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家庭教育状况对青少年网络被害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问卷的方法对在校学生、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并利用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探讨我国目前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些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3.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网络犯罪是一种新型的高科技犯罪,具有强隐蔽性、高智能性、跨时空性等特点。遭受网络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涉及国家、单位和自然人,具有与传统犯罪被害人不同的特征。科学分析网络犯罪的原因,全面实施网络犯罪的被害预防,积极构建网络犯罪被害人救济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有序和协凋发展。 相似文献
4.
5.
赵星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6):111-117
青少年网瘾被害危机在生成机理、客观特征、演变规律、具体危害等方面具有特征,需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对处在危机中的青少年进行干预和教育,有两种基本手段和途径,即紧急性干预教育和后续性干预教育。紧急性干预教育是根本的和主要的手段。紧急性危机干预教育模式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 相似文献
6.
7.
张静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
本文提出研究家庭对青少年犯罪影响的原因和目的。具体分析了家庭及其变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提出家庭功能的缺陷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会成为促进和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客观因素,最后指出加强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试析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十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化的到来 ,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青少年作为网络群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其特殊的心理特征 ,必将受到网络的强烈冲击。本文试析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十种危害。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网络符号消费的心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符号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出现在人们生活中,逐渐成为网络消费的热点之一,并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本文在界定了网络符号消费的含义、特点的基础上,从心理学角度对青少年学生产生网络符号消费行为的心理机制以及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香港社会的急速发展,香港女性青少年的生活情况亦出现变化。近年香港媒体时有关于女性青少年因成为受害人或越轨者而堕入司法网的描述报道,公众日益关注社会转变是否会对她们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主要检视香港特区女性青少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遇到的各类社会问题,特别研究她们在受侵害、滥用药物及进行违法行为方面的情况。过去有关这三类问题的本地研究,较多着重横切面分析,本研究则主要透过纵向视角,对上述问题予以进一步探讨,并说明其时间序列趋势。在分析相关官方统计数据后,我们初步提出可以采用风险社会的视角,探索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香港女性青少年成长风险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李慧英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1,(4):111-115
国家、被告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 ,法律应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保护被害人的基本权利 ,不能以国家利益取代被害人利益。应当改革刑事立法 ,赋予被害人有限的上诉权 ,以充分发挥刑事立法控制犯罪、保护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彭玉伟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12(1):46-49
老年诈骗犯罪被害案件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犯罪的发生并不是犯罪人单方面意志作用的结果,而是犯罪人与被害人双方互动的产物。这种互动从老年诈骗犯罪被害人的角度看,则表现为其生理上、心理上和经济上的被害性。仔细分析老年诈骗犯罪被害人的被害性,不仅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老年诈骗犯罪被害的原因,而且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处理老年诈骗犯罪被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女性身体再造行为的文化评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作者从文化的视点切入,分析了关于女性身体美的文化是怎样控制了妇女的生活方式,以及是怎样的再现了历史深远的审美关系中两性权利和地位的不平等。作者认为,如果不能改变让妇女为自己身体痴狂的文化,那么,妇女对自己身体的看法和身体再造行为的改变将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
梁化成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2):57-61
刑事法律制度缺乏对刑事被害人的充分关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并未充分发挥保障刑事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作用。虽然刑事和解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刑事被害人获得赔偿的问题,但囿于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遭受严重伤害的刑事被害人的赔偿仍存在较大困难。且在媒体报道案件的过程中,往往侧重关注犯罪人,忽略被害人,从而加大了社会大众对被害人救助的不确定性。故此,应当探索和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以形成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有益补充,以为将来刑事诉讼法正式确认刑事被害人的求偿权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论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犯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网络的发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即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且其危害性随着网络的进步日益增大。网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因网络这一载体的作用在犯罪构成特征上表现出与传统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统战工作,正处在信息网络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为此,我们要矫正误区,创新工作理念,树立网络大统战意识,实现一系列具体工作观念的创新。要从创建新组织形式,更新相关制度;规范统战系统信息网络的有序发展;调整和创新统战系统门户网站;综合利用多种信息网络媒介方式和引进培养信息网络建设人才等方面实现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人权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正慢慢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保障人权已是大势所趋。我国也在为保护和发展人权做出各种努力:刑事诉讼法把人权保障作为直接目的之一,加强了对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然而,同其他国家的做法及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规定相比,我国对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的保障仍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自首是我国重要的刑罚制度,在鼓励犯罪分子改过自新、节约司法资源、体现刑事政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案情各不相同,司法人员的法律水平不一,加上一些新的刑法理念的兴起,对自首的认定难免出现分歧。本文从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三起案例说起,从新角度谈自首的认定。 相似文献
19.
公安院校传统的期刊订购方法有很大缺陷。文章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公安院校期刊信息资源订购应确定的目标和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滇黔内部各地之间、滇黔地区与内地及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打破了滇黔地区的封闭状态,使滇黔地区与缅甸、老挝、泰国等周边国家及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区连为一体,内地商人纷纷进入滇黔地区从事商业贸易活动。滇黔地区形成的城乡市场网络可分为区域中心市场、中等商业城镇和农村市场三大层次,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复杂多变的滇黔地区的市场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