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丹  杨晓猛 《理论前沿》2009,(16):45-47
东北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应是:(一)整合装备制造业产业资源,实现产业高端发展。(二)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基础,促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三)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建立政府工作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从珠海发展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劣势。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及大型船舶制造业,发展航空产业,游艇产业,优化、提升电气机械优势传统产业等方面,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赋予珠海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发展航空产业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培育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做强做大重工业型(含军民结合型)的产业集群,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好产业集群的布局规划工作,创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  相似文献   

4.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鞍山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就是高端引领。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鞍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五项工程",将鞍山打造成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选择。本篇调查报告深刻阐述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引领和带动鞍山传统装备制造业改造升级的重大作用;探讨了鞍山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势领域和产品;分析了鞍山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差距与不足;提出了鞍山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从产业组织创新角度来看,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国际市场价值掌控力、国内市场资源集聚力、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力和各方发展要素整合力等。因此,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必须全面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抢占世界装备制造业的价值高端;全面调整产业间合理布局,发展培育好装备制造业特色集群;全面推动企业间创新重组,打造一大批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全面整合组织间协调联动,形成提升装备制造竞争发展合力。  相似文献   

6.
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是天水抢抓一系列历史性区域政策机遇的有效契合点,是提高天水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天水从落后走向后发的希望所在。发展壮大天水装备制造业,要以做强做大骨干企业培育产业龙头,以技术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以深化企业改革重振传统优势企业,以民营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增加产业新生力量,以集群化形成产业发展的整体优势,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的装备制造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发生产业转移,在这种背景下,辽宁省要抓住机遇,积极承接国际上的产业转移,发展装备制造业。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曾经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相对缓慢,在全国的位次后移,因此振兴装备制造业成为辽宁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任务。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必须首先明确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竞争力强弱,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才能为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提供依据,因而关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金融危机中的辽宁装备制造业,应采取7个方面的对策:在产业和产品选择上,要扬长避短、市场聚焦;在企业发展和培育上,要重点强化企业的自生能力;在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结构调整上,要国有民营并举,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在装备制造业发展环节上,要提高制造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装备制造业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上,要积极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在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上,要重点抓好科技、实用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在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管理上,要切实抓好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大力发展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实现产业化的关键。从世界制造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都是制造业发展迅速的国家,而欠发达的国家都是制造业不发达,结构升级困难的国家。本文从装备制造业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中的作用出发,分别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问题、技术创新以及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的角度阐述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装备制造业历来就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加快核心技术研发、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开发了一大批优势产品和关键技术,基本形成了以工程机械、电力设备、飞机制造和重型汽车等行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体系,使关中成为我国四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如今,关中要在陕西的经济活动中率先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当之无愧的核心产业。因此,从战略发展的角度研究关中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劣势及其机遇与挑战,明确其战略发展思路,对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根基,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石油装备制造业作为服务于国家能源产业的特殊装备制造业,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石油装备制造业务应全力破解经营困局,有效满足油气主业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相似文献   

12.
装备制造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从我省的经济基础出发,振兴我省的经济,要从振兴装备制造业做起。应充分认识我省作为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优势和劣势及在全国六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中的位置,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良好契机,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振兴龙江经济。  相似文献   

13.
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把握三大支点:一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二是以振兴制造业提升工业化,加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突出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三是以科技创新促进工业化,大力实施源头创新战略、应用创新战略和高端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制造业是实现经济振兴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 ,抓住了制造业 ,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就抓住了发展的关键。发达国家始终把制造业作为立国强国之本。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及产业发展走势如何 ,研究建设新型制造业基地 ,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模式对于推进新型制造业基地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辽宁曾被誉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装备部”,辽宁的装备制造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国民经济长期发展中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振兴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任务。要振兴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必须首先明确辽宁装备制造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才能抓住发展机遇,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本文针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天水市装备制造业经过近年来卓有成效的改革改制,呈现出快速、活跃的发展态势。然而,发展中仍存在企业规模小、产业关联度低、研发能力薄弱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天水市装备制造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4):F0002-F0002
陶良虎(1962-),男,安徽枞阳人,教授、经济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湖北省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社会信用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产业组织与企业竞争以及低碳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等。先后主持“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对策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的研究;公开出版《中国城市化进程》、《湖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等著作及教材10余部:  相似文献   

18.
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东北已经具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电子信息产业也初具规模。用信息技术推动工业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整个西南地区乃至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区域)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内涵、制造业发展特点,以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为准则层,构建了由15个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和TOPSIS评价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横向上,2018—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其中成都市远超其余14个地级市;纵向上,2018—2022年各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上下浮动,但总体变化不大且水平总体较低,这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从做强制造业产业、加大创新投入、增强协同水平、推动数字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贵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基础及政策环境,提出我市应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及创意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健康产业,并针对我市产业发展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