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只有十余万人的景颇族是一个比较小的民族。然而。这个民族中却有200多人参加文学创作,并在全国和省、州文学刊物发表和出版作品1000多篇(部)。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创作异常活跃,他们的优秀作品多次在各级文学评奖中获奖,有的还被译成英、日等文字,介绍到国外。景颇族已经形成一个自己的作家群,活跃在中国文坛上。 在最近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评奖中,玛波用景颇文创作的长篇小说《诺仁》获得优秀作品奖。这是玛波的第二部获奖作品。1981年,她用汉文  相似文献   

2.
凌河 《党政论坛》2009,(6):33-33
中国人的“出去”,总要“回来”的。虽然古诗中有豪壮之言,曰“何必马革裹尸还”,然而“叶落归根”,却也堪称人之常情。有成就的人“回来”,叫做“衣锦还乡”,芸芸众生们,则称为“常回家看看”。难怪这一首歌,可以风靡南北。  相似文献   

3.
小品和大师     
赵丽宏 《民主》2024,(2):42-45
<正>在中国古代文人中,苏东坡属于多才多艺多情趣的一位。他留下了很多传世的诗词和文章,还有书画。可惜纸张和丝绢都无法遗存千年,我们能看到的他的书画寥寥可数。在中秋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想起苏东坡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吟咏赤壁的诗词和文章也是家喻户晓。一个文人,能留下千古不朽的文字,实在不容易。现在正活跃在文坛上的人,一千年后有几个人还会被人记得呢?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诗词之眼,是诗词精髓所在、神韵所属,有着独有的特征。意境有四个特征,即寄生性、模糊性、延展性、不可计量性。转译法是翻译中常用的一种变通手段,是突破原文词、句格局,化阻滞通行文的重要方法,对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的意境"克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前言 古诗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解读思想情感是阅读诗词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  相似文献   

6.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殊,它凝聚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倍受人们的喜爱.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爱美的情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让人不由黯然心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让人不觉蓦然心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让人不禁为之惊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让人着实无限感动,这就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倾听庐山     
去庐山,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首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庐山的诗词不计其数,怎么偏偏就想到这首来呢?这首诗流传得比  相似文献   

8.
儒释道是中国三大传统文化体系,形成的是一个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精神结构。这个精神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给自足。中国人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但是中国人无论如何都能找到一个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曾左右过现代中国命运的历史巨人,毛泽东的一生当如何评论,这始终是中国人关注的话题。虽然对此已有从上而下业已成文的历史决议,但是普通百姓的评说却更多依据的是他们个人的经历、情感和理智。百姓对于毛泽东的公开评论,最早始于文革后期。当人们逐渐从狂热中清醒过来,用自  相似文献   

10.
张丽华 《侨园》2013,(10):51-51
<正>鲁迅和梁实秋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文化名人。只是,这两个人却代表着中国文化两个截然不同的层次和境界。鲁迅是中国文化史上锋芒毕露的人物,他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社会和人性最疼痛最真实的地方,这是人们喜爱、佩服鲁迅的所在。梁实秋则是当时的散文作家,他的目光所及,多是对柴米油盐酱醋茶充人了小资情调的感悟,深得许多时尚男女的青睐。人生态度和生活立场的不同,使鲁迅和梁实秋之间并不和睦,他们有过非常激烈的论战。当年,梁实秋从美国回来后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卢梭论女子教育》的文章,把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得一无是处。鲁迅对梁实秋的观点深  相似文献   

11.
张杰 《各界》2009,18(11)
中华古诗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名篇佳作,美不胜收.其间包含着丰富的美的素养,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由感知美入手,到欣赏美、热爱美,最后创造美,是古诗教学的目的之一.同时它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古诗美的领域就是一个辉煌的殿堂,帮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是培养学生古代文化素养的目的所在.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体会到最广博、最丰厚的诗歌韵味并铭记在心,让诗歌这块在学生心中渐渐荒芜的田地重新燃起生机,我在教学中通过自己的文学积淀和审美体验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接触美,发现美,从而欣赏美和领悟美.  相似文献   

12.
郭昱  金林 《民主》2010,(5):13-15
刚刚开馆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重要工程,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文字博物馆从提案到竣工,牵动了成千上万人的心。在古都安阳,就有这么一拨民进会员,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力量,不为名利,不为索取.为了这座民族工程、历史工程、国家工程、文化工程的早日建成,洒下了无尽的汗水.映衬着他们忙碌的身影。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诗词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丁酉新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近现代经典诗词……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  相似文献   

14.
多穷  裘立华 《侨园》2001,(2):29-30
刀,闪着幽幽的青光。刚跨入新世纪整整满百岁的珞巴族老人东娘,用虬筋密布的手轻轻抚摩着陪伴了他一生的珞巴宝刀,右手大拇指上曾无数次拉动弓弦的“嘎日布日”(牛角扳指)摩擦着饮过无数鲜血的刀刃,发出一阵惺惺相惜的泠泠清响。在这位珞巴族部落首领周围,十几个他的曾孙托着腮帮子静静地听着,虽然曾祖父的故事他们都已耳熟能详,但当东娘再一次回忆往事时,他们仍被深深地吸引了。东娘属于珞巴族博嘎尔部落玉荣氏族。珞巴这一族称,来源于藏族对居住在西藏高原广大珞瑜地区人的习惯称呼,意为南方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珞巴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东娘所在南伊沟是中国西藏两  相似文献   

15.
陈小梅 《学理论》2009,(11):178-178
中国的文艺学理论,尤其是诗词理论,强调的是“意象”和“意境”,而忽视了“个性”与“典型”理论。所以,对古典诗词的赏析也会忽略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我们试图在教学中挖掘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促进古典诗词的教学,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多次引用毛泽东诗词,贴切顺畅,生动形象,增强了讲话和文章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哲理性,升华了诗词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迪。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表达青年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鸿鹄之志  相似文献   

17.
郑永年 《党政论坛》2008,(18):59-59
中国和西方世界围绕着奥运会的种种冲突,表明中国的国际关系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拐点。很多中国人开始从这次冲突中认识一个真实的外在世界。他们从对西方的幻想中醒悟过来。同时,对西方来说,他们也面临一个真实的中国。很多西方人也曾经幻想改革和开放政策能够促成中国成为一个类似西方那样的国家。但现在他们也意识到中国是不能被轻易改变的。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9)
马克思之前的西方思想家们在考察历史时,大多是从思想、观念、概念出发的,他们做了大量努力却最终没能揭示历史的秘密所在。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探究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最终他从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出发,建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秘密,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毛梦溪 《民主》2023,(3):47-48
<正>翻看着祁阳市大忠桥镇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厚厚的一本申请材料,翻看着黄花诗词协会主办的《黄花诗词》,早已麻木的心又起了涟漪。作为一个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解情结的人,我一方面想表达对家乡领导和黄花诗词协会同仁的一份钦佩与感恩,另一方面也很想借机说几句心里实在想说的话。从来没有人否认,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灿烂,也是四大文明中唯一仅存的人类瑰宝,但是眼下我们的传统文化所遭遇的境况,令人啼笑皆非、尴尬万分。  相似文献   

20.
娄岩 《侨园》2011,(5):34-35
在北美生活十多年,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在北美的外国移民中,服务行业是最能体现他们本国文化、融入社会和赖以生存的领域。比如在北美,印度人开出租的居多,一张张黧黑的脸上总是略带疲惫的样子。韩国人开的洗衣店可谓比比皆是,在我们这个街区,方圆不足5里就有27家之多,虽也存在竞争,却能相安无事,保持一团和气。而中国人最具有象征意义的龙头企业就是饭馆、汽车修理行和电脑公司(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