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高考将推出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模式,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从事现代职业教育。初闻此,还将信将疑。后来,拿到采访我的那一期《中国青年报》,发现竟有72.7%的受访者支持技能型高考,还是颇感意外(周易、邵明浩、王品芝:《72.7%受访者支持设立技能型高考》,载《中国青年报》2014年4月22日,第7版;下引《中国青年报》,同文)。这里,我还想再说道一下。一  相似文献   

2.
风云微观点     
靳伟华 《检察风云》2013,(24):38-38
@北京:北京市2014年高考的科目分值、考试侧重、志愿填报、投档方式等都将有一系列改革其中,即将出台的北京市2014年高考方案中最大的变化来自英语科目。北京高考英语科目分值将下调,并逐步向一年两次社会化考试过渡.考试将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逐渐侧重。  相似文献   

3.
正因不服气高考语文作文仅得了29分以及对2014年高考湖南文综第25题参考答案存在疑问,作家张一一于2014年9月将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告上法庭,要求其公开2014年湖南高考命题人员名单、命题和评分程序、作文阅卷者以及文综第25题参考答案的依据和理由。  相似文献   

4.
10月21日,北京市公布了《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一公布,社会舆论犹如经历了一场地震。人们在感叹北京高考改革步子之大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质疑和不理解。  相似文献   

5.
正9月4日上午,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9月4日新华网)不分文理科,有利于推进通才教育;改革外语考试方式,有利于推进外语回归  相似文献   

6.
吴杭民 《江淮法治》2009,(18):16-16
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改革高考录取办法,有效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陈年积弊,我们呼吁了N年了,可始终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而在今年的山东高考招生中,在两所本科院校部分专业开展“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依据”试点,让人们看到了“人下来”。尽管,现在还只是小范围的试点,但却让我们看到了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做好2014年高考和中考期间交通安全保卫工作.为广大考生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交警大队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辖区高考中考期间道路交通管理,尽全力为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相似文献   

8.
李小英 《法制与社会》2010,(16):237-238
随着2004年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多样化的教育评价理念,2007年高考作为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首次高考,必定牵动着全社会的关注。目前,各省都在积极尝试高考改革,但是都处于实验论证时期,短期内高考的各种弊端仍将存在,改革的效果以及对中学生及高三教师产生的影响情况,都有待及时调查收集考试参与者的反馈信息,从而论证改革措施的成效,为今后的改革调整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吴楠 《公民与法治》2010,(14):51-52
2010年高考如期结束。随之而来的,除了一个个高考家庭等待高考成绩的忐忑外,还有关于“高考经济”的新一轮讨论。一个普通的高考考生家庭,到底高三一年会为高考花去多少钱?  相似文献   

10.
金童 《法庭内外》2010,(4):12-15
2010年全国高校艺术高考于一二月份陆续在各地进行,艺考过关的考生相当于一只脚迈进大学校门,只等6月份高考被大学录取。然而,因文化课成绩差,高考中个别考生不惜铤而走险作弊。作弊一旦被发现,不仅成绩作废并取消考试资格,还将记入考生个人档案伴随其终生!  相似文献   

11.
老海  海亮 《法庭内外》2006,(2):22-24
2005年10月,教育部和公安部联合发文打击“高考移民”之后,灭津市卞河县爆出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因高考移民引发的离婚闹剧。闹剧中的两个主角一个天津乡下老农,另一个却是河北唐山一位年轻靓丽的女工程师。  相似文献   

12.
侯丽惠 《江淮法治》2009,(12):55-55
凡是经历过1977年那场高考的人,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停招了整整10年啊,有多少被耽误的人要挤上高考这辆客船。据资料统计,1977年全国共有57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1.5万人,后增加6.3万人,共录取27万人,录取率4.7%。而今年,从报纸上得知,安徽的高考录取率是55%。一旦金榜题名,命运又会有着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幕从六岁起一直深藏在我的心单。  相似文献   

13.
朱炳辉 《江淮法治》2010,(13):31-32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是人生新的里程碑,对于广大考生来说,高考的意义非同寻常。但近年来,高考过后暴露出来的一些与高考有关的纠纷或问题,却影响了考生对自己人生和理想的规划,甚至给当事的考生造成了终生的遗憾。为此,高考过后应当心发生以下与高考有关的涉法纠纷。  相似文献   

14.
浅谈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透视2008年英语高考阅读理解的命题特点,指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导向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两大因素,阐明了培养高中学生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能力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磊 《广东法学》2004,(6):29-32
本文主要分析了民事诉讼模式的含义和民事诉讼模式划分问题。通过对两种划分方法的对比,将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从原则和模式两个层次上予以界定,以及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的背景下为了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能正确进行,必须超越两大法系在具体制度上存在的巨大差异,运用模式分析法,将它们的共同点统一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上。  相似文献   

16.
陈英凤 《江淮法治》2011,(15):39-39
高考刚结束,不良商家就打起歪主意,在网上售卖高考考生个人信息。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这种大面积泄露、买卖高考学生名单信息的行为,已然构成了犯罪。《刑法修正案(七)》明确规定.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介入查清,维护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佚名 《政府法制》2013,(4):20-20
目前,全同已有29个省市按照教育部的时间表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一些地区的方案由于¨槛过高而遭受质疑。专家建议,对异地高考方案应从城市发展的长远视角进行评价,解决教育公平不能全指望异地高考方案,还需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18.
“恼人”的高考报名 2012年12月1日至5日,是北京市2013年高考网上报名的时间。12月1日一早,黑龙江籍女士刘畅和在北京市东城区某校读高三的女儿打开电脑,开始网上报名。  相似文献   

19.
阿忆 《政府法制》2014,(6):31-31
数学考1分的马云 1982年,18岁的马云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 那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马云也算创造了一个小奇迹,他的数学成绩是1分。  相似文献   

20.
异地借考:高考新政有多少实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扬 《政府法制》2009,(10):24-25
2009年高考将在6月7日举行,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今年高考部分试卷相同的省份,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实行“异地借考”。一石激起千重浪,这个政策是否实惠?好政策如何能更公平地落到实处?所谓异地借考,是指长期在非户籍所在省的工作人员和随身子女,需要在当地借考的,只要两地试卷相同,则可在当地考试,学生需提供户口本复印件,填表向省级招办申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