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积极稳妥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范量刑活动,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是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的重要内容。颁布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正是最高院落实这一改革的重大举措。其对于改变现行刑罚制度的粗放,提升法官量刑的科学和精细及确保量刑的公平公正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部署,从2009年6月1日起,以这两个规范性文件为样本在全国法院开展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本期特别策划,编辑部特别邀请了最高法院的相关起草人对这两个文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解读,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规范量刑活动,实现量刑公开与公正,继《人民法院"二五"改革纲要》中提出"健全和完善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之后,《人民法院"三五"改  相似文献   

3.
规范裁量权,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简称量刑规范化改革)是中央确定的重要司法改革项目,也是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刑事审判改革的焦点热点问题。经过多年调研论证和试点,最高人民法院于今年9月出台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周丽 《法制与社会》2012,(32):289-290
2010年10月1日,《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两高三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正式实施,从实体法上对审判机关适用实体法进行指导,实现量刑规范的实体正义。2012年3月修改的新刑诉法把量刑控辩程序纳入审判程序,明确规定了"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辩论",使量刑规范实现了实体与程序的双重正义。量刑证据与定罪证据同样要求经过法庭调查和辩论才可使用的规定,从立法层面上对公诉量刑建议工作提出了要求,强调了公诉工作定罪与量刑方面的双重职责,这就要求公诉机关审查办理案件过程中摒弃以往工作中重定罪轻量刑的观念,既要重视定罪证据,又要重视量刑证据;同时也强调了辩护方对量刑证据的调取、答辩职责。显然,充分有效的量刑证据支持对开展量刑控辩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本文在量刑控辩程序的立法意义之下,指出在目前的控辩程序环节中,控辩双方在收集、运用量刑证据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策,以期对量刑证据工作改革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受“重定罪、轻量刑”、“重实体、轻程序”等传统刑事司法观念的影响,审判法官在庭审过程中对定罪问题较为重视,定罪要经过严格的审理程序并在控辩各方的参与下进行,而量刑问题则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往往是由法官或合议庭在办公室或合议室进行“后台处理”,由此导致量刑结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在“二五改革纲要”中提出要“健全和完善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以此为契机,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民法院开始对量刑程序问题进行探索,并出台了量刑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6.
量刑规范化改革是近几年来刑事审判工作的重点。我国刑法理论界对量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审判实践中进行了较为有益的改革和探索。目前已在全国法院开展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支撑此项改革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两个文件。律师作为刑事案件不可缺少的角色,要积极应对改革的新挑战,要全面领会最高法院两个试行文件精神和内容,总结整理刑法中涉及量刑情节的主要内容,细化所办案件的量刑内容,在量刑辩护过程中要针对量刑情节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出具量刑建议书,积极参加听证程序、诉辩协商程序,履行释法责任,为量刑实体规范和量刑程序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量刑建议制度是检察机关在公诉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的有关情况,就被告人所应判处的刑罚向审判机关提出具体请求的一种制度。2009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前者从实体上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刑法中的许多富有弹性的量刑情节.后者则从程序上确立法庭审理过程中定罪和量刑两个环节的相对分立,  相似文献   

8.
鲁敏 《法制与社会》2013,(35):257-258
通过对现行《刑法》和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和《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考察,可以发现后者对前者在立法上的巨大推进,对量刑均衡和规范化作出了贡献,但其也存在若干缺陷,就具体罪名和刑事诉讼程序(如简易程序)而言,《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和《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也表现出了对具体情节的诸多遗漏,即使在定性问题上也有含混之处。本文针对量刑的一些规范化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希望能够补充和丰富中国学界和实务界对量刑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量刑规范化改革是重要的司法改革项目,是刑事审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部署,从2009年6月1日起,在全国法院开展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对《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量刑指导意见》)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两个文件进行试点。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量刑指导意见》有关内容,本文结合在起草《量刑指导意见》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读者一起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量刑规范化问题研究——以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刑规范化改革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司法改革项目,也是人民法院"三五改革纲要"的重要内容。量刑规范化问题的研究,对于规范司法行为,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法院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都具有重大意义。量刑规范化就是要进一步规范法官审理刑事案件的刑罚裁量权,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增强量刑的公开性与透明度,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更好地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1.
规范裁量权,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简称量刑规范化改革)是中央确定的重要司法改革项目,也是《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刑事司法改革的焦点问题。自2010年10月1日起,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两高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在全国范围内试行,量刑规范化改革由部分法院试点正式走向全面推广适用的阶段。在此项改革全面试行将满一周年之际,本期特别策划量刑规范化改革研究专题,深度关注量刑规范化改革动态,以期有力促进改革成果的正确理解和有效实施,从而充分发挥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刊服务审判、指导实践的作用。基于此,本刊特邀最高人民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项目组成员、刑三庭陈学勇审判长和项目组成员、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李玉萍研究员撰写专门文章,围绕量刑规范化改革所涉实体和程序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澄清模糊认识,明确改革思路,促进量刑公正。现呈上陈学勇审判长撰写的量刑方法的理解与适用、李玉萍研究员撰写的量刑程序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以及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李生龙副院长等同志撰写的规范量刑自由裁量权的基本方式等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和《量刑程序意见》于2010年10月1日起在全国法院试行。在量刑规范化改革全面试行之际,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开始。为使此后的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效推进,有必要对可能影响改革进程的几个误区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余海燕  唐娟 《法制与社会》2010,(11):114-116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在2009年3月25日发布的《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中指出:“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职权运行机制。”《纲要》对刑事审判制度提出了新要求:规范法官自由载量权,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研究制定Ⅸ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切实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法官的能动作用是保证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在强化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我国法官自由栽量权的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确立法官客观公正的形象与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为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保障量刑公正,我国制定了量刑指导意见、量刑程序指导意见,通过统一细化常见犯罪的法定刑幅度、量化常见量刑情节、统一量刑方法,从实体、程序和量刑技术等层面保障量刑的公正。上述保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量刑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但同时也凸显了在保障公正量刑方面观念上存在认识误区、制度设计方面存在偏差和缺失。我国应从观念、量刑制度和量刑技术等几个层面着手完善公正量刑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量刑公正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央司法改革项目中明确将量刑规范化改革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实现量刑过程的公正和量刑结果的公正.规范法官裁量权.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权,保障被告人的参与权成为重要的课题。本专题从理论探析到样本实证分析,从量刑建议的完善到量刑辩论改革.从实体问题分析到程序完善等多个视角进行探讨,旨在探寻进一步完善量刑规划化理论,统一量刑标准,规范量刑程序,保障量刑公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杨欣 《天津检察》2010,(2):58-59
刑事司法审判中量刑的轻重不仅直接关系被告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能否真正落实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关系到刑法适用的统一。近年来,刑事审判的量刑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法官在量刑方面自由裁量权逐步被规范。2009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对人民法院的量刑行为和程序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审判》2010,(11):12-17
经过长期的理论研讨和工作试点,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执行《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两高三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两个文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说明,这次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规范司法行为,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促进公正廉洁司法,提高法院的公信力和权威。  相似文献   

18.
胡慧慧 《法制与社会》2012,(17):116+118
2010年两高三部发布了《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同时最高法颁布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量刑规范化进行改革的呼声在经历了多年理论研究以及试点探索之后正式在全国施行。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内蒙古伊旗人民法院着眼于建立和完善公正高效审判运行机制,按照上级法院的部署要求,突出量刑程序公开,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工作,有效地规范了法官自由裁量权,刑事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0.
肖波 《中国律师》2010,(11):45-46
2010年10月起,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在全国法院系统全面铺开,《人民法院量刑意见(试行)》与“两高三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自10月1日起正式试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细致的实体规范和可操作的量刑程序,法官对刑罚的自由裁量权比较宽泛,得不到有效的规范和引导。量刑程序中被告人律师辩护率普遍偏低,使得量刑中的控辩失衡已经成为制约量刑规范化改革正常进行和刑事司法深入开展的瓶颈问题。保障被告人的律师辩护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