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是世界经济军事强国,冷战结束后,在政治大国化的推动下,日本的内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作为防卫政策支柱之一的“无核三原则”在短期内不会有实质性突破。对日本而言,其核潜力巨大,制造核武器并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核武装”只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日本的发展方向。日本无核化政策存在内在的矛盾性,同时,日本国情及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着日本的核国家道路。  相似文献   

2.
柳田国男被誉为“日本民俗学之父”,是日本民俗学的泰斗和集大成者,同时,也是日 本近代极为重要的思想家,他通过实证性的民俗学研究对日本近代法西斯主义国家进行了猛烈的 批判。柳田国男认为,日本的祖神分为本质完全不同的天神和地祇两种类型,日本近代国家通过国 家神道将地祇纳入天神体系的底层,从而把日本普通民众拉入了日本近代法西斯主义国家体系, 这是对日本民众信仰的歪曲和恶用。柳田国男对国家神道进行了釜底抽薪式的抨击,从而对日本 近代法西斯主义国家进行了致命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战后初期的日本金融改革,是在盟军统帅部要求摧毁日本军国主义经济基础和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濒临崩溃的双重背景下进行的。金融改革在摧毁战时金融的基础上,进一步试图将日本金融“美国化”,但因美国体制在日本“水土不服”,“美国化”最终归于“日本化”。本文在论述日本金融改革的基础上,考察战时日本金融的状况,得出战时形成的主银行体制在改革期间并未被中止,而是依然延续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一、日本“被边缘化” 边缘,是相对于中心位置的周边部分,边缘化就是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所排斥。近期在日本,悲观情绪正向政坛及精英层中蔓延,“日本正在被边缘化,日本被排挤、日本将沦为二流社会”的声音不绝于耳。悲观情绪源于从中心到边缘位置转换所造成的心理落差,而近期日本外交遭到美国种种冷遇,则是引发其心理落差感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5.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在分析日本和东盟的外交关系时,大多从经济、政治或军事方面人手,而对于双方的文化关系,以及日本对东盟的文化外交战略的论述还相对缺乏。本文主要分析日本对东盟的文化外交战略,全面了解日本的东盟外交战略,并探讨其对日本和东盟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超前金融发展战略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发展战略贯穿日本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依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实施了不同的超前金融发展战略,通过金融业的先行与先导,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使日本经济得以高速发展,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政治发展的滞后,拖住了日本意欲迈向21世纪的战略脚步,长期执战后日本政治牛耳的日本自民党的保守性及其僵化了的政党体制,普遍被认为是造成这一局面的关键。现实主义的日本文化直接影响了日本的政党和政治,造成了日本自民党忽视理想、不注重方向的现实主义性格。因此,忽视理想的现实主义政治文化是日本政治改革举步维艰的根源所在。日本自民党只有在未来与历史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现实与理想恰当地结合起来,才能成功地完成日本的构造改革,并继续执掌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8.
切腹自杀是日本人的特殊自杀方式。在死亡模式中,自杀问题尤为学者关注,而日本人所追求的死亡方式,是理解日本历史及日本人性格的一把钥匙。大量史书及文学作品的描述,无疑也证实了这种死亡方式在日本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满铁作为日本“国策会社”,在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过程中,通过设置调查机关,投资成立移民执行机构,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移民组织等活动,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日本移民侵略。由于满铁与日本军方特殊的密切关系,也必然决定了其在日本对中国东北移民活动中,扮演着策划者和执行者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伴随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财界的对华经济活动以辛亥革命为标识进入了新的阶段。孙中山为推翻清朝统治实现共和而向日本财界提出借款要求,日本却趁火打劫,逼迫孙中山租借或割让“满洲”,在其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日本财界便拒绝了孙中山的贷款要求,成为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最大经济因素。日本财界对辛亥革命的援助绝对不是因为同情革命,而完全是为其攫取在华权益服务的。  相似文献   

11.
大众文学是20世纪日本文坛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形态,因此日本学界对其理论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论争不断。本文从其中的一个问题即产生的源流出发,在梳理日本大众文学源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大众文学与日本的“近代”、“文学”等概念确立的内在关联。日本近代社会促成了大众文学的发生,而大众文学也起到了塑造日本国民精神与素质的重要作用;日本文学的近代性孕育于大众文学,而大众文学也承载了日本近代文学独特的生命力。至少在源流上,在日本是不存在大众文学与纯文学的界限之分的,二者的对峙图式只是其发生的一种建构而已。  相似文献   

12.
满铁作为日本“国策会社”,在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过程中,通过设置调查机关、投资成立移民执行机构、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移民组织等活动,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日本移民侵略。由于满铁与日本军方特殊的密切关系,也必然决定了其在日本对中国东北移民活动中,扮演着策划者和执行者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下的日本经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经数年改革,日本经济已走出“谷底”,呈现“新经济”特征。但日本经济隐忧仍不能忽视。依靠外需市场的日本经济无法摆脱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导致日本资金大量回流本土,进而引发日元升值,将打击出口企业收益。由此看来,如果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并透过全球市场机制波及世界经济,日本经济恐将重新脱离长期复苏轨道。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交流》2007,(4):41-41
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日本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和日本浮世绘博物馆协办,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承办的“日本浮世绘艺术珍品展”今天在这里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向专程前来参加开幕式的小坂宪次等各位日本朋友,向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阁下,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战后体制与战时的日本并没有断绝,日本的战时体制,即40年体制,在战后仍然延续下来,并成为战后日本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例如,以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为主轴的、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日本企业,就是战时总动员体制,即40年体制的产物。40年体制的基本特征,一是作为命运共同体的生产组织;二是“共生”的概念。40年体制在日本经济高度增长的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它又成为日本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从产业结构的转换、终身雇佣制的变革、规制的改革等方面足以说明,如何克服40年体制,是日本当前结构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西伯利亚研究》2007,34(1):F0004-F0004
日本北海道大学斯拉夫研究中心是日本专门研究斯拉夫人问题的科学研究机构,也是世界著名的研究俄罗斯、独联体以及东欧各国问题的学术中心之一。中心挂靠于日本北海道大学,但它作为日本全国性的斯拉夫研究基地,负有领导和协调日本全国有关斯拉夫问题研究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日本军事工业及其对战争支援潜力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和平宪法”的制约,日本军事工业走的是一条“寓军于民”的发展道路。然而,这支潜藏于民间的军事工业,为战后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高、精、尖的军工技术水平,使日本的主要武器装备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难怪美国报刊称:“海湾战争可以没有日本人参加,但是没有日本的技术,美国的尖端武器难以奏效。”由引可见日本军事工业的水准。当人类迈入21世纪这个和平与战争共存的时代时,对日本军事工业及其对未来战争的支援潜力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8.
右翼与法西斯在日本是同义语,是具有日本特色的法西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是与日本右翼分子鼓吹法西斯主义密切相关的。战时,日本右翼与军阀、财阀紧密结合,狂妄叫嚣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可以这样认为,战时日本右翼是伴随着日本对外侵略扩张而飞黄腾达的。战后,由于盟国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整肃,右翼团体被解散,右翼势力被大大削弱。然而,随着冷战的开始,在美国的庇护下,日本旧的右翼势力开始恢复,同时,新右翼团体也不断产生,右翼运动呈死灰复燃之势,并逐渐对日本政治、社会生活产生影响。  近年来,日本右翼分…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州和附属地仍然处于日本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在日本的经济侵略中起着核心作用。回答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地经济政策从酝酿、策划到制定的全过程是弄清日本侵略的本质、动机和目的所必需。日本在伪满州国推行的经济统制是贯彻日本的国家目的,日本的需要高于一切。日伪的经济统制首先服务于军事需要。统制经济实质上是日本国家资本和日本金融资本的垄断。农村已被罩入伪满政权和垄断资本编织的大网之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日本文化中有关自身定位的问题和日本文化与其它文化的相对地位,认为文化对日本参与东亚合作有着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构成了日本在东亚合作中的行为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