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作为人类历史上一场巨大的苦难已经成为过去然而苦难所指明的历史永远是负疚的,有罪的,它不会过去更不可以遗忘。  相似文献   

2.
发生于1942年10月的“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是一个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历史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在学术上可以填补我国抗战史、沿海抗战史、浙江近代史的空白,而且和二战中其他许多重大事件一样,揭示了二战各个战场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变外国二战史学界一向无视二战中中国战场的进展和应有地位的状况,推动国际范围内二战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生于1942年10月的"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是一个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历史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在学术上可以填补我国抗战史、沿海抗战史、浙江近代史的空白,而且和二战中其他许多重大事件一样,揭示了二战各个战场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变外国二战史学界一向无视二战中中国战场的进展和应有地位的状况,推动国际范围内二战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金磊 《北京观察》2013,(10):60-62
“二战”纪念建筑与遗址已成为德国人认罪勇气的象征。今日德国,正是用这种方式一点点留下对历史的忏悔和对未来的承诺,他们可以坦荡地面对良心,面对世界及面对未来。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中国和德国分别是二战的战胜国和战败国,基于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指导思想,两国在二战后的历史教育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中德两国的二战历史教育在目的、内容和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别。中国的抗战历史教育偏向爱国主义教育、宏观历史教育,仍以教师传递式教学为主。德国的二战历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判断力、体现人文关怀并鼓励学生主动探寻历史。借鉴德国历史教育的优秀经验,有助于我们解决目前抗战历史教育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二战的启示     
“世界各国间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但是我们不应该为此烦恼,而是要对这些矛盾有正确应对的态度。”在2014年7月26日举行的“一战和二战历史回顾:教训和启示”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日本克劳塞维茨学会的中山敏雄教授发言时指出,这样的会议对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认为,从二战后的历史发展来看,列强支配世界的霸权已经瓦解,在核时代的今天,中国奉行和平主义政策,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经济,已经成为未来世界和平的一个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7.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无视国际社会的反对,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公然参拜供奉日本战犯的靖国神社。这个举动代表了日本官方对于其二战中侵略罪行的否认,是对这些战犯灭绝人性的杀人行径进行赞赏,对二战后全世界共同努力所达至的世界和平的蔑视,也是对人类价值观、对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的公然挑战!  相似文献   

8.
二战头号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等的亡灵竟被当作“为国殉难者”“祭祀” 靖国神社是日本对外战争历史的象征,首相正式参拜无异于肯定侵略战争 德国前总理可以为战争受害者下跪。而作为亚洲战争策源地的日本却认为战败是“武士道”精神的“耻辱” 日本否认侵略和蛮横无礼的态度是西方国家扶植纵容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虽然拥有长江三峡、大足石刻等高品位旅游品牌,但重庆缺乏个性鲜明、富有魅力的整体形象定位,尤其是重庆曾因作为二战反法西斯远东战场的指挥中心,以及底蕴浓厚的抗战、陪都等历史文化和红岩精神,远未让这座历史名城形象在旅游市场上真正树立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二战”纳粹德国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于被解放六十周年纪念之日,在欧州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有四十多个国家的政要,应邀到场发表了审视战争历史、期望和平未来的讲话;然而,就在几天前,向“二战”中军国主义日本侵略军开“第一枪”的沈阳北大营遗址,一夜间就以建“汽车城”为名,被我们中国人自己强行拆除了。可叹哪!真的是要“一心一意搞发展”吗?  相似文献   

11.
桂莉 《长江论坛》2009,(3):93-95
德国作为欧洲的中心,世界的大国,其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同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发展与繁荣休戚相关。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在其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体现,尤其是二战之后的特殊历史时期,德意志从废墟中重生,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的坚韧、奋进、意志坚定。  相似文献   

12.
金磊 《北京观察》2016,(4):66-69
正从集中营、纪念馆到华沙古城重建……我们站在时间的彼岸发现,对浩劫与真相可永久保存的是战争遗产与博物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以建筑的名义纪念二战是一种"另类"的二战书写。二战建筑遗产泛指战争遗存和历史事件发生地、战争期间乃至战后所建造的纪念性文博建筑,它对后人是最为直观的纪念、反思、警醒的场所。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笔者重返法国、德国、波兰的二战建筑遗址考察,体会其背后的灾难文化。  相似文献   

13.
“二战”之后的日本,对于日军侵华这一铁的历史事实一直遮遮掩掩,态度暧昧。一些日本右翼分子乘机大放厥词,妄图掩盖历史真相。然而,欲盖弥彰,众多具有正义感与良知的人们纷纷对此予以揭露和声讨。 在河南省登封市,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民要向历史讨还公道。 “二战”之后,日本一小撮右翼分子极力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近年来,他们的活动更加猖獗,在世人面前上演了一幕幕丑恶的闹剧。 日本右翼势力的疯狂叫嚣,引起了人们的强烈愤慨,也激怒了河南省登封市52岁的农民任殿爵。 任殿爵,登封市颍阳镇夏庄村人。为向历史讨还公道,他收集了…  相似文献   

14.
二战以来,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压力,缓解国内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积极调整政策,出台新措施,导致了资本主义二战以来的新变化:资本占有形式社会化、经济运行有序化、分配形式兼顾公平、阶级结构复杂化。正确分析和认识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与20世纪不同,新世纪的华侨华人可以做外国人,也可以保持中国人的身份,他们寻求自身的发展,他们可能作为当地的一个少数民族──华族而存在,他们与中国保持一种传统的民族关系的交往,从中华儿女变为中国人民的亲朋好友。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 学者说,在21世纪的一百年中,有海水的地方可能会有更多的中国人。 中国人移居海外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大量移居到海外是鸦片战争以后到二战之前的百余年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二十年间,又有上百万新移民移居国外。相对于全球性人口迁移来说,中国人移居海外数量并不庞大,但对中西交流…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初期印尼华侨爱国高潮与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二战后初期印尼华侨民主爱国运动是循着胡愈之提出的关于华侨的国家认同问题、华侨爱国运动与华侨任务的二重性问题的思考和实践道路而展开的,它推动了历史车轮前进。  相似文献   

17.
温故与知今     
今年,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各国为此展开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我们也不例外。洲览书肆,各种沉实厚重的二战历史著述、文学纪实、小说演义、人物传记等俯拾即是;打开电视机,不同国度不同风格的反映二战历史的故事片、纪录片、系列片、专题片令人目不暇接……总之,一切带传媒性的载体,都与二战结缘。 温故而知今,纪念的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就在这历史与现实隆重交汇的时节,并非  相似文献   

18.
虹口区提篮桥地区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文化积淀的地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因有大批犹太人在此避难居住并从事商业活动而被称为“小维也纳”。尽管二战后曾避难在虹口的犹太人陆续迁往世界各地,但他们对上海虹口的记忆依然清晰,将对这个第二故乡的思念深深烙在心底。这里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李超 《时事报告》2013,(1):95-96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刘楚菡同学来信说,在历史问题上,德国赢得世界尊重靠的是什么?答:今年5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一项民意调查,考评全球16个国家及欧盟的国际形象。结果显示,德国受欢迎程度高居榜首。二战后,德国本来背负着极为沉重的历史负担,但半个多世纪以来,德国始终坚持悔过与赔偿并重,以实际行动为处理二战遗留问题树立了样板,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纳粹罪行在德国人心中是个抹不去的历史污点,德国人从内心深处为曾经的罪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的历史教训中,以法西斯为表现形式的极端主义和以绥靖政策为表现形式的民族利己主义是促发战争的两个主要因素,战争所暴露的社会病灶也是当前危害人类集体安全的重要根源。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需要以世界历史的尺度总结二战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