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雨 《江淮法治》2009,(19):56-56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在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指出要“坚持人民法院的人民性”,特别强调要“切实增强对人民法院人民性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真正从指导思想到司法实践完全体现人民法院的人民性”。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对于切实加强和改进人民司法工作,全面提高司法社会公信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实现人民法院工作新的跨越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审判》2010,(1):62-62
王胜俊院长强调,人民性是人民法院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这一性质要求人民法院的司法工作在任何时候和情况下都必须始终追随、贴近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梁群 《中国审判》2010,(1):44-45
人民性是人民法院的核心价值,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强调,偏离司法的人民性,司法工作就会陷入困境和险途。“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坚持司法人民性,即努力维护民众权益、真正尊重民众意愿、切实方便民众参与。了解民众司法需求,倾听民意、尊重民意并以此改进法院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求,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把司法权的属性概括为:"源于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受人民监督。"人民法院的本质属性就是人民性,这种属性决定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只能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相似文献   

5.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09,(12):F0002-F0002
本刊讯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来访接待室和申诉立案大厅新址正式启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出席启用仪式并讲话。王胜俊强调,要坚持和体现人民法院的人民性,把立案接待场所建设成为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为民司法之窗”;健全制度,科学管理,规范运作,把立案信访场所建设成为“文明司法之窗”;齐抓共管,标本兼治,多措并举,把立案信访场所建设成为“和谐司法之窗”。  相似文献   

6.
陈坚 《中国审判》2009,(10):6-6
坚持公平公正,落实司法为民,是坚持人民法院人民性的根本要求,因为人民性是人民法院的本质属性。从当前的审判实践来看,绝大多数的法官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了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严格执法,公平公正、廉洁高效、忠于职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审判》2009,(10):4-5
9月1日,全国中级、基层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轮训正式启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首期轮训班开班典礼上作了重要讲话。王胜俊院长指出,坚持“三个至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人民法院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的重要制度成果;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线;大力推进司法改革,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立场和态度;“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既是司法理念问题,也是司法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9年2月11日,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王胜俊在会议上强调,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定要立足于人民司法事业兴衰成败、立足于提高司法公信力、立足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充分认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相似文献   

9.
2011年6月1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到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视察、座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应勇、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王少南等领导陪同。王胜俊院长对松江法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言论广角     
《中国司法》2012,(7):4-5
王胜俊: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应明确四个基本观点法院文化与其他行业文化相比,体现的是广大法官共同的价值追求、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行为习惯、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体现的是人民法院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日益完备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不断得到改善的司法环境和条件,具有政治性、法律性、人民性、开放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当前,最高人民法院部署的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正在全国各级人民法院蓬勃展开,《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以下简称三五改革纲要)也刚进入贯彻落实阶段。正如王胜俊院长在全国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不仅是一项学习教育活动,更是一项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狠抓措施落实、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工作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把深化制度建设与落实三五改革纲要、推进队伍管理改革结合起来。王胜俊院长关于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与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关系的论述,对于开展好这两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0年5月5日,由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光明日报社、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报社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人民法院能动司法论坛”在江苏省盐城市举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致信祝贺,要求把握司法规律、坚持能动司法,努力推动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为使读者对能动司法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本刊特对全国四级法院的实践以及理论探索作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审判》2010,(3):F0002-F0002,1
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来到人民法院出版社考察工作,看望慰问了出版社的干部职工。在听取了人民法院出版社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后,王胜俊强调,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及人民法院的工作大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和舆论导向,加强管理,开拓创新,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服务。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景汉朝陪同考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人民法院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越来越重要。为全面加强法院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职能作用,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7月28日至29日在黑龙江省召开了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王胜俊院长亲临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分析了新时期加强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明31日,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视察常州法院工作时,对常州法院以“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为平台,打造“便利、有效、低成本”司法救济渠道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常州法院找到了“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与常州法院实际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抓住了司法人民性的核心内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0,(1):F0002-F0002,1
本刊讯2009年12月22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隆重仪式为45位经过严格评审脱颖而出的“全国审判业务专家”颁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出席并讲话。王胜俊强调,人才队伍建设关系着人民法院司法事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17.
法院新闻     
松江法院王胜俊院长一行到沪视察2011年6月1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到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视察、座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应勇、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王少南等领导陪同。王胜俊院长对松江法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如何正确  相似文献   

18.
自9月1日全国中级、基层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功轮训正式启动以来,目前已开展了5期轮训。参与轮训学习的中基层法院的院长们围绕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讨论。这些院长们普遍认为,王胜俊院长《关于对人民法院司法理念几个问题的认识》等重要讲话,使自己认清了形势,丰富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对人民法院“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前进”的问题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为做好中基层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更加坚定了大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11月12日在党组扩大会议上表示,将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确保公正廉洁司法.王胜俊认为目前极少数人民法院领导干部存在滥用职权、收受贿赂、徇私舞弊、腐化堕落的现象,已经"严重损害了人民法院和法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法律权威性和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茅仲华 《中国审判》2011,(12):90-91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能动司法要求人民法院把各项工作自觉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