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域旅游是目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发展全域旅游将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区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通过阐述全域旅游的概念及对深圳大鹏新区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其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结合大鹏新区旅游发展的实际并对比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标准,提出了顶层设计、产品体系、"旅游+"战略、公共配套、品牌建设和人力资源等六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殿军 《理论探索》2012,(6):10-13,24
中国"文化走出去"对于促进中国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建设文化大国、提升国家形象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成就,但是仍然面临着国际文化保护主义、地缘文化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和挑战。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既要树立理性的文化"主体间性"理念,也要根据既有文化资源和比较优势,针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身份和国际文化交往格局,实行有重点、有差异的文化策略。这样,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同时,才能走得稳、走得快、走得远。  相似文献   

3.
“成都试验区”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立"成都试验区"的意义重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需要,是国家宏观战略布局的需要。文中阐述了科学确立"成都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努力创造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4.
成都旅游:隐忧与出路——“创佳”成功以后怎么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成都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路、战略方向以及方法对策等方面探讨了成都"创佳"成功以后怎么办的问题。本文首次创新性提出"成都应当定位为‘中国文化体验之都’,并提出"依照‘中国文化体验之都’的战略定位,实施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成都旅游发展战略"。作为实施上述战略的手段,作者提出了"系统兴建展现成都多元文化内容的游览体验体系,建立成都旅游营销统筹机制(平台),打造全国顶级休闲度假基地"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基层党建中普遍存在的难题,苏州市吴门桥街道探索性地采取了"五全"工作思路,形成了以阵地全域辐射、服务全域提供、资源全域共享、支部全域行动、民众全域参与为支柱的全域党建新模式与新格局。吴门桥街道经验为经济发达地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8,(40)
政策引导、产权驱动、依法施政,成为成都新阶段农村改革突破的"三大利器" 一年前的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项战略布署要求两地"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6)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的"自然"既有生活的真实又有艺术的真实之义,两者并不截然分立,而是相辅相成;有意境的不一定是自然的,自然的也不一定是有意境的;意境其实是艺术家本身的自然与曲境的自然的统一。追求"美"而不伤害"自然之趣",对景、情、物的观照中达到"无我",以自然求诸自然,才是通往"意境"的方式。意境的高下取决于表达的作品自然化的程度。作家艺术处理的态度和方式是"以物观物",自然本身能显示其内在的"本质力量",这是元曲意境追求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开展了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为残疾人提供公共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成都行政学院、成都科学和谐发展研究中心组成课题组,对这项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针对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全面深入地推进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尊重自然,首先要尊重自然的优先地位,自在自然的优先地位并非已成"历史",人化自然在"铺垫"和"规约"后续活动中体现其优先地位,承认并尊重"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前提;其次,要尊重自然的主体地位与内在价值,站在整个"类"发展的高度,承认自然有着不同于人的主体性表达形式,尊重自然的主体地位而不是将自然看作单一的客体,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而不是仅仅注重其工具价值,在主客体的相互体认中寻找人与自然平衡的支点;其三,要尊重自然规律,走出崇尚荒野自然、简单"绿化"自然、休闲中重"自我"轻"自然"的误区,避免将自然规律简单化、狭隘化而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0.
经过长期酝酿,成都市日前正式出台《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标志着我市在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探索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的突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1,(2)
现代人通常把"自然"的概念理解为"自然界"或是天然存在的东西,可称为自然物,但实际上"自然"的含义在古希腊时期不同于现在。通过辨析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便可对古希腊时期的"自然"含义做考察。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即为"本性",是万物运动或静止的根源,内在于事物本身。"自然"可以分为"质料自然"和"形式自然"两类,但是"形式自然"优先于"质料自然"。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9,(12)
本文以王弼的《老子》为底本,辅之以帛书、简本的内容,综合了各家之所长,补各家之所短,探析老子的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道""德"以及"无为"的内在关系。在笔者看来,三者的关系贯穿了《老子》的整个思想,弄清楚了"道""德""无为"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更是社会乃至国家有序发展的根本所在。"道"的重要价值在于《老子》所推崇的自然理性高于人类理性,人们只有不断地提升对"道"的认识,才能实现最终的"道法自然"。但是,由于个人的差异性",道"在每个人身上所体现出的"德"也不同,而"德"的最高境界则以"无为"之态表现出来。这意味着,从最基本的"道"出发,悟道的过程就是积德的过程,当德达到一定境界后,即是"无为",这也就是悟"道"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杨珺 《理论探索》2012,(1):37-40
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论包括自然条件形成的生产力和人自身自然所具有的生产力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通过劳动而融通成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论包括自然生产力的主体体认性、自然生产力的公共利益性、自然生产力的"应然"自在性等伦理内涵。践行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论应遵循自然自在尺度、动态平衡尺度、整体与个体有机统一尺度、属人的德性尺度。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论蕴含的环境伦理建构条件包括制度、文化、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12)
主要讨论康德哲学中的"疆场""地域"和"领域"的概念,康德试图用它们来阐明理性的两种认识能力及其先天概念的应用范围。根据康德思辨理性的先天概念即自然的诸概念,也就是知性的诸范畴;同时,实践理性的先天概念就是自由的概念。这些先天概念的领域都局限于可能经验的对象。但是,自然的诸概念的领域是作为认知对象的显象,自由概念的领域是理性存在者在经验世界中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经典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工业时代,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物质"生产力"内涵极容易被人们简单地理解为改造自然物质的能力。信息时代,生产力要素不仅包含自然物质世界实体性要素,更多地体现在知识和信息等非实体性要素。人和人类社会既是生产力的主体,又是生产力的客体。改造自然的能力,当然也包含了改造人和人类社会的能力。单纯地强调某一个方面,就容易误导人们对"生产力"内涵的理解,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中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6.
卢梭的"自然状态"范畴,作为其全部政治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一直为学界广泛关注与讨论,对于卢梭"自然状态"指的是何种状态、"纯粹自然状态"是否真实存在、"自然状态"范畴是否是对文明社会的否定等问题争论较多。通过对卢梭相关著述的考论,可以发现作者的"自然状态"并非仅指最初的原始状态,其中"纯粹自然状态"是作者的一种历史假设,应辩证地看待作者对于文明社会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干部公选走向制度化、常态化,根本上要从解决"一把手"的态度问题入手"我是外省的考生,第一次踏上四川的土地,没有一个亲戚、朋友在四川,查了地图,才知道自贡在成都与重庆的中间……在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之后,我得到了令我自己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海安市以"123456"建设体系(即组建一支志愿队伍,回答"谁来做"的问题;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回答"如何实"的问题;实现三级全面覆盖,回答"做到哪"的问题;形成四化推进机制,回答"怎样做"的问题;打造五大服务平台,回答"怎么专"的问题;升格六类实践基地,回答"怎么创"的问题,致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围绕"传思想、做志愿、育文明"主题主线,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全线展开、全域覆盖、全面深化",努力打造可操作、可推广的"海安样板"。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20,(1):F0002-F0002
2018年以来,上海市奉贤区围绕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区情实际,依托“东方美谷”全域之美,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实施全域“美育工程”,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涵养社会幸福血脉,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提振新时代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20.
张东亮 《侨园》2015,(1):24-26
据统计,目前全国30-39岁男性中有1100万人处于非婚状态,女性中有582万人非婚。谁都不想让自己的爱情听天由命,这些"剩男剩女"更愿意为真爱主动出击,甚至不借代价,但他们又不知该从何入手。成都海归乔宁从中看到商机,创立了国内第一家"爱情私人定制"公司。没想到短短3年,他不仅把"爱情买卖"做得风生水起,还让公司赢得了"婚恋咨询界麦肯锡"的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