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创先争优要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无数事实证明,干部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干部就有多亲。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发达,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不能丢,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不能丢。干部应该多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心与心交流,让广大群众从干部身上感受到党和政府爱民的真感情、为民的真作为、惠民的真实效。  相似文献   

2.
王佳佳 《学理论》2009,(11):99-100
镇政府是一级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基层国家政权,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待乡镇政府改革这一问题上,学术界对乡镇政府这一层级去留问题争论颇多,但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在保留乡镇行政层级建制的前提下切实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是目前解决农村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施平 《瞭望》2000,(30)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是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是代表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经过几十年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老百姓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因此,有了困难,有了问题,有了疑问,有了冤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找党的组织、找政府部门。这就是上访。如果有关部门对他的困难、问题、疑问、冤苦不闻不问,或者给予的解答不能令他满意,他就向更上一级的党组织或政府部门申诉。这就叫越级上访。就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上访,是基于对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信任。他们想:共产党的天下还能没处讲理?人民政府还能不管人民的事儿?对于老百姓的这种信…  相似文献   

4.
《求知》2007,(2):46-47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清泰认为,与发展一样,现在所讲的和谐是一个大概念。不能片面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因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这需要多个因素来支撑。在经济很不发达、温饱问题还没解决的时候,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在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今天,从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出发,只注重经济的增长就远远不够了。发展的概念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包括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事业的发展来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同样,和谐也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强调,在人与人的和谐上,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政府要处理好劳动者和投资者的关系,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构建起一个公平的制度框架,“既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要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两方面的权益都要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和制度保障,”这样才能带来社会的和谐与效率。  相似文献   

5.
如何贯彻六中全会《决议》精 神,深入持久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 活动?我认为,选准有效载体至关 重要。而有效载体应该具备以下三 个要素: 一是,有效载体必须能够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成为群众的自觉实践活动。《决议》要求,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同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持之以恒,务求实效,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这是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运用和体现。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任何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要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代表和体现群众的利益,要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也是不可能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也不例外。1995年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局开展创“三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  相似文献   

6.
康伟 《党政论坛》2013,(17):42-43
深入了解并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前提,只有真正抓住了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的根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做好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7.
深入了解并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前提,只有真正抓住了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的根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做好群众工作.@@一、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变化@@随着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日渐更新,人民群众需求的结构、层次、内容、形式、主体等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瞭望》1985,(6)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相当长时间以来各方面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症结何在?如何解决?本刊记者追根求源,对有关部门作了一系列的采访,写出这篇追踪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9.
社会建设问题凸显发展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解决民生问题必然离不开民主政治的发展。因而研究民生问题,不能就民生谈论民生,而要紧密地联系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来解决民生问题。在社会建设凸显的背景下,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社会福利和人的持续发展等社会权利的要求凸显了;在社会建设凸显的背景下,尊重和保障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包括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问题凸显了。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学者出身的年轻干部,我最需要警戒的是自命清高和自命不凡的弊病。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刘少奇同志告诫全党同志要“镇独”。我请回地认识到,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子比是舟与水的关系,没有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将一事无成,有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才有所作为。因此,我要永远牢记是人民养育了我,也是人民信任我,而我能回报这一深情的,唯有一生不懈的奋斗,为人民的最大利益服务。我毕生的座右铭是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在答意大利记…  相似文献   

11.
抑制通货膨胀必须解决分配问题陈显龙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引起了人民群众的议论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解决这一问题,党和政府已经作了很大努力,但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我国通货膨胀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殊性,即除了受供求关系、投资规模及货币投放量的影响之外,还...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大众化对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至关重要。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大众化的关键点,就是要让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能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贴近群众关心的问题,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可见,能为群众办实事是实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前提与底线     
《瞭望》2000,(11)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 的,这就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_和平统一,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因为它对台湾同胞有利、对全中国人民有利、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无论从什么角度说,和平统一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首选方式和最佳方式。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所作的一切努力.无一不是围绕这一主题。但是,和平统一始终有一个大前题,就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不能有半点动摇的基础,是不能有丝毫含糊的前提。动摇了这个基础,放弃了这个前提,就等于放弃了和平统一。 要和…  相似文献   

14.
解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政府为解决陕南高寒山区的粮食问题作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这一地区严峻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我们工作上的某些失误,致使群众的吃饭问题仍然还是困扰我们的最大难题。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如何解决?我们根据调查研究,初步形成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5.
“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当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尾,有些群众担心,活动中摆出的“四风”问题、提出的整改措施,能不能落到实处,走好群众路线能不能持之以恒。不难看出,能不能取得让人民满意的实效,关键看能否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多些“最后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南宁市自来水公司率先在建设系统向社会推出了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在实施这一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本单位中存在的问题,以服务承诺制为工作的切入点,着重解决好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作风和社会服务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抓好一个认识抓好一个认识,就是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服务的问题。我们公司是南宁市十大服务窗日行业之一,主要是担负着全市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供给任务。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同时还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过去.由于我们对职工的职…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10,(9):45-45
张兴国在《辽宁大学学报》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听得懂”,这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又要善于将晦涩的专业学术语言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语言和日常生活话语,让更多的人能听得懂。二是“能接受”。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精神实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反复要求干部讲政治,并且要求广大干部从根本上弄懂政治。当年12月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什么叫政治?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他认为,我们的干部“真正掌握和实践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也就能真正掌握和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就从根本上懂得了政治”。这一重要论述,把讲政治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联系起来,把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提到政治的高度,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有深刻…  相似文献   

19.
王淑卿 《学理论》2009,(15):197-198
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大局。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既要立足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构建全社会共同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更要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20.
【重要观点】“中国梦”绝对不是随口的、心血来潮的话语,这背后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深刻把握,和对人民群众社会期待的真切回应。提出“中国梦”就是要解决三大问题:为我们的奋斗赋予意义,对我们的意识形态话语进行创造性转换,为我们改革创新发展树立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