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龙兴盛  陈建 《求索》2013,(9):206-208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危机使以目前形式存在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被“反体系”的力量摧残,新的社会转型正在发生,我们称之为后资本主义时代。美国的金融危机与欧洲债务危机实质上是新自由主义的危机。体现出自由市场的堕落。经济法针对自由市场的弊端而生。天然地具有反经济危机的功能,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法更是预防经济危机的重要法宝。选择好经济法的发展方向与路径.是经济法在新时期的一个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抗击新冠肺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总体战、遭遇战和阻击战,我们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挑战前所未有。武汉作为我国乃至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的最前线,是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考”的关键考点,也是检验我国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管理能力的主战场。在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背景下,新冠疫情对武汉科技创新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后疫情时代”科技创新发展问题,重点研究新冠肺炎对武汉科技创新发展的长远影响和积极影响,并提出“十四五”时期加快武汉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拜登施政政策的首要使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改善美国民众健康与医疗卫生;推进种族平等与有序移民;积极应对气候危机和地区安全;通过美国援救计划促进经济复苏;重视盟友和规则执法,重振美国领导地位等。拜登政府施政伊始与外国领导人电话会谈的文本彰显了其精英政治派施政思维及意欲恢复美国全球领导力的意愿。拜登政府倾向在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危机和地区安全以及经济复苏上加强与盟友及中国等合作。虽然拜登已将中国定位为最严峻的竞争者,但中国是美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优选的合作者。当前需要中国直面美国挑起的摩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磋商和反遏制,提升中国经济汇聚力,以斗争促合作来共建中美“共生共赢”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波 《人民论坛》2020,(10):20-23
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意大利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种重大公共安全危机时,既有西方文化结构背后处理公共危机的方法印记,也不乏参考借鉴中国、新加坡等国的成功经验.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化背景下的集体问题,在空间上呈现典型的传染性冲突扩散模式.疫情"至暗时刻"既考验也检验欧盟整体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应急响应能力,给欧洲乃至世界带来的影响深远且复杂.  相似文献   

5.
正铁路运输服务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一定意义上是中国铁路从交通大国迈进交通强国过程中提升风险应对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进一步提升铁路危机应对能力和运输服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契机。从危机应对的研究现状看,针对事故灾难或自然灾害类的危机应对研究较多。自2003年以来,典型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逐步引起人类的重视。尤其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提醒人类有必  相似文献   

6.
“技术封建主义”是近期西方新兴的一种思潮,在左翼与右翼学者之中都有较大影响力。该理论认为,信息技术的变革带来了资本主义向封建主义的“复归”,数字产权、平台垄断与集中化使得资本家成为封建领主式的食利者,以投资、创新与利润为驱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被以暴力征收租金的封建生产方式所取代,而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的增强以及新等级制的出现则对民主政治构成威胁。技术封建主义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本质上是旧有理论无力解释信息时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产物,也反映出西方左翼学者日益远离马克思的危险趋势。本文在详细梳理西方学界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视角阐明技术封建主义的起源、本质及其内在弊端,并尝试分析后期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左翼理论的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已经成为2020年全球影响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通过抗击新冠疫情,中国既向世界清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鲜明制度优势,又典型反映中国医药健康体制改革、健康中国建设和医疗健康政策性质、目标导向等若干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问题。中国应充分利用这次疫情经验教训,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为中国现代健康照顾服务制度建设战略机遇,尊重现代健康照顾服务制度客观规律,妥善处理国家行政权威与医生专业权威间关系,构建现代健康照顾制度,为全民由“生活医疗化”向“健康化”战略转型,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增进人类健康福祉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随着两次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运行机制、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新变化。国外学术界围绕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提出了"人民资本主义论"、"新工业国理论"、"后工业社会论"、"全球资本主义论"、"涡轮资本主义"、"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失败的资本主义制度论"等代表性观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由于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而引起的重大变化加以理论分析,却有意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私有制的弊端;西方左翼学者则更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9.
贾学军 《前沿》2011,(1):25-29
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变化,西方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也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动,这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产生了冲击,促使了西方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理论与实践的历次改变。随着苏联共产主义的失败与民主社会主义逐渐趋于沉寂,"新社会运动"开始纷纷兴起,成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西方最有影响的社会运动形式,新社会运动的兴起引领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运动的去阶级化潮流,是当前西方左翼中最有上升空间的政治势力。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已成为时代潮流,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融入全球化之中,但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来讲是一柄“双刃剑”,对社会主义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积极影响有三点:一是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二走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三是为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消极影响有四点:一是西方对苏联、东欧的“和平演变”阴谋得逞;二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无硝烟战争”;三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其经济主权是经济安全受到挑战;四是经济全球化必然对社会主义国家在文化方面,思想建设方面带来很大冲击。  相似文献   

11.
苏东解体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并呈现许多新特征。全面认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资本主义内部寻找并培养社会主义因素、适应并逐步消灭资本主义是美国共产党的战略选择。美国共产党认为,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仍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危机的客观必然性;新科技革命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与失业人数增加之间的尖锐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与阶级斗争并没有消亡,阶级斗争的程度更加复杂;资本主义的强盛与繁荣下面也蕴含了社会主义的许多新因素。  相似文献   

12.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东 《前沿》2005,42(8):16-19
自“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很多新变化。本文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的主要变化,并论证了科技革命、中心—外围格局和资本主义社会同化机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正加速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以数字技术作为最先进生产力要素和“数字劳动”普及为基本特征的“数字资本主义”阶段。然而,国内学界目前对这一重大趋势的思考和认识还处在起步阶段,许多关键性概念和理论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基于对“数字资本主义”和“数字劳动”两个核心概念的系统辨析,以平台厂商、平台用户、平台广告商三方构成的“平台资本主义”系统为例,对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特征和数字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形式作出了探讨,并结论指出:这一新兴生产方式非但未能缓解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反而因数字技术支配下的更隐蔽的剥削形式而进一步加重了资本主义的内在危机。  相似文献   

14.
新自由主义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挑战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是西方大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演变战略的重要武器,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种种挑战:在经济层面,新自由主义企图在经济理论、改革路径和政策等方面误导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在政治层面,新自由主义坚决反对公有制,反对社会主义,大力宣扬自由化,挑战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文化层面,新自由主义鼓吹的全球一体化包括文化一体化,旨在用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普世价值来消解民族性和各国特色。对此,一要清醒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及其危害,认清隐藏在“主义”后面的“狼子野心”;二要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存在问题,加强又好又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紧迫感,不要为新自由主义的蔓延制造空间;三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通过加强载体建设巩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阵地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5.
城市政府是中国行政体制的基本构成,整体治理旨在构建协同合作的整体性治理框架和政府运行模式。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整体治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透过广州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发现通过统合式的急时体制、复合式的信息集成和堡垒式的联合服务,广州市建构了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下的整体治理模式。案例研究表明,在中国城市政府建制下,注重城市政府在管理体制上的统筹协调、政策制定上的信息集成以及公共服务上的联合行动,有助于推动治理的整体性和效能性,从而促进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6.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新冠病毒感染零星病例,警示人们一刻也不得松懈。另一方面,与疫情暴发之初相比,当下的防疫抗疫可谓有条不紊、张弛有度,充分彰显了以法治思维、方式应对疫情的制度力量。自去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防控疫情的治理能力,也检测着应对危机的法治成色。尤其是在国家立法层面,植入抗疫元素的立法修法行动高歌猛进,更是构成独树一帜的“抗疫立法”现象,值得细细梳理和评判。  相似文献   

17.
王生 《人民论坛》2020,(10):30-32
韩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上经历了从初期的"成效显著",到大邱庆北地区的"滑铁卢",再到"被相关国家效仿"的复杂变化过程.韩国政府充分发挥了其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的制度优势,在规范、引导和服务中注重社会疏导能力的发挥并取得了明显效果.韩国疫情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树立了资本主义国家体制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黄刚  王建敏 《桂海论丛》2008,24(6):53-55
西方学者用“数字资本主义”、“赌场资本主义”、“涡轮资本主义”、“全球资本主义”、“新帝国主义”、“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消费资本主义”等生动描绘了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西方学者还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在发展中所蕴藏的不可克服的自我否定的内在矛盾和历史趋势,指出了资本主义衰亡崩溃的未来命运,并研究了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学说和“新的历史蓝图”构想为代表的替代资本主义的方案选择。对于西方学者这些关于资本主义未来的新看法,我们应进行辩证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凤荣 《人民论坛》2020,(18):25-27
作为一个外生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新冠肺炎疫情触发了无接触经济异军突起。从产业逻辑看,无接触经济并不是新生事物,作为数字经济的特殊形态,是由疫情外生冲击产生的突发巨量需求与业已存在的相关数字化产业供给相结合应运而生的经济现象,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产业变革。疫情过后无接触经济的发展可能会放缓,但依托数字经济和兼具绿色发展内涵的"无接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20.
二战以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用什么样的态度认识这些变化,关系重大。笔者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应把握几个界限,即不承认、不正视资本主义新变化是不行的;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成是其本质的根本改变是有害的;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社会化举措和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并不意味着在与社会主义“趋同”;资本主义的自行扬弃,并不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会自行长入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