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玫 《法庭内外》2010,(7):59-59
法官:2008年5月,我们三人与林某签订合伙协议,成立了一家经营农副产品的个人合伙企业,选举林某为合伙事务执行人,并办理了工商登记。通过一年多的经营,我们逐渐发现林某并不能胜任工作,甚至利用职务便利,任意处置合伙财产,且屡教不改。  相似文献   

2.
合伙不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关于合伙是否为民事诉讼主体之争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合伙方式进行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因合伙事务发生纠纷诉诸法院的案件也日益增加。对于这类案件,首先要解决的是谁应为当事人?是将合伙本身作为民事诉讼中的其他组织(又叫非法...  相似文献   

3.
肇事司机林某最终没有等到他希望的缓刑。5月7日,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宣判:林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这本是一起并不复杂的案件:事实清楚。被告人也认罪。但被告人“超额赔偿”100多万元,却让案件“复杂”起来,丰台区法院甚至专门就本案召开专家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06,(9):47-47
问:2003年9月底,胡某与皇某签订合伙协议一份,约定胡、皇及徐某等6人每人出资2万元。共同经营一个园艺场。后因合伙资金未到位,导致合伙解体。同年12月20日,徐某采用非法拘禁手段,胁迫皇某于当日向胡某出具借条一份。内容为“今借到胡某人民币计贰万元整。为期壹月。”在此期间。皇某并没有就胁迫事实向法院提供证据。2006年4月18日,胡某持该借条向法院提起诉讼。请问:受胁迫出具的借条有效吗?  相似文献   

5.
2006年10月的一天,魏某(原某法院执行法官)在恢复执行A公司诉B公司货款纠纷一案中,提出利用他人的名义与A公司签订风险代理合同.约定从案件执结款中抽取50%“风险代理费”,A公司的代理人侯某向单位领导汇报了风险代理合同事宜.但隐瞒魏某为真实代理人。A公司为尽早拿到执行款,同意签订风险代理合同。2007年1月15日,A公司、B公司在魏某的调解下,  相似文献   

6.
请你断案     
正合伙经营中受伤只能自己负担吗?月前,田某与同村人魏某合伙承包一处荒地,准备建大棚式鱼塘。田某在劳动中不小心被掉下来的石头砸伤腰部,住院治疗中,光医疗费就花去6000多元,而且近半年时间都不能干体力活。田某找到合伙人魏某,请求他给自己一些资助,魏某回答说:  相似文献   

7.
石少红 《山东审判》2012,(1):104-107
一、据以展开研究的案例山东某公司与魏某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某中院依法审理后于2008年11月作出判决:魏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还山东某公司2007年、2008年两年的房屋租赁费;案件受理费由魏某负担。判决生效后,魏某没有按照生效法律文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魏某于1991年将房产赠与其成年儿子,某市房管局经审查颁发了房产证。1998年魏某向韩某借款十五万元到期后不还,产生民事诉讼,法院作出民事判决且已经生效。执行中,韩某要求执行房产时才知道魏某将房产赠与其儿子且已取  相似文献   

9.
[案情]林某出生3个月时, 父亲去世。林某的爷爷林甲害怕林某的母亲改嫁时将林某带走, 断了林家的香火,就强行从林母处将林某抱走。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两个月后林甲将林某归还给林母,但此时林母因长时间没有给孩子喂奶已没有乳汁了。林母一气之下,以林某的名义,将林甲诉之法院,请求法庭判令被告林甲赔偿因其强行断乳行为而给林某造成的身体损害5000元及精神损害1万元。法院审理后,判  相似文献   

10.
犯罪嫌疑人胡某,男,系个体经营人员。林某,女,系某镇工作人员。胡某与林某关系嗳昧已近两年。2006年9月26目下午,胡某驾车陪同林某及其母看望病人,于当晚6时许返回住地。后胡某与林某到一酒店饮酒吃饭。二人共饮两瓶半斤装白酒和五瓶啤酒,于当晚9时许离开酒店,此时林某已酒醉。胡某素知林有酒后闹事的习惯,便随意驾车带林某沿公路行驶兜风醒酒。当行至一河大桥桥北50米处时,由于林某打开车门,胡某将车停靠在路边,跟随林某下车走下河坡,沿河边石板台阶走出20米后停下。林某脱掉高跟凉鞋和丝袜,坐在岸边台阶上并将两脚泡入河中。胡某在旁劝解,后林某起身并挣脱胡某阻拦,跳入距河岸一米远的河中,并仰面漂在河岸边。  相似文献   

11.
WHATSUBJECTMATTERSHOULDTHECASEADJUDGED?WHOISDUETOBEARTHERESPONSIBILITY?案件基本情况:1988年11月份,被告王A、张B、贾C、王E、周F、王G、贾H(均系Y县人)共七段每人投资5000元合伙搞木材生意,1989年初又与被告Y县劳动服务公司达成口头协议:如果生意做得好,Y县劳动服务公司就将该7人合伙收归下属企业,并给每人一个转工指标。该七人合伙经营期间无正式名称,也未到工商局登/。l!,引)年7月,被告王E与本县刘D二人以Y县劳动服务公司名义到原告X市农机物资开发公司洽谈联营搞木材生意一事,…  相似文献   

12.
曹作和  曹璐 《法庭内外》2013,(10):62-62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对涉案被告人共达45人的3起电信诈骗案件进行集中宣判。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许某等14人、吉某等14人、林某等17人先后出境印度尼西亚,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一别墅内,冒充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工作人员身份,通过电信技术手段,采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拨打电话的方法向被害人虚构个人信息泄露、涉嫌犯罪、资产需要保全等事实,诈骗近百名被害人人民币共计数百万元。  相似文献   

13.
根据案情及司法实践中对该类案件定性的分歧,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解答王某的行为定性问题. 一、本案中经济实体资产的性质 我们认为,本案中的经济实体为一不典型的民法中的营利性合伙,由兽医站、王某、邹某、陈某、张某和魏某组成.  相似文献   

14.
吴婷 《法律适用》2012,(9):72-75
笔者对上述命题的思考源于最近碰到的两起案例。[案例1]林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杨某归还欠款一案中,法院依林某申请查封杨某房屋两套,后法院判决杨某在判决生效起1月内偿还借款40万元及相应利息。由于杨某无力归还欠款,林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杨某出具承诺  相似文献   

15.
法院内部请示风不可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判率、发回重审率历来是法院系统衡量办案质量的标准,并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实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后,有的法院又将它与主审人岗位目标奖相挂钩,改一件案件扣50元;发回一件案件扣100元,合议庭成员还要承担连带责任。于是为减少改判,避免发回,基层法院便密切与...  相似文献   

16.
《法庭内外》2006,(4):61-61
法官:我和邓军于1998年结婚,婚后邓军与他人共同经营合伙企业,我在家照料家务.同时帮邓军处理一些生意上的事。2006年2月因感情不合,我诉至法院要求离婚.对于在合伙企业中的份额.邓军同意将一部分转让给我。请问.我能否直接取得合伙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日前,北京市顺义区法院公开审理一起信用卡诈骗案。201 3年3月的一天,魏某、杜某、杨某3人到北京市昌平区某建材城附近,由杜某进入信件收发室窃得装有石某银行信用卡的信封。后魏某、杜某在该建材城内找到石某经营的店面,以购买建材为由得到石某名片,再由魏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以核实身份信息名义套取石某个人信息。后来,3人到中国移动营业厅附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07,(4):47-47
问:2005年5月,刘某向林某借款14000元做生意,刘某向林某出具借夸并约定借款月利率为0.2%。借款后,刘某一直没有偿还本息2006年初,经法院判决,刘某与王女士解除婚姻关系,2006年9月.林某将刘某及其前妻王女士告上法庭,要求他们共同承担还款责任。但林女士认为,与刘某虽然曾是夫妻,但双方早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就有书面约定:夫妻各自财产,目各自所有,刘先生做生意期间发生的一切债权、债务由其个人承担,与林女士无关,请问:婚姻关系中的债。离婚后该怎样偿还?  相似文献   

19.
何曦 《福建法学》2001,(4):71-72
一、基本案情 原告林某以张某于1999年1月1日所写的“向林某借人民币157800元,至1999年3月30日止还清”的借条向法院起诉张某,张某辩称除本金10万元及其后的1100元外,其余都是每季度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计形成,并提供了1998年3月10日、6月1日、9月1日、10月1日借据或欠据4张。  相似文献   

20.
合伙作为民法制度,是应集资以经营共同事业的需要而产生的,又因其简便易行,灵活机动,出资自由和信用良好而存在并不断发展的。但当前的经济活动呈现多样化,导致了各种经济关系交叉出现的复杂局面。法院在审理关于合伙产生的纠纷时,往往遇到以下几个法律问题:1.个人合伙涉及到雇佣合同c合伙连带民事责任,只能由合伙人承担,但在一些合伙中,不单纯是合伙人的简单结合,而且还存在着雇佣的法律关系。例如,甲、乙两人合伙开一饭店,由于他们不懂烹妊技术,请丙当厨师。每月除给丙固定工资外,营利超过一定数额,再发给奖金c这里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