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美国司法部管理的全国两大犯罪统计项目——“统一犯罪报告”项目、“全国犯罪被害调查”项目已经成为政策决策部门、管理部门、犯罪学研究者乃至普通民众了解美国犯罪水平和趋势的最重要数据来源。两大项目分别从执法部门和犯罪被害人的角度收集美国犯罪问题的实证敷据资料,提供了许多富有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成果。但是两者在项目目标、统计方法、对犯罪问题的覆盖程度等诸多方面有所差异,因而产生了似乎矛盾的结果。把“统一犯罪报告”项目、“全国犯罪被害调查”项目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项目既有广泛联系、又存在重大区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2.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领域的犯罪现象越来越普遍。“白领犯罪”一词不断出现在我国法学教科书和有关论文中。那么,什么是“白领犯罪”呢?美国犯罪学家,“白领犯罪”一词的首创者萨瑟兰教授所著的《白领犯罪》一书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 中国台湾刑法学家林山田认为:“萨瑟兰教授的白领犯罪这一定义具有犯罪学和刑事政策上的重大意义。”英国犯罪学家曼海姆认为:“假如有为犯罪学而设的诺贝尔奖的话,萨即可以以其白领犯罪理论而获诺贝尔奖。现将《白领犯罪》一书第一章“白领犯罪问题”译出,以供参考。——译者  相似文献   

3.
从犯罪学研究的传统看,犯罪学是一项男性的事业,其研究者主要是男性科学家且主要研究界性犯罪,这种研究上的误区突显了传统研究中研究者以及分位占主导的刑事司法系统对女性活动普遍缺乏科研的兴趣。今天,犯罪学研究基本突破了传统研究的框架与模式,突出了女性犯罪研究的地位。本文全面评述了当今女性犯罪研究的进展与深度,对我国的犯罪学研究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网络犯罪综合治理刑事政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互联网以势不可挡之势为大众提供极端快捷和无比便利 ,但网络犯罪率同时飙升。鉴于网络犯罪已经严重威胁因特网的生存与发展 ,如何预防及治理网络犯罪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以当前网络失序现象为导向 ,运用犯罪学的视角针对造成焦虑的网络犯罪现象提出未来解决的方法及策略———网络犯罪防治模式。通过网络犯罪深层的研究 ,形成现代网络犯罪刑事政策 ,促进网络犯罪学的构建 ,为网络社会解决网络犯罪提供有效防治之道 ,使网络社会过渡到一个有秩序、有规范和安全的网络社会。并先网民之忧而忧 ,审时度势地提出对网络恐怖主义的警戒 ,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犯罪具有相对性,而没有绝对的界定标准。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决犯罪定义的问题以超越犯罪相对性的限制。如此,一方面可扩大犯罪学研究的领域,另一方面可使犯罪学研究与公共政策(尤其刑事政策)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6.
犯罪学意义上的再次犯罪是指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种犯罪态势,它包括同一个犯罪人再次犯罪、同一类犯罪人再次犯同类犯罪和社会任一个成员在其他社会成员犯罪后实施同一种犯罪三种情形。我国目前犯罪率居高不下、社会成员再次犯罪形势严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有再次犯罪刑事政策结构失范、功能不全,因此,我们要在完善现有再次犯罪刑事政策理性主义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着力建立健全科学主义再次犯罪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7.
犯罪学界的贡献,有不同的等级之分。犯罪学的三等贡献是对一定时空、一定类型的犯罪现象的变动机制作出科学的说明,进而提出可行的控制方略。犯罪学的二等贡献是遵循科学规律,影响国家的刑事政策。犯罪学的一等贡献是对犯罪学的基本范畴提出创造性理论,或者是对犯罪学的理论结构提出有利于犯罪学发展的方案。犯罪学的特等贡献也即历史性的贡献,是形成影响力广泛的犯罪学派。  相似文献   

8.
三百年来的犯罪学研究表明,犯罪成因与刑罚设计及演变无太大因果或对位关系,两者在历史上都有独特的演变路径。未来,犯罪学要以科学方法为指导,以实证为基础,系统评估各种刑事政策和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9.
应对有组织犯罪的刑事立法与防治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政策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刑法学尤其是刑事立法对犯罪学研究成果的借鉴不够.今后,可以借鉴国外惩治、预防黑社会性质犯罪与恐怖活动犯罪的成功经验,打击与预防并重,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古典犯罪学派和实证犯罪学派使犯罪学在犯罪学历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奠定了犯罪学的基础理论。对这两个学派的历史源流和相关理论进行对比,能找到犯罪学的发展轨迹,理解古典犯罪学派和实证犯罪学派的理论核心,为犯罪学研究扩展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犯罪问题时,人们习惯于以刑法犯罪定义作为思考的逻辑出发点。事实上,除了通行的刑法犯罪概念外,还有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只有正确认识两种犯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的实质所在,才能避免认识上的误区并形成科学的犯罪观念。两种犯罪概念虽有联系,但区别是根本性的,这就是二者对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是从各自的立场去理解和把握的。较之刑法犯罪概念,犯罪学中的犯罪只遵从于危害社会行为的客观性,既不受刑事违法性要素的制约,也不对应于刑罚处罚。  相似文献   

12.
恩里科*菲利在<犯罪社会学>中对犯罪学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尤其是关于犯罪原因三元论以及陪审团制度的论述更具有鲜明的特色.这对于我们了解犯罪学,制定刑事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犯罪学的基础性问题。这类问题的争论并未在学界达成共识,也影响到犯罪学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对犯罪学研究对象的争论起源于对犯罪概念的定义、内涵和外延的争论。犯罪学与刑法学学科界限的争论突出了犯罪现象研究的重要性。在犯罪原因研究与犯罪现象研究孰为核心的争论中,犯罪学家们发现缺乏犯罪现象研究的犯罪原因研究逐渐失去了基础,理论发展陷于停滞。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价值判断的争论中,都显现出犯罪现象研究的基础性作用。所以犯罪学研究对象应当回归以犯罪现象研究为重心。  相似文献   

14.
对公安院校加强科学犯罪形势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当前中国犯罪形势作出准确科学的判断,是国家制定刑事政策的前提和犯罪预防对策的基础,更是公安司法机关进行刑事司法活动的立足点。所以,在公安院校的刑法学、犯罪学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向学生进行科学的犯罪形势教育,使其对未来所要从事公安工作面临的复杂犯罪形势形成科学的认识,从而造就出能够顺利胜任公安工作的合格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5.
犯罪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就是犯罪概念如何界定,文章从学科界限、犯罪动态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角度,比较了我国犯罪学研究中的两种犯罪概念的各自特点,认为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应根据刑法的规定为宜。  相似文献   

16.
犯罪控制涵摄了理论犯罪学(社会控制)与实践刑法学(刑事控制)的双重意义。刑事审判中有重新犯罪问题考验闭合性刑事控制模式、国家与社会“双本位”下犯罪控制模式的嬗变、“场”论在刑事审判中的新尝试三种“犯罪控制场”的价值维度。刑事审判中“犯罪控制场”的运行模式构建应包括:以犯罪控制“两论”挈带刑事审判全过程、兼任法律宣谕者、教育者和申诫者的能动法官、刑事审判中多元主体的开放型参与、刑事审判对犯罪社会控制方法的移植与借鉴。“犯罪控制场”着重的是更新控制理念、调动各方资源、利用有效机制,将庭审中犯罪控制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犯罪被害调查(National Crime Victimization Survey, NCVS)是由美国官方机构进行的一个被害人调查研究项目,现为美国犯罪被害的主要信息来源。《2021年全国犯罪被害调查》即为2021年年度NCVS调查报告,其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评估犯罪状况,分别为犯罪被害率、犯罪事件发生率、犯罪流行率。通过结合犯罪类型、人口特征等多个维度分析各指标数值,评估犯罪现状、特征、发生频率及变化趋势,揭示犯罪现状。第二部分是对调查方法进行阐述,包括调查范围、指标测量、权数调整、标准误计算等内容,从统计技术的角度对调查进行全面的解读。总体而言,犯罪被害调查反映了美国社会犯罪和犯罪被害的相关情况,同时也为犯罪学特别是被害人学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证数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犯罪学历经百年风雨历程,逐渐形成了包含犯罪学基础理论、犯罪生物学、犯罪心理学、犯罪社会学、犯罪统计学、被害人学、犯罪文化学等分支学科组成的枝繁叶茂的大家庭。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犯罪学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其秘诀在于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和通过整合的方式令犯罪学知识不断得到扩充。方法的创新与知识的整合是与犯罪学发展相互伴随、唇齿相依的两个重要方面。新型研究方法的运用必然产生出新的知识,同时新的知识被纳入犯罪学研究场域也会带来研究方法上的革新。故此,我们应注重科际整合的研究模式及跨学科研究方法在犯罪学理论及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在犯罪学的研究中,对于犯罪情境的基本含义,学界已经取得了基本一致的认同。对于犯罪情境的构成,基于日常活动理论、“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理论、死角理论、六要素说和三要素说等不同的理论预设,又可以分为不同的构造理论,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各种构成理论存在交叉和包容。确定一种更具现实意义的犯罪情境构成模式,应该结合我国犯罪控制的制度基础和现实做法,以求为实务操作中的犯罪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犯罪现象,必须从犯罪学和刑法学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在犯罪学意义上,黑社会性质犯罪建立在典型的黑社会犯罪的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在刑法学意义上,黑社会性质犯罪是指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以及境外黑社会成员到我国境内发展成员的行为。其特征也即该罪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