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作家袁仁琮十年来连续出版了六部长篇小说:1998年,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历史小说《王阳明》,1999年,贵州民族出版社和台海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拿到老朋友袁仁琮教授的长篇历史小说《庄周》(四川巴蜀书社2011年10月出版)快有一年了,最近才有时间细细阅读。不想刚一翻阅便被吸引住了,爱不释手地从头至尾地看了下去,并接着阅读他的理论著述《庄周今读》。这是艺术和理论互相搭配以资印证的相互关联的两部著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王阳明、刘宗周、黄宗羲三人本体工夫学说的学理解读,本文指出:王阳明“合本体工夫而一”之说,涵有两大思维向度,即“一悟本体即是工夫”和“由工夫见本体”。刘宗周、黄宗羲师徒二人承续了“由工夫见本体”的工夫路向,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1,(18):21-21
日前。省委办公厅读书会、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读书会联合开展“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重读《传习录》”“溪山论道”读书会主题活动。活动中。与会者重温了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探讨了“知行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当代党员》2010,(12):19-19
一、最近召开的市委三届八次全会。回顾总结了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研究编制“十二五”规划,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本期在“特别报道”中刊登了《薄熙来:把咱重庆建得更美好让百姓的生活更幸福》、《黄奇帆解读重庆“十二五”主要任务》、《重庆“十一五”十大亮点》等文章,  相似文献   

6.
正据《明史·王守仁传》与《王阳明全集》记载,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其二十八岁中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创立了“知行合一”“致良知”“亲民”的理论学说。其三十四世祖王羲之及历代先人皆为饱读诗书  相似文献   

7.
1506-1508年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播下了阳明文化的种子。今天的修文以不懈开拓的勇气举办三届国际阳明文化节,打造“王学圣地”品牌, 赢得世界各地的目光。阳明文化成为贵州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修文县先后举办了四届王阳明学术研讨会和三届阳明文化节,赢得了国际儒联,国外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在此期间,学术界推出了《王阳明谪黔遗迹》、《王学之思》、《阳明先生》、《王学圣地》等一  相似文献   

8.
缪再强 《学习月刊》2009,(16):26-26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学者称阳明先生,有《阳明全书》三十八卷传世。在整个明代学术中.以王阳明“致良知”为主旨的心学影响最巨。笔者以为,阳明心学之影响,可以从心即理,致良知,倡道德这几个方面进行窥探。  相似文献   

9.
杨帆 《前线》2013,(1):90-91
“良知者,心之本体。”“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相似文献   

10.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07,(14):49-49
夕阳古道。百代过客来去匆匆。王阳明来时心境沉郁。去时心情舒畅。踌躇满志的云贵总督鄂尔泰至此,大书“黔南第一胜景”。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到云南赴任,题了一首诗,题目就叫《飞云崖》。  相似文献   

11.
《先锋》2023,(1):31-33
<正>2023年1月3日,“解读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市委财经办主任王喜梅,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王凯,成都市发改委总经济师陈健,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推进办专职副主任李玉萍就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了的《2023年全市经济工作要点》《成都市关于加快推进“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建设的若干支持政策措施》《成都市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等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共雅安市委的领导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的精心指导下,雅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市档案局联合编写,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魏宏同志作序,凝聚雅安全市党史工作者心血的《中国共产党雅安历史大事记》一书,已由四川巴蜀书社出版发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党中央及省委、市委都非常注重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党史是“活生生的教科书”,胡锦涛同志和中央书记处在对历年全国党史工作指示中都强调,要把编写好全国和各地的党史书籍作为各级党史部门的重大工程抓紧抓好。《中国共产党雅安历史大事记》…  相似文献   

13.
《学习导报》2013,(19):63-63
《解读中国梦》 石国亮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内容简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执政新风,“中国梦”成为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价值追求。《解读中国梦》全面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在各个场合的讲话精神,对”中国梦”的深刻含义及其实现路径进行了认真解读。  相似文献   

14.
朱熹解《论语》中的“君子”“小人”较多地讲“以位言”,尤其是将“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中的“小人”解为“识量之浅狭”者而非无德之人。但是,对于“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朱熹仍以“以德言”加以解读,把“小人儒”解为以儒学之名欺人的无德小人;与此不同,陆九渊并不以君子小人的对立进行解读,而是把“小人儒”解为与“硁硁然小人哉”中的“小人”一样,是“学不至道”,而非无德之人。尤其是,陆九渊的解读为后来阳明学派所推崇,为清中期之后的《论语》解读所接受,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5.
姚远 《当代贵州》2014,(21):62-63
王阳明以心学传世,被评价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贤人"。阳明心学中包含哪些经世致用的道理?《传习录》中留下了怎样的管理智慧?管理者如何修炼心学?本期阳明茶座特邀著名国学学者刘伟见教授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10,(11):49-49
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本期在“特别报道·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专栏刊登了《十七届五中全会十大关键词解读》、《专家解析“十二五”》等文章,在“当代论坛”刊登了评论《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头等政治任务,参考本刊这些文章,认真组织党员群众学习讨论。  相似文献   

17.
2009年第8期的“主题阅读”栏目中《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系列文章,别开生面,分十个题目,选取思想要点、观点精华和专家解读,以通俗的表达方式完美展现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文章观点鲜明,不失为学习实践的生动教材,贴近群众的成功理论之作。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属于中国也属于贵州。王阳明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人们公认的。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在《王阳明法书集》的序言中写道:“倘若把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的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阳明(守仁)的名字。由于他的哲学思想高超、警策、简明,又由于他的人生经历曲折、奇特、宏富,他在中国文化领域的知名度是其他许多哲学家所无法比拟的。”长期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学,发展到宋明理学阶段,叠起一座高峰,比之汉唐经学在理论思辨方面达到了一个更高水平。对于宋明以来“正统”的程朱理学,王阳明思想无疑是一种反叛,具有强烈…  相似文献   

19.
在明中叶哲学派别上,廖纪基本上属于王阳明的实心实学流派。在哲学理念特别是心性学说上,廖纪同王阳明甚为相近,是明中叶实心实学流派中的重要成员。在经典文本上,廖纪与王阳明都是高举《礼记》中的《大学古本》批评程朱的《大学今本》,高举《中庸古本》批评程朱的《中庸今本》。在性学上,廖纪与王阳明都主张性一元论,极力批评程朱学派的性二元论。在心学上,廖纪与王阳明都从"体用合一"的"实心"论高度继承与补充了程朱学派的"心论。"在经世实学上,廖纪和王阳明一样,也大力提倡"爱君之诚,忧国之心"的"明德亲民"论。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王夫之依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论语》“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并且认为当时重要的朱子学者吕留良的解读是主见成说,与朱熹《集注》相违背,因而提出批评。然而事实上,吕留良同样是依据朱熹《集注》进行解读,特别强调平时的居敬涵养、慎独省察,讲的是“平生本领”,与王夫之强调“在此三者上用工夫”相一致,以致于他的朱子学研究,后来仍得到王夫之的肯定,从而表明他们在朱子学研究上并无根本的差别,且具有共同的旨趣,而有助于明末清初朱子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