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燕 《时代风采》2006,(4):34-36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经用青春和汗水换来共和国的繁荣,他们是最优秀的劳动者,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价值评判标准,有着一个时代人们所崇尚的最美好品质,他们就是“劳模”。“劳模”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脊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  相似文献   

2.
肖文斌 《工友》2007,(7):59-59
在很多人看来,环卫是扫大街的,不需要太高的素质。其实,这是一种认识的误区。环卫工作看起来是个"苕"事,但绝对不是"苕"人能做得好的事。因为环卫工人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环卫服务水平,也关系到城市的文  相似文献   

3.
空位     
戴着安全帽,他们是一群人或者更多攀援于岩石,挥舞着大锤、钢钻、铁铲他们把自己系进皮带的韧性用脚手架、铁索和防尘面具将生命钉在异乡的皮肤上从第一个孔开始,到第二个,再到更多的孔最后,所有的孔破碎、断裂,被分解、融入成为一个孔。仿佛一群人被兼并、铸造成一个人那条宽阔的隧道,终于带着庞大的体液闯进明天咆哮的生活直到浓烟消失在群山之巅碎石被丢进怒吼的机器,成为泥浆和岩壁上的年斑;直到每一个日落被写进内心,亲人和孩子忘记了曾经的容颜……岁月之孔慢慢凸现越凿越大在火车的轰鸣中,一群人,隐藏在大风的背后仿佛在注视着胎儿在…  相似文献   

4.
表姐     
梁苹 《时代风采》2013,(3):46-47
表姐是个普通人,也是我见过的人中最忙碌的人。在一大群表哥表姐中,我和这位表姐算是相处时间最长的。尽管如此,在我离家到另一个城市生活后的20年间,我和表姐见面的次数也不会超过5次。表姐实在太普通了,普通得常常被人忽视。在大家庭热闹的聚会中,  相似文献   

5.
2020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让所有人的心都揪得紧紧的,口罩成为了最抢手的年货。平常拜年的祝福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宅在家里,就是最好的贡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大家都选择宅在家里的时候,有一群人却选择了逆行。他们,穿上白大褂就是健康卫士,脱下白大褂就和我们一样。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知道他们为了谁。  相似文献   

6.
矿工     
一群大山的子民,身躯里奔流着太阳的血液,他们所有的虔诚,生长于同一个金属的根系。贴近他们的胸膛,就听见雷电滚动、地水涨潮、岩浆咆哮、烈焰跳跃,他们追求幸福的初衷、藐视黑暗的勇气、四季分明的面容,在大写的中国矿业史里,被一种纯粹的光辉照亮! 矿工,我血脉连理的父兄!看得见他们的时候,我的眼睛跟他们在一起:看不见他们的时候,我的心跟他们相守。他们用生命的风钻、耙子、电机车,心平气和地放牧爱情的矿石。大机器的轰鸣,是他们最熟悉也最常青的语言,如果从他们坚毅的嘴角进发,便是战斗的鼓点、炸药般响亮的宣言,每一个相互而掷地有声的词汇,都与我们  相似文献   

7.
表姐     
梁苹 《时代风采》2013,(4):46-47
表姐是个普通人,也是我见过的人中最忙碌的人。在一大群表哥表姐中,我和这位表姐算是相处时间最长的。尽管如此,在我离家到另一个城市生活后的20年间,我和表姐见面的次数也不会超过5次。表姐实在太普通了,普通得常常被人忽视。在大家庭热闹的聚会中,我从不记得有表姐在场。  相似文献   

8.
沙龙,曾被喻为有闲阶级文人雅士清谈的场所。而21世纪的都市沙龙,确切地讲只是一些新锐青年的小型聚会,在生存的重压下、在自我的放逐中,只是因为生命中燃烧着共同的执著和挚爱,一群人聚到了一起,形成了别种意义上的小“圈子”。简陋的场地,捉襟见时的经济,沙龙开始远离私家花园和衣香鬓影,他们要的沙龙只是一个可以装得下梦想的地方。那里有共鸣、有激情、有高贵,那里是一个能寄存心灵的快乐老家。  相似文献   

9.
桥上那些人     
在我们家附近有一座桥,进进出出随时要经过那里。那原是一座很旧的桥,却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名字——新桥。后来经过改建,倒也名副其实了,变得很宽,人行道上也足以跑得开小汽车。所以,傍着两边桥的地方就常常被人占据,每天有二三十到四五十人不等。他们或站或蹲,有的面前放一个小木牌子,写着“油漆”或“修家电”等字样,有的或扛或提锯子、斧头、铁锹和板锄等工具。这是些零工,所带的工具就是主人所做某样活路的招牌。他们都是民工,来自周边的农村,会一点技术或有一些力气,在桥上等生意,这使拓宽后的桥像一个小型的劳务市场。他们的存在,对交通和市容都有  相似文献   

10.
父亲53岁的时候,被一个远房的亲戚招到城市里去做园林工人。他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憋闷,便将母亲一起叫了来。两个人在市郊租了间小平房,自此便开始了他们的"打工生涯"。这个城市发展得很是迅速,父亲每  相似文献   

11.
冯华 《工友》2010,(12):10-14
他们,是一群从农村走出的"80后"、"90后";他们,大多怀揣着一个城市梦,希望在这里实现人生价值;他们,渴望融入城市,重视社会保障,维权意识更强。他们中的许多人正逐渐褪去乡村气息,从外表到思维都和城里年轻人无异……他们,被称作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主体,占到我国农民工总数的60%。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有哪些期盼,又有哪些困惑?如何帮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记者日前进行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12.
徐劲 《农村青年》2008,(9):27-29
在山城重庆,经常能看见一些肩扛竹棒寻找生意的挑夫。他们大多身形弱小,衣衫破旧,以出卖体力为生,被当地人称为。棒棒”。本文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些身份低微、埋头出力的。棒棒”中间。尽管他们每天挣到的血汗钱有时还不够饭费和房租,但是,他们同样有一颗乐善好施、让人潸然下泪的爱心……  相似文献   

13.
饶燕枝 《工友》2014,(2):30-31
正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打开网站,浏览新闻,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他们P得了图,卖得了萌,抓得住热点,做得了专题;贫得过郭德纲,暖得过撒贝宁。将所有的新闻当做娱乐新闻来做是现实赋予他们无奈又欢乐的工作格言。有时候,一条求助新闻会因为他们的一次关注而改变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命运。虽然他们不是掌握人间生杀大权的大神,但使命感和正义感却一直都在。除了文字,网络人还做些什么事情呢?让我们听听他们讲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他们人到中年,为了温饱、为了子女能有更好的生活,在城市里苦苦打拼。建筑工、环卫工、保洁员、洗碗工……由于缺少技能、没有文化,他们大多干的是城市里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儿;年龄偏大,就业时他们往往要忍受用工单位不招"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人员的年龄歧视,对工资和工作环  相似文献   

15.
昆明的行道树多是法国格桐 秋天的树叶像得了尿急的病人 给环卫工人搞得很是不爽 “真他妈的不痒不痛。”工人们骂道 最近它们多被连根拔起 像一个帝国王朝被开着拖拉机的现代人推翻 没有任何谈判的条件就被送上了断头台 我经常和它们在城市的人行道上擦肩而过 新执政的行道树全是新面孔 我也没有和他们打招呼 但他们的肤色和我故乡的那些树同名同姓 昆明,这里的冬天不太冷 新闻里播报,大理昭通已被雪占领 我现在寄宿的昆明高原这块高地 敌人已兵临城下,但这里的冬天不太冷 有于坚、雷平阳的诗歌取暖 吸引着包括北半球最北端的红嘴鸥 他们是…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是支撑我国经济30多年来高速发展和城市繁荣的主要力量,然而城市的兴旺发达却少有惠及到他们。虽然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奉献了自己的辛劳和智慧,但他们中的多数至今仍难被城市接纳和认同。在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诸多因素之中,户籍制度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模式,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分。拥有非农户口的城镇居民可享  相似文献   

17.
论劳动关系状况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进城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目前有一亿多农民工在城市谋求生存和发展,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这一进程的生力军。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劳动关系成为其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而目前农民工在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类型等方面面临的劳动关系状况直接制约了他们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的再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布须曼人是南非的少数民族,过着封闭的生活。他们是捕猎高手,能通过观察动物留在地上的痕迹,判断是什么动物及其性別、年龄,是否受伤,是否发情等。由于猎物愈来愈少,他们不能再靠打猎过日子了。于是,布须曼人像被上帝遗弃的孤儿,他们几乎都是文盲,没有工作,只能靠卖鸵鸟蛋挣钱。许多姑娘生了孩子还住在自己父母家,因为她们的男人无法养活她们。南非某科研机构一个叫哈里的年轻人在这里考察时,看到了布须曼人的贫穷生活后,他决心要拯救这些世界上最穷苦的人。在与布须曼人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哈里  相似文献   

19.
誓要衣锦还校一连二十场《大声讲心事全港中学School Tour》圆满结束后,Shine忽然感到若有所失。他们都觉得,唱校园Show是接近学生歌迷的最好方式。今年暑假时,两人也参与了港台办的School tour活动,而自那次后,他们发现Shine多了许多学生歌迷。踏出校门不过一年的Shine异口同声的说,  相似文献   

20.
廖巧玲 《工友》2014,(3):8-10
正有三个看得见的力量正在推动中国新的城镇化进程: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过剩、新一代农民工的城镇化愿望、经济转型的内在压力。这预示着新一轮城镇化的核心聚焦在"人的城镇化"。我国农民工总数超2.6亿,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培厚劳动力资本,无论对农民工还是企业,都是谋求经济长远竞争力,获得种种双赢的最佳手段,而这一过程将发生在未来中国的各个城市;同时,在现代生活观念、文化熏陶下长大的新一代农民工,无论他们出生在城镇还是乡村,都将以城市生活、城市待遇为依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