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散文二题     
正一棵小桃树我常想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却没写出一个字来。只是自个儿忏悔,又自个儿安慰,说:我是该给它写点什么了。今天下雨,早晨起来就淅淅沥沥的,我还高兴地说:春雨今年来得这么早!一边让雨淋湿我的头发,一边还想去田野悠然地踏青呢。那雨却下得大了,而且下了一整天。我闭了柴门,倚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枝条被风雨摇撼着,花一片片落了,  相似文献   

2.
先锋观点     
《先锋队》2006,(3)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今天播下信念的种子,明天就会收获希望的硕果。“昂然挺立寒空里,铁骨冰姿气势娇。”这既是对梅花冰肌玉骨、坚贞高雅品格的诗意描述,也是对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坚持真理、高尚情操的真实写照。风雨过后,也许要倒下几棵被雷电击垮的朽木,可是土地的亲情不变,种子更健康,土地更丰腴,日渐苍茂的是那一株株顶天立地的大树。先锋观点  相似文献   

3.
《党建》2016,(10)
正"百年——历史长河短暂的瞬间;百岁——人类生命历程的巅峰"。在长征胜利80周年前夕,104岁的老红军、原南京邮电学院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秦华礼用25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百年风雨路》出版。秦华礼在书中自述:"我从未想过,我这样一个从川陕交界的深山密林之中走出来的贫困娃子,能够健康快乐地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走过百年春秋。记得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我曾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却又大难不死……"  相似文献   

4.
洞穿千古     
几年前,我随贵州省政协组织的文物考察组到过普定穿洞。那天,下着如注的雨,山路滑且泥泞,大家撑着伞上去都显得很勇猛。别人怎么想不知道,我的心情却不只是急着去看一处全国重点保护的古文化遗址,而是急着去敬谒安顺人的祖先。这岂是风雨阻挡得了的?大洞对穿,遍地碎石,发掘之处已回填,可谓空空如也。任你搜寻千百遍,还是这样。我不甘心,俯身拾起一块石片,左看右看像石斧。让近旁的朋友看,他们都不置可否,而他们的眼光却告诉我:瞎扯!我将它拂去尘土,郑重地装入囊中,顿生沉甸甸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正阅读是心灵的共振,眼睛的探索,更是嗅觉的记忆。当手捧一本新书,闻着阵阵墨香,仿佛能嗅到作者灵魂深处的呼唤,能感受到文章与读者之间的默契。我喜欢读书,喜欢买书,喜欢将"仕女图"的淡雅书签夹进书里,让她们相互偎依;喜欢将阅读后的书放进书柜,让它们整齐站立。它们是我灵魂途经的小径,那里或许风轻,或许雨急,或许有着失落的记忆……之所以如此具体、细腻地刻画读书的感觉,是因为随着互联网技术  相似文献   

6.
早春     
<正>清晨,第一缕阳光抹过山脊,将我从睡梦中打捞出来。春天到了,我想。因为阳光正好与我的苏醒同步。阳光明媚了,有了更强的穿透力,积雪悄悄地挪移着脚步,小草在冰土下探头探脑,偶有"顽皮"的,率先拱出头来,还未融尽的冰雪周围星星点点的浅绿迫不及待地向我传递着春的讯息。瓦蓝的天空下,一阵微风,和着泥土的腥气儿,驱走了厚重的心事,让人神清气爽。  相似文献   

7.
爹娘的背是一垛墙。风与雨、痛与泪,从这里过滤成甘甜的乳汁。我渐渐长高,爹娘渐渐变矮。随我一起升高的是爹娘山峰样耸起的背。我驼背的爹娘,是弯在我求学路上的桥;是泊在我闯荡江湖岸边的船;是升在头顶的一弯月亮。一行行青青的麦苗,一穗穗金灿灿的包谷,一堆堆银海的棉垛。我驼背的爹娘,像凝重的逗号,和着风雨,点缀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2,(13):114-116
【求助记录】每个人的自身条件或许会有很大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不可避免地要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而我,现在正面临着这一转变。怎样使自己的转变更顺利一些、使自己的职场性格更完善一些,是我正急于谋划的,特请“三T公司”的职场顾问予以帮助。  相似文献   

9.
松树的风格     
我对松树怀有敬佩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  相似文献   

10.
正工作中我常下乡走访,不管是一路风雨、一身泥泞,还是蓝天白云、花草芬芳,深入群众才能发现老百姓的期盼。6月29日星期五雨转阴中午过后,雨小了些。到建山乡安吉村,就半个小时的车程。安吉村是贫困村,全村人口1090人,贫困户52户126人,主要种植谷子、玉米和茶叶。村委会村务公开栏张贴着"一卡通"管理  相似文献   

11.
春雨悟语     
春雨飘落的时候,我在雨中聆听它的思绪。我不是雨,但我却经常用心感悟雨。那么雨呢,它也会来窥探一下我的思想吗?春雨润物细无声,那是江南美景。——我是在远离江南的那叶方舟上航行的一名游客,隔着窗户,它敲打着玻璃,我知道那声音是雨。  相似文献   

12.
石雷 《共产党人》2011,(13):30-31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显身手。"采访同心县公安局缉毒大队大队长张治中的时候,我总是不由地回想起这首老歌。张治中,身高1米89,黑中透红的脸,炯炯有神的双眼,似乎一下就能看透人的内心。从警十九年来因业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盘州市保基乡雨那洼村村民。迫于生计,我曾外出打工多年,在外学到了一些种植养殖技术。5年前,我决定回老家发展农业产业,带领群众一起致富。要想富,先修路。雨那洼村地处深山区,交通闭塞,耕地零星分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无法实现,但我想,只要路通了,发展的机会就会有。现在的雨那洼村家家户户都通了硬化路,通村道路也通畅了,让这个上万村民的小村庄越来越充满生机,越变越美。村民自发地发展起中药材、刺梨、核桃等产业,雨  相似文献   

14.
打伞本是遮雨防晒的一件小事儿,因温家宝总理在抗洪第一线的风雨之中自己这么一撑,好像把全国老百姓头上的雨都遮住了,但却让某些官员淋着了雨,把他们弄成了五花脸。  相似文献   

15.
曹晨 《共产党人》2004,(14):54-54
虽然学旅游、做旅游,要不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我想我踏上亍夏这块土地还需要好些时间;要不是踏上这块土地,我想我不会像现在这样去用心地阅读她、体味她。就是因为我在接近她、了解她之后,才知道了神秘的西夏文化、浓郁的回族风情、古老的黄河文化、雄浑的大漠风光、迷人的六盘胜景和美丽的塞上江南。从那一刻起  相似文献   

16.
防汛抗灾记     
正7月的辽西大地,骄阳似火,热如蒸笼。一个多月没下雨,河道干涸,庄稼枯萎,靠土地为生的农民焦急地等待着雨的到来。7月19日,雨终于来了。可这场雨来得似乎过于猛烈些,猛烈到摧毁了农民对丰收的企盼,猛烈到严重阻碍了困难群众脱贫攻坚的步伐。此次降雨时间短、雨量集中、破坏性强,造成道路及河岸被损毁、房屋倒塌、蔬菜大棚及庄稼被淹,  相似文献   

17.
我们是夜里坐车上的井冈山,车子拐着很急的弯,一路向上。去黄洋界哨口是白天,还是一路向上。这是典型的山区,公路像风中的飘带,直让你有飞机起飞的感觉。我想,当年红军挑粮,可都是踩着汗水一步一步从九曲羊肠走上来的。我又一想,要是不这么险恶,红军一个营想挡住敌人一个师是不太可能的。敌人不早就把星星之火扑灭了吗?何以能燎原?到了,我的心咚咚地跳着,急着往里跑,新中国的曙光就是从这里升起的啊。  相似文献   

18.
惊悉伍洪祥同志仙逝,心挽一联: 元康龙岗不老松,百年风雨更从容。七三丰功垂党史,九一浩气贯长虹。我对伍老崇敬之心,总是将他的形象同松树的风格联系在一起。松树的风格具有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风格。我崇拜松树的风格,追求松树的风格, 学习松树的风格。松树,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时随处茁壮生长。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浇水。狂风吹不倒,洪水淹不没,  相似文献   

19.
陶武先 《廉政瞭望》2014,(10):71-71
轻风送雨催针叶,为我生成满目茵。更引诗情来万里,漫吟锦绣谢春新。  相似文献   

20.
外婆的拐杖     
黄莺 《党课》2006,(7):83-84
外婆已经八十多岁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幸亏有一根龙头拐杖,从不离手的伴随着她。我常常天真地和外婆比划着,调侃她“一步三个脚印”,并用几何印证“三脚”的稳定性。拐杖是楠木做的,据说是十几年前外公和外婆同游黄山时,买来助—臂之力的。当年外公就是拄着它,携着外婆走过了漫长的风雨人生路。如今,外公不在了,我常常看到外婆独自一人深情地抚摸着它,精心地擦拭着它,蓦地,眼里有丝丝泪光闪烁,嘴角却泛着柔柔的笑,想是她又回忆起了和外公相聚相守的岁月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