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就是以科技为先导,提高住宅建设科技进步贡献率,加快住宅技术、材料和部品的更新换代,优化住宅产业结构。根据国办发72号文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合肥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应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批示精神,以提高住宅质量,提供有效供给,优化住宅产业结构为目标,从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加强基础技术、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建立健全产业化的管理制度方面入手,完善各项配套措施,构建全面、完善的住宅产业现代化体系,推进住宅建设技术进步,使住宅建设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2.
各市人民政府、行署,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72号)已翻印发给你们,经省政府同意,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望一并贯彻执行。一、切实提高对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住宅产业现代化是住宅建设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有效手段,事关住宅产业大局,必  相似文献   

3.
国办发〔1999〕72号(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日)  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促进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一)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改善居住区环境和住房的居住功能,合理安排住房空间,力求在较小的空间内创造较高的居住生活舒适度。(二)坚…  相似文献   

4.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有关委、办、厅、局: 为提高城市住宅建设水平和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深入开展市容市貌整治,省政府决定积极参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促进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提出如下意一、指导思想 (一)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改善居住区环境和住房的居住功能,合理安排住房空间,力求在较小的空间内创造较高的居住生活舒适  相似文献   

6.
以住宅产业现代化为契机全面提高合肥住宅建设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合肥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住宅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不断取得丰硕的成果。 22年来,合肥市共拆除旧房屋 332万平方米,在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全市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 1978年的 5 5平方米增加到 1999年的 11.1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 85%,涌现出西园新村、琥珀山庄、梦园小区等一批在国际、国内获奖的精品典范之作。 1998年底,合肥市被批准为安徽省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   住宅产业现代化,就是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已把住宅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宅产业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住宅建设不仅仅是解决住宅问题,它的重要作用已经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息息相关了。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新技术革命给人们旧的...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中国人的住宅什么样?中国住宅建设在21世纪初叶能否实现“质”的转变,跟上和接近国际住宅建设的步伐?“九五”重点科技项目“国家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对此做出了生动的诠释。它构建了中国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总体框架,也为中国住宅产业现代化拉开了序幕。不久前,记者对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叶如棠先生做了一次专访。记者:“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经过5年的建设,一批示范小区相继在当地崭露头角,传为美谈,如广东番禺丽江花园被誉为“丽江版本”,重庆龙湖花园被称之为“龙湖效应”,等等。作为这一项目…  相似文献   

9.
■住宅产业的兴起将诱发几十个产业的上万种产品的兴盛。 ■住宅建设每投入1万元,相关产业可产出1.93万元。  相似文献   

10.
<正>绍政办发〔2015〕51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2014年5月,我市先后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为"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和"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地区"(以下简称"双试点"),成为全国首个建筑产业现代化"双试点"地级市。为切实转变城市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根据《浙江省深化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促  相似文献   

11.
住宅产业在世界各国都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首先体现在住宅投资的规模上。据联合国对70多个国家的调查,各国住宅建设投资约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3—8%。住宅产业的地位还体现在住宅建设投资在固定资产形成总额中所占比例和存量住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武汉市乡镇企业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武汉市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武汉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为9,803.00万元,比1991年增加2,296.31万元,增长30.6%,全年上交国家税金31,294万元,增长了32.2%。占利润总额的61%。目前,乡镇企业已成为区县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它必将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武汉经济发展与全国先进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与特大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很不相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乡镇企业未能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我市的乡镇企业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比较相距甚远。在发展速度上,1992年全国、全省乡镇企业产值比上年分别增长51.5%和35.1%,而我市仅为30.6%;在人均占有量上,按1992年全国3个直辖市和原来13个计划单列市人均占有乡镇企业产值排序,我市为第11位;在经济效益上,1992年  相似文献   

13.
一、“十五”时期武汉市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思路和重点21世纪初,武汉市将进入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为目标的创业时期,而“十五”处于打基础、建框架的重要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大规模推进,将对武汉市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十五”时期,武汉市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思路是:按照把武汉建设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基地的战略要求,从引进和创新两方面着手,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整体实力,实现传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带动整个武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推行住宅产业现代化晓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有限,原材料有限,资金有限,最终解决住房问题必须依赖于提高任宅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八五”期间,我国完成城市住宅建设投资7600亿元,竣工住宅10亿平方米。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整体的研究和开...  相似文献   

15.
简永福 《学习与实践》2000,(9):35-36,59
从2001年起,武汉市将同全国一样进入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新阶段。根据市委罗清泉书记和韩忠学副书记的指示,我们进行了武汉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研究,初步形成了武汉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提出了武汉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预期情景分析。一、构建武汉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依据城市现代化内涵的历史演进。城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拓展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将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分三个步骤达到远期目标:到2020年,武汉市率先在长江中游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武汉城市圈提前3—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尽早形成以武汉市  相似文献   

17.
积极推进住宅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宜春地区住宅建设的几点思考龙树根加快住宅建设进程,促进住宅市场的发展,是今后消费增长的热点,是经济增长的强点。李鹏总理指出:“加快住宅建设,不仅是城镇广大居民的迫切要求,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18.
《人权》200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住宅建设每年以20%的速度发展,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均比以前提高了两倍以上。从1980至2000年,中国城镇新建住宅57亿平方米,农村新建住宅146亿平方米,分别为改革开放前所建住宅总量的9.6倍和2.18倍。大规模的住宅建设使中国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武汉实际,武汉市委十届三次全会勾画了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此,我们借鉴国内外有关现代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参照国内部分城市现代化指标要求,以武汉市2002年各项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武汉市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行了综合测算,并提出了实现思路、途径和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本文将着重阐述现代化的基本含义、武汉市现代化指标体系以及基本实现现代…  相似文献   

20.
2007年4月5日,全国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工作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国残联成立以来第一次将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等几项重要业务综合汇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