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文 《湘潮》1988,(10)
1950年10月,株洲党政军民,遵照中央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开展了声势浩大而又扎扎实实的镇反运动。经过一年的斗争,狠狠地打击了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巩固了新生的红色政权,安定了人心。本文介绍的主要是1950年10月至1951年10月株洲第一期镇反的情况。一、株洲反革命组织状况株洲,地处交通要冲,  相似文献   

2.
紧急收缩,纠偏防左 镇反运动于1950年10月发动,12月全面铺开,到1951年三四月形成全国性的高潮,纠正了对待反革命分子“宽大无边”的右倾偏向,广泛地发动群众,依法逮捕和处决了大批反革命分子,取得了很大的成绩。7个月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正确的,也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3.
京都反谍记     
新中国成立后,残存、潜伏着的特务、土匪、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其他反革命分子,并不甘心失败,更加疯狂地进行破坏活动。为此,党中央在1950年3月18日发出了《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指示》。不久,一场轰轰烈烈地镇压反革命分子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这期间,由公安部和北京市公安局联合破获的国民党保密局北平潜伏电台的案子,揭开了这场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我国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是在毛泽东直接指导下开展的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是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尖锐的对敌斗争。《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指出:"镇压反革命运动有力地扫除了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反革命残余势力,基本上肃清了曾经猖獗一时的特务、地下军及会道门等反动组织,  相似文献   

5.
1950年11月13日,重庆市镇反委员会成立,市军管会副主任张霖之、军管会公安部长刘明辉任正副主任。全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1年1月16日。公安机关逮捕了潜藏在大中学校教职员、学生中的原重庆大学训导长、中统特务侯风等特务分子29人。3月23日,重庆市军管会在  相似文献   

6.
1951年,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一大批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祖国和人民犯有罪行的反革命分子相继归案,并得到应有的惩罚。其中,早在中日甲午战争时即已投敌叛国的大连地区最大的汉奸刘雨田和张本政,是此次镇反运动中追溯最为久远的历史反革命。  相似文献   

7.
195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严历镇压反革命分子活动的指示》随即在全国开展了大张旗鼓的镇压反革命运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的一次伟大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捍卫了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纯洁了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安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有力地配合了抗美援朝和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等项任务的顺利进行。以其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由于中华人瓦共和国刚刚诞生不久,我11的党管理国家的经验还不足,并且面临满目疮疾、百废待兴的局面;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正作垂死挣扎,妄图夺回…  相似文献   

8.
论镇压反革命运动王善中1950年至1953年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运动),是建国初期党和毛泽东领导的一场成功的阶级斗争,本文拟对这一运动的起因、过程及其得失,试述如下。一1949年,解放战争已进入全面胜利阶段,4月25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中国...  相似文献   

9.
我国解放初期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以下简称镇反运动)已过去近50年了,福建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在全国这场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历史证明,建国初期这场镇反运动是必要的、及时的、正确的。回顾当年的运动,评价斗争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无疑具有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50年11月19日)兹将北京市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工作情况及今后计划报告如下:一、解放以来,北京市共破获大特务案177件,逮捕特务分子1565名,先后集中管押了特务、反动党团分子及其他反革命分子3913名,登记管制了特务及区分部以上反动党团分子89...  相似文献   

11.
建国初期,我国开展的声势浩大的镇压反革步运动,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同旧社会反动残余势力进行的一场轰轰烈烈的阶级斗争,是一场保卫新生政权、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的政治运动。这一运动,无论对于三年恢复时期的各项工作,还是对后来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及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研究黑龙江地区镇反运动,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从事的“四化”建设伟业,有着重要的意义。黑龙江地区的镇反运动,从1950年10月开始至1952年底基本结束。其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教育,大打…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领导了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使新中国人民政权得以巩固。历史证明,毛泽东当年作出的决策是正确的。新中国人民政权受到严重威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上还暗藏着许多反革命分子。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他们还处于潜伏状态。因此,当时,中国共产党虽然也认识到存在一些反革命分子,但没有引起特别的重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叫嚣要反攻大陆,并且加强了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13.
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一场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在全国展开。但是一些或明或暗的反革命分子不甘心就此灭亡,仍然向新生的人民政权做最后的反扑,  相似文献   

14.
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一场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在全国展开。但是一些或明或暗的反革命分子不甘心就此灭亡,仍然向新生的人民政权做最后的反扑,他们一次次将暗杀的枪口对准新政权的各级干部。1951年3月,毛泽东原秘书、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  相似文献   

15.
黄蓓  邓佳丽 《求实》2006,(Z3):95-97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沿革劳动教养制度创设于1955年8月,1955年下半年,我国在取得全国范围内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重大胜利的基础上,又在机关内部开展了大规模的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运动。195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彻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该指示明确指出:“对这次运动中清查出来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除判处死刑和罪状较轻、坦白彻底或因立功而继续留用的以外,分两种办法处理。一种办法,是判刑后劳动改造。另一种办法,是不够判刑、而政治上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史上,一贯道是组织最严密、流传最广、信徒最多、活动最猖獗、危害最严重的一个反动会道门组织。会道门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产生的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邪教组织。建国之初,全国共有反动会道门300余种,其中一贯道是全国的第一大教门,信徒达1500万人。由于一贯道涉及面广,危害性大,活动猖獗,所以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成为被打击的重点对象。对一贯道等反动会道门的斗争,对于巩固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林兴 《支部生活》2009,(11):54-55
解放初期,按照中共中央镇压反革命活动的部署,云南省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一场镇压反革命运动,粉碎了国民党反动势力妄图以云南作为“最后反共基地”的幻想,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相似文献   

18.
1950~1952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镇压反革命分子的运动,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继大规模的解放战争之后,进一步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保证夺取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的胜利所采取的重大举措。这场斗争的胜利与成功,已为新中国的迅速成长与壮大的历史所证实,并载入史册。就在这场斗争中,河北省万全县曾被毛泽东作为典型亲自批示向全国推广。今天回顾起来,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大张旗鼓地镇压反革命上海解放伊始的肃特请匪和反盗斗争,虽然挖掉了一些国民党反动派埋下的定时炸弹,沉重地打击了敌特机关的破坏活动,但这段时间的斗争,在打击深度和处理上还存在着镇压不足与过于宽大的偏向,对隐蔽较深的潜伏特务还未深入挖掘,对反动党团骨干人员的登记工作还未进行,一些在解放前称霸一方、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恶霸、流氓头子和反动会道门头子也尚未全面受到法律制裁。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十分不满,他们批评人民政府对反革命分子“宽大无边”,有的甚至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共产党讲宽大。”群众强烈要求…  相似文献   

20.
亲历安徽肃反运动回顾历史,一个甲子,犹如昨天。解放初期,由于安徽各行各业、各项工作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留用了旧社会许多专业技术人员。一些反动分子趁机掩盖反动面目,伪装向党靠拢,有的钻进党内和各机关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窃取领导职位,占据要害部门。虽经镇压反革命运动和清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