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归责原则的确立对于产品责任的构成、举证责任的分配、免责(抗辩)事由的界定均深具意义.依历史解释和体系解释,我国<侵权责任法>采纳无过错责任原则,生产者、销售者所生产经营的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均应承担侵权责任,但在生产者或销售者在承担了侵权责任之后,销售者分担责任应以过错为前提.  相似文献   

2.
一、产品侵权责任及相关概念的理解1.产品侵权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的关系产品质量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法定的产品质量责任。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若因产品缺陷致人损害,则应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及根据生产者或销售者不同的行为方式、情节.对其处以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或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或违法所得,或并处罚款,或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所以产品质量责任应当包括产品质量民事责任、产品质量行政责任和产品质量刑事责任。其中民事责任中又分为产品…  相似文献   

3.
陶蓉 《法制与经济》2010,(12):97-98
产品生产者侵权责任缘起于对交往安全义务的违反。生产者的设计缺陷、制造缺陷、说明缺陷和研发缺陷构成对交往安全义务违反的具体类型。生产者侵权责任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生产者、原料零件商及准制造商共同作为责任主体并承担连带责任。我国生产者责任主要规定在《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及尚未实施的《侵权责任法》中,对生产者责任的规定有进步也有不足。为完善我国的生产者责任,应建立交往安全理论,明确举证责任倒置,丰富责任主体及强化说明、产品关注及警示召回义务。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九条对医疗机构的医疗产品损害责任未予以清晰认定,导致其与生产者的医疗产品损害责任划分不清,并且对生产者。的责任规定得比较苛严,而对医疗机构应承担的责任强化不够,同时没有明确中间环节的供应者也应负有责任。《侵权责任法》关于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规定有修改完善之必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过错侵权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对销售商在专利侵权中赔偿责任的确定进行分析论证,提出销售商只要经必要的审查并得到生产者不侵权的保证或承诺及证据后,就有理由继续销售。即使在今后的诉讼中生产制造者构成侵权,销售商也应免除赔偿责任。同时指出此类情况应以生产制造者作为直接侵权者承担专利侵权赔偿责任为原则,销售商作为间接侵权者承担赔偿责任为补充。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产者延伸责任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悦 《科技与法律》2010,84(2):70-73
生产者承担产品质量责任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生产者对产品承担延仲责任是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及再循环率,以便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我国已经通过立法逐步实施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7.
由于医药产品在医疗活动得到了广泛应用,医药产品侵权问题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世界各国对医疗机构在有缺陷的医药产品侵权中是否承担责任以及如何承担责任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不承担产品责任,而由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按照严格责任原则承担产品责任。这一做法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二是,医疗机构通过提供医药产品获得经济,其行为性质与销售无异,因而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按照严格责任原则承担连带责任。这一种做法以欧盟为代表。笔者认为,我国《侵权责任法》采第二种做法。本文采用共同侵权的连带责任原理对《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连带责任产生外部法律效果和内部法律效果。就外部法律效果而言,对医疗机构和生产者同时适用产品责任的严格责任原则,患者既可以向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就内部法律效果而言,对医疗机构和生产者分别适用过错原则和产品责任的严格责任原则,即医疗机构在经患者请求赔偿其损害后,如果对医药产品的缺陷没有过错,可以向生产者追偿。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在倾斜保护患者利益的同时,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8.
除传统侵权责任主体以外,人工智能侵权的责任主体还应包括算法设计者、数据提供者和算法应用平台。算法设计者宜从生产者中剥离出来独立承担过错责任,对外与生产者、销售者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数据提供者是以盈利为目的使用运营手段向人工智能提供数据的主体,采用自动化处理技术的数据提供者应适用过错推定责任。算法应用平台是联结终端用户与开发者之间的媒介,其中公务机关应用平台宜适用无过错责任,以减少权力异化的风险,其他应用平台则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在对外责任的承担上,算法应用平台宜与直接原因的责任主体一起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产品责任是指因产品的不符合质量标准而引起的责任,所以在许多文章中称之为产品质量责任。由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在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程度和方式不同,我们可将产品质量责任划分为产品侵权责任和产品瑕疵责任。产品侵权责任是指不合格产品致使他人遭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时所应承担的责任;产品暇疵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产品应具有的适用性、安全性和其他特性的要求,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由于我国法律缺乏对产品僵权责任与产品瑕疵责任…  相似文献   

10.
企业环境责任制度体系之重建——以循环经济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的企业环境责任制度中责任主体仅局限于生产者,责任内容以"污染的事后治理"为主,政府的管理方式直接而单一。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的环境责任应从生产者延伸至原材料提供者、产品设计者、加工者、包装者以及负责废弃物的运输、处理的企业等多重主体。而为了促进企业积极承担环境责任,政府应改革管理方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重视事前监督并协助公众有效地行使环境信息知悉权与环境事务参与权。  相似文献   

11.
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从循环经济的动力支持谈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锡生  张国鹏 《法学论坛》2006,21(3):111-114
我国正在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其成败的关键取决于能否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发达国家重要的环境政策,该制度将产品生产者的责任延伸到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产品消费后的回收处理和再生利用阶段。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改变企业的成本结构,从而激发起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本文分析了引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并对我国如何建立和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企业环境责任确立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作为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力量。因此,企业环境责任的确立有重大的意义,而企业环境责任确立的价值定位是实施企业环境责任的关键。在循环经济视野下,企业环境责任确立的价值定位应以和谐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后的处理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维护社会安全和依法保障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需要正确处理精神病违法者。实际上,人们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后的处理情况知之甚少。因此,进行此项调查研究。方法采用邮寄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四川省52个县市的183例精神病违法者进行调查。结果在处置精神病违法者的机关中,公安局占73.08%,法院占26.72%。有责任能力组中有2.22%被无罪释放;无责任能力组中有2.10%被判刑;部分责任能力组中有13.95%被无罪释放。结论公安局是处理精神病违法者的主要机构。存在不适当处置情况,尤其对部分责任能力者的处理更复杂、更困难。  相似文献   

14.
The 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Environmental Priorities (NPEP) program was created by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EPA) to reduce or eliminate the nation's production of hazardous wastes and products. The NPEP is a voluntary program that provides incentives to public, private, and federal organizations that minimize their use and generation of thirty-one priority chemicals. These chemicals are considered to be persistent, bioaccumulative, and toxic in the environment and present health risks to human and ecological receptors. The USEPA estimates that 90 percent of priority chemicals are used or produced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various household and industrial products and, as a result, end up in municipal and industrial waste streams. Ultimately, these chemicals find their way back into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wastewater discharges, incineration, or other disposal practices. The NPEP program supports the goals of the National Waste Minimalization Program by encouraging simple waste minimalization solutions such as recycling, replacement, or elimination of wastes or products that contain priority chemicals, and cradle-to-cradle management of waste. Although the USEPA does not limit waste minimalization practices to only the priority chemicals, the program has set specific goals to track the elimination of these thirty-one chemicals to the environment on an annual basis.  相似文献   

15.
段卫华  王强 《河北法学》2006,24(9):83-86
各国产品责任实体法上的冲突,使得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对于能否恰当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当前还没有调整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专门制度,只是笼统地采用了侵权行为法律适用规则.从分析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发展趋势入手,提出了完善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e waste disposal industry is susceptible to bad publicity ow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products it is sometimes required to process. At particular risk are companies which treat and dispose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this paper we test whether media concerns about public safety arising from the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hazardous wastes can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tockmarket valuation of firms and of the waste disposal industry as a whole, even when the affected companies have not themselves broken the law.  相似文献   

17.
国际海上运输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船舶航行中泄漏的油类和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导致了对海洋和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船舶企业在造船、修船和拆船过程中的不当排放也导致了海洋环境的污染.环境保护是船舶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了保护海洋和大气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海运界推行了一系列防止船舶油污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和标准,对船舶企业设计和建造船舶提出了环境保护要求.中国船舶企业应当坚持绿色造船理念,设计和建造符合国际船舶能效要求的船舶,采用强调环境保护内容的造船合同文本以及在船舶建造、修理和拆解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干 《现代法学》2006,28(4):167-173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废弃物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它将生产者对其产品所负的责任延伸到产品生命周期后的废弃物处置阶段。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权理论,是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功能,在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实现,提高产品的综合控制水平,加强对个人环境权益的保护。为了完善这一制度,必须对其基本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建立健全的相关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poses increasing problems for Canadian provinces and American states, given the vast quantities and types of wastes generated and the virtual inability to open new storage, treatment, or disposal facilities. The Canadian experience is very similar to the American one in many respects, except for the fact that three provinces (Alberta, Manitoba, and Quebec) have devised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siting that appear successful in moving beyond the political gridlock so common on this issue. In each of these cases, traditional, top-down approaches to siting have been eschewed in favor of a more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hat includes extensive public participatio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pensation packages, formal partnerships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organizations, and direct links between siting proposals and other aspects of waste management, including waste reduction, recycling, and export/import control.  相似文献   

20.
医疗物品致人损害责任是医疗损害责任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时又具有产品责任的某些特点。对外,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致损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原则;而血液致损的归责原则是过错原则。对内,医疗机构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因此在无过错时有权向最终的责任主体追偿。医疗物品责任实行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归责原则,因此受损害方承担了证明医疗损害责任三个构成要件的证明责任;而医疗产品生产商和医疗机构都可以通过举证《产品质量法》规定的法定情况的存在而免责,但医疗机构不得对未投入流通这一情况而免责,血液提供机构承担了证明自己不存在过错的举证责任。为了更好的平衡举证责任和举证能力,我国应该对与证据价值密切相关的两个制度证据保全和医疗鉴定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