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19世纪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纪,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并且逐渐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占居了统治地位;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与新的时代特点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世纪,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主要流派和研究范式之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概念作为解释社会变革一般原理的研究传统,诸如帝国主义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是阶级概念从国家内部向国际社会的自然延伸.世界历史的研究起点、阶级-世界体系的分析单位、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视角,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今,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正朝着建立其理论边界的方向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际政治经济学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兴起,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并逐步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简言之,国际政治经济学就是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古典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人们讨论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通常都将它划分为三个学派,即新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即便是西方学者,也认为马克…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出色的理论家,列宁准确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要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暴力与自由关系思想的基本内核,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暴力与自由关系思想,指引世界范围内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找到了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正确道路,随后世界上涌现出一大批社会主义政权和国家。列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暴力与自由关系思想基础上,对第二国际的修正和叛卖进行了彻底批判,并领导建立了共产国际,用彻底的马克思主义暴力与自由关系思想武装各国工人阶级,指导国际工人解放事业取得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胡开宇 《求实》2002,(12):59-61
传统的儒家道德信仰早已式微 ;中国在社会主义探索中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片面化理解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 ,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也是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现实性和终极理想性的统一 ,必须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6.
1、有的同志认为,凡是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篡改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的机会主义思潮,统称为修正主义。修正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并取得了胜利,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以后,在工人运动内部出现的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是特里·伊格尔顿批驳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的力作,其中折射出其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本文以此书为主要参考,从理论、实践和价值三个维度深入挖掘和提炼总结了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观.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观对当前中国重塑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重建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和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还必须考虑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当时所处世界的具体实际的相结合,文章对建国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国际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也在探索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中国革命时期,毛泽东正确地把握了国内时代和国际时代,并使两者结合起来,找到了适合时代的革命道路,引导中国不断前进.在中国建设时期,毛泽东着眼时代潮流提出了中国建设的任务,探索中国建设的路径.对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的一些误判以及对两者的一些混淆,也是诱发社会主义建设失误的因素.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要求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要把握和区分国内时代和国际时代,并将对两者的判断正确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同时,也对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杜绝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在中国的继续流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党的指导思想的纯洁扫除了障碍。在第二国际各党中,以德国社会民主党为最有势力和影响。当时一般人都把它当成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基本规律的探索成果主要包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认清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内的阶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前提,尊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要求,在回答时代课题的基础上探索相关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活的灵魂,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条件,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智慧源泉,借鉴国际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外部条件,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方式,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辩证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基本规律的探索成果主要包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认清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内的阶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前提,尊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要求,在回答时代课题的基础上探索相关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活的灵魂,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条件,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力量源泉,借鉴国际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外部条件,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方式,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辩证要求。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实际和时代的特点出发 ,应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总结了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实践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创造性地论述了认识真理的问题 ,说明了领导工作者应当如何坚持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做好各项工作 ,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一、坚持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实践标准 ,否定了“两个凡是” ,反对了本本主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实践标准为基础的。我国经过十年“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14.
葛兰西反思并批判在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居于"正统"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两种趋向,一种是"正统"唯物主义趋向,另一种是或明或暗地与若干唯心主义思潮相融汇的趋向,认为这两种趋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双重修正和歪曲.葛兰西倡导"实践哲学",力图通过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和超越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社会历史实践的本体论革命,纠偏"正统"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和歪曲,发掘马克思主义的真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地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宗教因素、民族意识、国际因素及经济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的接受和传播。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正确处理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要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经验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孙洁 《实践》2010,(2):14-14
<正>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自身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于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的重大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通篇洋溢着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基础上,着眼于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不仅向全党发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庄严号召,而且在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正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网上正面宣传。高校作为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沿阵地,应当与时俱进,用青年善于接受的方式,用网络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美,让马克思主义走进网络空间、占领网络阵地,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的底色和根本标志,以此来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感染力、理论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思想灯塔。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19.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兴衰成败、决定我们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现实问题。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严峻.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声音此起彼伏。因此.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敏锐性和警惕性。  相似文献   

20.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 《新长征》2009,(7):4-6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