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斯因为其在小说创作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的创新,成为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客迈拉》是一部典型的元小说,同时借助戏仿的手法展示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织,时间和空间错乱的奇异世界。滑稽、嬉戏、讽刺的手法加上深邃的理性思辨使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被解构,小说的虚构本质被揭示,人们对艺术和现实的固有理念被消解,这展现出世界本身和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周正红 《学理论》2012,(17):192-193
《蝇王》是威廉·戈尔丁的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小说,在现代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虚构的文本,戈尔丁构筑起了对人性这一主题新的颠覆和思考.小说运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人物角色,自然物和打猎等的描写勾勒出了真实的世界.书中所要表达的故事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基本上都是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表现出来的,象征手法是表达《蝇王》主题的最佳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3.
巴塞尔姆在短篇小说《儿子手册》中对传统小说的消解的策略,可以窥视后现代主义文本的革命性及其解构本质。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2)
苏童小说的预叙在借鉴中国传统小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主要包括异象式、梦境式、预言式、直接跳跃式等多种类型,彰显了鲜明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5.
袁文平 《理论导刊》2007,(10):139-140
"后现代主义"是波及哲学、宗教、建筑、文艺等领域的文化思潮,它兴盛于20世纪60--80年代,但阿根廷小说家博尔赫斯的小说在20世纪最先显露出后现代主义诗学特征:玄学性、虚幻性、杂糅性、文本间性及迷宫性,从而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小说观念,启示人们思考小说的可能性限度以及小说能够用什么方式呈现人类象征性的存在图景。  相似文献   

6.
孙韵 《学理论》2010,(19):194-196
官场小说是当下文坛的一朵奇葩。从内容来说,主要分为反腐小说、文人官场小说和乡土官场小说三类。官场小说的兴起,主要有社会现实的需要、大众文化的推动和知识分子的反思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7.
朱孟刚 《学理论》2009,(23):96-97
新写实小说与现实主义传统及现代主义文学意识艺术技巧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相似之处,但它更多的是呈现主体消解、平面化、多元性、不确定性等倾向,体现出一种后现代主义价值立场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8.
曹琳 《学理论》2010,(14):151-152
本文针对村上春树新作《海边的卡夫卡》一书,分析村上小说独特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交融的创作手法;并通过作者对现实世界与非现实世界(幻与真)的描写,揭示村上作品中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内涵,以及作品中的隐喻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莫言小说中的声音世界具备三种形态:大自然的声音、人物话语和民间音乐.<透明的红萝卜>、<民间音乐>、<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等小说中,三种声音水乳交融的穿插在行文中,而来自民间的音乐逐渐成为主旋律.这体现了民众与权利者平等对话的自由精神,是巴赫金所提出的狂欢化世界感受.莫言将"五四"以来被遮藏的民间话本小说、戏曲的声音重新发掘出来,是对当代文坛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0.
周志雄 《学理论》2009,(11):130-133
今何在创造了一个“九州狂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成为承载作者幻想的舞台。今何在的玄幻小说广泛吸收了现代小说、西方玄幻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台港通俗小说的写法,在通俗的故事框架中。加入了现代小说的元素,让小说在轻松中蕴含着沉重,自觉追求一种雅俗融合的写作境界。今何在的小说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有着综合吸收创造的气象。  相似文献   

11.
刘文丽 《学理论》2012,(3):116-117
白先勇的小说《黑虹》以意识流手法叙述了现代家庭主妇耿素棠离家出走后的苦闷、堕落和死亡结局,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具体分析试图探究现代娜拉——耿素棠出走的原因及出路,并分析小说蕴含的今昔对比、灵肉之争主题。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32)
什克洛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形式主义文论家,但也是一位卓越的散文作家。在20世纪初他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同时也创作了一系列陌生化散文小说。他的作品创作与理论研究始终是相互渗透、相互对应的,在小说的体裁、结构、叙述角度,人物形象等方面体现了诸如"加密"、"解密"、"偏离"、"讽拟"、"位移"等大量的陌生化手法。以什氏陌生化理论为切入点,以他20年代创作的《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丝》为例,分析和阐述什氏散文小说中的陌生化手法。  相似文献   

13.
谭青松  陈建生 《学理论》2009,(25):77-78
约翰&#183;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自1969年问世以后,在西方广大读者和评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小说以其独特的文体风格和实验性的结构被批评家们称之为后现代主义意义上的小说。本文主要从置换、矛盾、短路及游戏四个方面来剖析该小说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4.
新写实小说审美特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金丹 《学理论》2009,(27):236-238
新写实小说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而是以一种真诚的态度直面现实生活,以一种零度情感的超然叙事,放逐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崇高理想,对世俗生存进行原生态还原的书写。  相似文献   

15.
梁涛 《学理论》2010,(12):53-54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他们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无所顾忌地反叛之中,可以看到与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有一些共通的地方,这可以从他们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进行理解;但也有一些差异,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而且关注现实的人的未来命运,后现代主义者只是把现实的人的异化状态归结为现代性文化理念。对后现代主义的反主体观进行探讨,可以更深刻地认识马克思的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6.
刘郁琪 《学理论》2010,(20):185-188
书信体叙事是莫言小说《蛙》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策略。书信体的朴素性、私密性和自由性,有利于小说实现以计划生育事件为背景来表现人性和人的灵魂,同时又不对计生制度本身的功过是非予以简单评价的叙事目的。为更好地完成这一目的,《蛙》还对传统的书信体叙事进行了改造,创造了一种电子邮件式的内外嵌套型双书信结构和主人公和写信人相分离的叙述模式。这种改造所导致的戏剧化效果,一方面为小说的跨文体叙事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也使得小说的感染力和小说人物应有的心理深度被大为削弱。  相似文献   

17.
我的小说观     
我很喜欢读小说,也学着写小说。我对小说有自己的理解,认为小说其实应该叫做“心说”,就是用心说的。作家把自己心里想要说的话和所写人物心里想说的话巧妙地揉合在一起,说来有头有尾、有情有趣、有滋有味又有意义。我爱读这样的小说。我也学着写这样的小说,《爱的咏叹》、《梳头娘姨传奇》等小说就是这样的习作。我不知道这样的小说是不是叫做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但我不管这个,我有自知之明。我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用心写,用心说。写作的实践,读者的鼓励,使我增强了责任感和信心。偶然…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27)
金庸小说不仅创造众多人物形象,更巧妙地安排着这些形象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使读者在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中体会人物本身的感情变化。其总体特征表现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并不断地朝现实人生与现实人格发展。通过对这些过程的分析,掌握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才能更好地了解金庸的创作之路和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9.
“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中国古代小说,却因历史、社会及小说自身的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地位低下,体式多变,且概念不清。  相似文献   

20.
施平 《瞭望》2000,(36)
两个美国人──一个叫毛 思迪,美国海军出身,曾 到台湾学过中文;一个叫狄查尔,是前美国国防部官员──最近写了一本书。书名叫《中国攻击》。书还没有出版,已被某些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作者称这是一部小说。既是小说,当然不是真事,作者也说,他们希望小说中言不要成为真事。但是,从小说的构思,仍然可以窥见某些人的心思。 据一些炒作的媒体介绍,这部小说以中国政府在福建大量集结兵力为开端,然后炮击金门。金门守军向台湾求援,可是联络已被切断。这时,台湾岛内遭到神秘病毒的袭击,全岛大感冒,一片混乱,而中国军队又乔装奇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