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五月二日,被稱為中國考古史上迄今為止發掘出來的最大墓葬——秦公一號大墓終於開始揭槨開棺了。這座修建於大約兩千六百年前的古墓,是中國考古工作者經過十年努力才完成挖掘的。一個多月的挖掘清理,結果是驚人的,但也是失望的:比今年的考古工作者還要早一千多年的古代盗墓者已捷足先登,墓內已被他們盗過,墓主棺具已被坍塌的槨木壓為碎片。無棺可開,整個墓中僅盗洞就有二百四十七個,其中有兩個盗洞直接進入槨室內,這使想獲得珍貴文物的考古工作者們大失所望。儘管如此,這座巨大墓葬發掘成  相似文献   

2.
从楚简考证侗族与楚、苗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3年5月,长沙仰天湖发现一战国时期的木槨墓,经当时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鉴定,认为属战国晚期的楚墓,墓葬编号为“长沙仰天湖第二十五号木槨墓”。墓葬虽经盗掘,仍出土了一批楚文物,其中陶器有鼎、敦、壶等,青铜器有青铜鼎,青  相似文献   

3.
《求索》2016,(0)
2014年11月,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岳阳市云溪区文桥汽车站抢救性发掘一座宋代砖室墓。该墓为长方形并列双室券顶砖墓,墓室前有护墙,两墓室底部用砖砌筑棺垫,均未砌铺地砖,两墓室共出土青白釉和酱釉瓷器8件。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其年代为北宋中晚期,该墓的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宋墓的区域性特征等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4.
(一) 一九八一年九月,在贵州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指导下,地区和县的文物工作人员赴道真县复兴公社牌坊大队“华尔山”和“癞子扁的”(音)两地清理了悬棺墓葬两座. 位于“华尔山”的悬棺葬(编号m1),棺长2.18米,内空长1.85米,宽:头0.42米、尾0.34米,棺高0.74米。是一具圆头嵌合式棺木,即现代普通用的“大三头”形制。置于华尔  相似文献   

5.
《春秋》1997,(6)
在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一带,有一处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和大贵族墓地。1964年至1965年,山东省文化考古部门,在对齐国故城遗址进行全面勘探中,发现齐故城东北隅,今齐都镇河崖头村西有大、中型墓葬20余座,其中在5号墓(勘探时编列的数序)周围,发现了大规模的殉马坑。5号墓是一座用石块垒砌、有墓道、椁室的大墓。墓室南北长26米,东西宽23米,墓道长18米,宽12米,椁室位于墓室中部,南北长8米,东西宽近7米。墓早  相似文献   

6.
《求索》2016,(0)
2014年10月8日,在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群益村一处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发现了一座以石灰三合土砌筑的古墓。墓分前、后室,券顶,后室的两侧壁、后挡壁及墓顶共四个面绘有壁画。两侧壁所绘为葬仪图,墓顶为"十日图",后挡壁所绘为墓主图像及侍僮。根据墓葬形制、壁画风格以及墓主人后代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资料判断,墓葬时代为明代中晚期。  相似文献   

7.
《求索》2014,(0)
2010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杨家山墓群的三座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三座墓葬均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均为东西向,出土了陶器、铁器等遗物。墓室形制和随葬品特征一致,故判断它们为时代相近的家族墓,年代为东汉晚期。此外,1、2号墓发现有白膏泥涂抹墓壁及墓底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求索》2014,(0)
2011年郴州市文物处在桂阳文管所的配合下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宋代墓葬。该墓为券顶砖室墓,随葬品有陶堆塑罐、陶多角坛、陶俑、铜镜、陶器盖各1件,铜钱2枚。综合墓葬的结构、构筑材料和出土器物,以及与周边地区同一时期的墓葬相比较,推测该墓属北宋晚期墓。堆塑罐和多角坛是郴州宋墓主要随葬品,多组合出现。  相似文献   

9.
2000年9月至10月,考古工作者在贵州省赫章县可乐镇发掘了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古墓。该墓群共计112座。属夜郎时期的古墓葬。这些墓葬具有多种独特的习俗特征,其中五座是最重要的套头葬,出土的大型铜器、兵器、饰物和陶器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特别是在罗德成地工区发现的M274西汉墓,是这次发掘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墓葬,出土  相似文献   

10.
2005年5月,西安高新区新型工业园区广丰公司基建工地(位于长安区郭杜镇)清理了一座三国曹魏时期墓葬。该墓出土的一件灰陶镇墓瓶,小口外敞,平沿外斜,圆肩鼓腹,平底内凹,肩上钤有一枚印文,已模糊不清,瓶内尚存  相似文献   

11.
郭店楚简《老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10月,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四方铺乡郭店村一座古墓(现定名郭店1号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这是本世纪末我国最重大的一次考古发现,有关研究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第一,郭店1号墓的葬具为一棺一椁,有墓道。全部出土物件均无直接的纪年文字。《礼记·檀弓》曰...  相似文献   

12.
《求索》2015,(0)
2010年8月,为配合醴陵至茶陵高速公路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攸县文物局在攸县酒埠江镇色江村燕子岭发掘了8座汉晋墓葬,其中有2座相邻的东晋墓,出土有瓷器、铁削等器物。通过墓砖纪年和器物器形比较,可以推定两墓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1978年10月,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在威宁县中水区中河公社,出水公社发掘了一批古墓葬,清理了三十六座汉代墓葬。 这批墓葬都是土坑墓,无墓道,多数无封土,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少数墓葬为多人乱葬,有的身首异处;人头在腋间;有少数为屈肢葬;另在探方中有若干零星骨架,十分散乱,无随葬品,未编墓号。  相似文献   

14.
《春秋》1998,(5)
古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答刺墓,坐落在德州市德城区北营村,附葬在这里的还有东王妃葛木宁和他的次子温哈刺及三子安都鲁。这座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苏禄国东王墓,墓基坐北朝南,是一个建在南北长74米,高1.2米的高台上的圆形墓,墓高4.2米,直径16.6米,下部围  相似文献   

15.
一.奉天玉和尚墓葬及塔铭论证 一九八一年石门县文物工作人员在发掘、清理奉天玉和尚墓葬时,发现三座墓坑,相距各约二米,彼此不相联系。左坑中无葬具,出土一块刻有文字和符篆的石碑,从其内容来看。应属于道教的符牌之类。右坑中出土一褐釉画花大陶缸(死者可以盘坐其中),出土时遗骸无存,仅余一些防潮的木炭。中坑出土一块砖刻《弘律奉天大和尚塔铭》,斜盖于一青花骨灰坛上。这很明显地是三座墓,有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1958——1959年,贵州省博物馆为配合基本建设,在清镇县芦狄乡发掘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共有宋代墓葬91座。1972年4月下旬,在清镇县东门桥公社干河坎生产队,发掘了84座古代墓葬,有37座墓葬可以明确推断其时代为宋代。1965年底至1966年初,在平坝县马场公社发掘了34座古代墓葬,其中坟坝脚的5座石棺葬亦可确定为宋代。这些墓葬,在《考古》,《文物参考资料》、《文物与考古》等杂志上,曾经分别作过报道。本文主要根据这些资料,对它们的族属,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巴史三题     
一、巴人葬制与船棺古代巴人的统治者属于“武王宗姬”系统,他们的葬制当然应和中原地区一样,实行土冢墓葬之制;至于巴国土著各族落,在漫长的融合过程中,逐渐仿效土葬,抛弃了各自传统的葬式。在考古上,巴地发现了许多土葬之墓,当为这一历史事实的反映。《舆地纪胜》记合川有“双墓”,据李文昌《图经》:“巴王、濮王会盟于此,酒酣,击  相似文献   

18.
《求索》2015,(0)
2012年2月底,桂阳旺山私人建房工地上发现古墓1座。3月28日,郴州市文物管理处在桂阳县文物管理所的配合下组织考古人员对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墓葬为券顶砖室墓,分为二室,设两头龛,分别放置2件随葬品,为陶多角坛和堆塑罐。依随葬钱币及墓葬形制特点,推断此墓年代为北宋中期。  相似文献   

19.
二千年前的提线木偶一九七九年春,山东省莱西县县文化馆在院里公社配合整地的社员清理了西汉(公元前二○六一公元二四年)墓两座。两墓出土的二百八十三件随葬器物,分别放置在棺室、边箱和脚箱内。其中漆器约占二分之一,这些出土的漆器。图案优美,色彩鲜艳。珍贵的玳瑁盒、妆奁盒和六博盘,集中了髹漆和镶崭技术,成为精致的手工艺品。出土的二十八件铜铁器多为鎏金,制工精细,器型别致,其中铜镜为星云镜,环剪  相似文献   

20.
《前进》2018,(7)
正1988年,考古工作者在太原市金胜村发掘了一座迄今为止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资料最完整的晋国高级贵族墓葬。经考察,这座墓的主人很可能就是当时叱咤风云的晋国大臣赵鞅。赵鞅(?—前476),即赵简子,春秋末晋国正卿,又名志父,亦称赵孟。他不仅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改革家和军事家,更是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赵国基业的开创者。他与儿子赵毋恤(赵襄子)并称"简襄功烈"。赵鞅出生于显赫的赵氏家族,其祖父即著名的赵氏孤儿——赵武。赵武曾执掌晋国朝政二十余年,其子景叔虽未能担任执政,但曾任上将军,仍属晋国政坛举足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