义务。他把“人大代表人民选,当好代表为人民”这句话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作为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为了当好代表,他总是认真履行代表的职责,每次参加人大会议和人大常委会会议之前,不管有多么忙,他总是深入选区,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并认真向有关部门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据统计,他从1998年当选县人大代表以来,共提出书面建议120余件。2004年上半年,云溪库区发生重大洪灾后,…  相似文献   

15.
江庆松走过中国人民大学北门那条幽静的林荫道时,被一张黄色的宣传桌吸引住了。他走了过去,同时有两个人迎了上来。他们都是北京培黎职业大学的工作人员,职责是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进行招生宣传。 这次他们找对人了。江庆松昨天刚通过查询热线得知了自己的高考成绩,上公办大学几乎没有任何希望。但现在他好像又看到了一条路。他决定回去和父母商量一下,民办大学也许能圆他的大学梦。年轻的办学模式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长期尊奉一位先生――孔子为自己的精神和文化领袖,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自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春秋…  相似文献   

16.
在二炮某基地司令员杨业功将军的门楣上,贴着“携礼莫入”四个字。十几年来,不曾有一个人能带着一条烟,一瓶酒走进他的家门。将军用实践证明:这四个字不是贴在室外装门面,而是“贴”在心上作镜鉴。他仿刘禹锡的《陋室铭》所作的《公仆铭》,就是他的廉政宣言:“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唯吾德馨。”胸中有镜鉴,腰杆硬朗朗,心底坦荡荡。在公开自己的家底时,他光明磊落,底  相似文献   

17.
沈钧儒是中国共产党最尊敬的朋友之一。他对中华民族、对伟大祖国有赤子之心。他一生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意志如钢如石。他以周恩来同志“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改造到老“的教导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谦、诚、谅、谆“为准绳,并以此教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星期天我带着儿子去公园玩。其间 ,我们坐在公园设置的石桌、石凳旁歇息。儿子比较调皮 ,在桌凳上爬来爬去 ,在攀爬石桌时 ,石桌面突然脱落 ,将他的腿和手砸在石桌下 ,造成腿部骨折 ,一个手指断裂。在住院治疗期间 ,我们要求公园管理人员赔偿医疗费等损失 ,他们分辩说 ,在公园内安放石桌、石凳是供人们休息的 ,而非用来攀爬。在攀爬石桌时被砸伤 ,属自身过错 ,其责任只能由家长承担。请问 :公园是否应赔偿我们的损失 ?赵艳赵艳读者 :我国《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 :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  相似文献   

19.
“建设小康路,甘为铺路石”。这是当阳市政协委员吴开权写给自己的座右铭。 身为市交通局副局长、公路段段长的吴开权,无论是过去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处主任、镇长,还是出任现职,他始终认为自己不是谁的“父母官”,而是党和人民的“铺路石”。  相似文献   

20.
在延安杨家岭,听讲解员讲了这样一段往事。抗战时期,从国外归来的科学家陈嘉庚先生,分别到重庆和延安考察。他先到了重庆,蒋介石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花800块大洋,在重庆最好的酒店为他摆了一桌接风宴。接着,陈嘉庚又到了延安,毛泽东也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请他吃了自己亲手种的菜。只是这一顿饭,只花了两毛钱。事后,陈嘉庚深有感慨地说:"蒋介石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