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前进论坛》2009,(10):27-28
一、危机给我国带来的经验教训 (一)金融业一定要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紧密配合。如果金融产业脱离了实体经济,必将演变成虚幻经济。当美国本土制造业大量转移国外,使得制造业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机会失去,近期又不能有大量科技创新项目吸纳融资,投资机会缺乏,在有效需求不足与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潘毅刚 《今日浙江》2011,(24):40-40
"稳中求进",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历史总是在螺旋式上升,看似面目相似,本质却不同。早在199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同样提出过"稳中求进"的基调方针。相同的是,两次"稳中求进"的提出都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只是1998年中国遭遇的仅仅是亚洲局部性危机的冲击,诸多领域的未完全开放在国内经济与外部危机之间筑起了一道天然防火墙,那次危机不但没有动摇中国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反而增强了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3.
《时事报告》2010,(10):28-39
二十国集团(G20)多伦多峰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世界各国要审慎稳妥把握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节奏、力度,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即将"利多出尽",世界各国不久会面对后遗症的"利空",退出策略的选择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核心战略所在。在这个后危机时代的重要转折点上,"退出之路"不仅关系各国的经济成败,也将重新定位他们的政治地位。本刊特邀课题组七位专家就此解读。  相似文献   

4.
李布 《群众》2017,(16):42-43
江苏作为我国制造业大省,实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面临一些潜在危机。7月28日,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在南京举办主题研讨会,邀请国家智库、省内外专家学者共同问道江苏实体经济,谋划未来发展。现将研讨会专家观点摘编如下,供读者学习参考。江苏制造业应瞄准世界前沿江苏应发挥制造业优势,抢抓发展战略机遇,振兴实体经济。一是实施以创新为驱动的产业政策,努力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引领区,若干个产业成为全球产业创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和原创技术的重要策源地。二是实施产业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5.
伍木 《今日浙江》2009,(19):38-39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制造"在国内市场独树一帜,在国际市场节节进军。然而,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实行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刺激方案,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设置了重重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6.
赵静 《政策》2012,(9):68-6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部分国家对如何发展实体经济进行了深入思考,如美国的"再工业化"和德国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就是很好的例证。去年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牢牢地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可以说,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大部分国家加快经济复...  相似文献   

7.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稳定器",只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实力,才能增强一个国家抗击经济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虞晓梅 《群众》2013,(3):I0060-I0061
在欧债危机阴霾下,诸多南欧重债国家经济难现增长动力。相比之下,德国经济却依旧活跃,形势趋好。德国何以能在此次危机中独善其身,一枝独秀?原因当然有许多方面,发达的实体经济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呈现出了脱实向虚的长期发展趋势。2008年的次贷危机和当前的欧美债务危机。根子都在实体经济萎缩、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世界经济脱实向虚、虚盛实衰,会对经济健康良性发展造成诸多危害。  相似文献   

10.
叶慧 《今日浙江》2020,(6):28-29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重大制造业项目的支撑。近年来,长兴加快突破制约发展的“天花板”,把引进先进制造业项目作为领跑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全力抓项目、扩投资、兴实体,跑出制造业发展“加速度”。  相似文献   

11.
德国经济为何出众?原因很多。在关国实行实体经济外移、重点靠其金融业赚钱的年头。德国人不为所动,依然重视制造业,重视实体经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努力调整劳资关系,从而使产品的成本保持在合理的、有竞争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欧债危机下的欧洲各国经济哀鸿遍野,唯有德国一家成为欧元区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针",成为欧元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究其根本,除了成熟完善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严格到位的金融监管外,强势稳定的制造业成为德国抵御危机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志忠 《群众》2012,(10):69-71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兴起,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的实体经济迎来新一轮大发展。●面对美国制造“再工业化”的重振雄风,面对德国制造业的依然强势,中国制造业在新一轮竞争中要体现自身的特色和竞争优势,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相似文献   

14.
3月5日上午,备受瞩目的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宣示,中国将向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起攻坚。这一被视为本世纪至关重要的历史性决定,将深远影响中国的发展方向。当前,后金融危机时期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发展困惑,去年明显进入了危机多发期,经济、社会问题的叠加,令很多国家和地区在财政赤字和经济衰退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同时,国际格局变动中的大国关系也更趋复杂。如何突破世界性的困局,是国际社会普遍的关注。因此,中国作为新晋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的年度政治盛会——"两会"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观察焦点。2011年,对于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交汇点。这不仅仅是过去的"十一五"五个年头与未来"十二五"的五年相交接的时间概念,更是中国在新世纪前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的中点。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危机引起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动荡,"500年西方霸权动摇"成了热门话题。笔者以为,西方霸权动摇早已出现,并非始于今日,但"动摇"并不意味着会很快"倒塌"或"终结"。从"动摇"到"终结",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今年夏日热得一如既往,但中国经济似乎少了些"热度"。这里面有"速度情结"降温的理性,也有欧债危机等冲击的因素。而稳增长成为重要任务。在这个"冷风"吹向全球经济的夏日,6月28-30日举办的陆家嘴金融论坛,尤具吸引全球金融界目光的热度:金融业如何通过改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来自世界各地800多名政界、业界、学界精英,围绕"金融治理改革与实体经济"各施所长,热议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上海市市长韩正担任本次论坛的轮值主席。  相似文献   

17.
过去20多年,制造业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创造了财政收入的一半,并吸收了近1/3的城市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制造业也是中国商品出口的主体。但中国制造业主要是贴牌生产,赚取加工费,在出口贸易中有一半左右属于加工贸易。因此,有专家认为中国制造业如果不加快产业升级将有沦为世界蓝领的危险。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可能沦为世界蓝领的原因,在分析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制造业避免沦为世界蓝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尚鸣 《观察与思考》2008,(20):48-49
不久前在天津举行的200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将"风险和危机"与"下一轮增长"的主题巧妙地糅合在了一起。当今的世界正笼罩在美国金融危机甚至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之下,华尔街一片狼藉,世界经济寒意阵阵。此时此刻,达沃斯把数以千计的贵宾请到天津探讨"增长",一道道丰美的思想大餐让人们领悟到了达沃斯长盛不衰的原因和魅力之所在——正视风险、应对风险,并敢于在恶风恶险中寻找一次次“下一轮的增长浪潮”。而“中国因素”更成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坚实信心。  相似文献   

19.
章玉贵 《当代广西》2012,(19):51-51
"十二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特别值得中国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巩固比较优势的前提下锻造经济的竞争优势。为此,中国既要注意保持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既有份额的相对稳定,更应以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引领经济结构向高端产业和服务业倾斜。力争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本的提升构筑"高低搭配"的经济布局。  相似文献   

20.
祝木伟 《群众》2023,(12):49-50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振兴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实体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技能人才,离不开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江苏是我国制造业大省,同时也是全国职业教育的“高原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