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决定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必要性;价值一元与多元的辩证关系则为其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应坚持主导性和宽容性、价值理想和价值现实、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相统一等原则.在建构内容上应着重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他们进行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坚定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弘扬现代集体主义精神等.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和特征是不同的。爱国主义又是一个政治道德范畴,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体现一定阶级、民族和国家的政治价值观。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理论。本文试图运用价值论的范式和方法阐明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所体现的政治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一、邓小平有国主义政治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从价值论的角度看,政治价值是指满足社会主体(公民、阶级、民族、国家、人类)政治生活需要的客体的价值。政治价值观的实质是一定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3.
党理轩 《当代广西》2014,(13):14-14
正党的十八大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社会层面提出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追求。"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和最高理想。自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也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把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承接人类文明发展的这一共同成果和人类社会的这一共同价值追求,又高度体现了现实目标与理想目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郑华萍  郭鹏 《前沿》2009,(5):126-129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和社会职业双向选择的过程中进行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准则。在新形势下坚持以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为指导,就是要在实践地把握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所呈现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明确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的具体内容,并以其建构“主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努力追求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正确认识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深刻变化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价值主体凸显,价值行为复杂.大学生的价值观在渐趋理性的同时呈现分化,在行为选择上渐趋理性的同时表现分离.因此,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就成为现实需要和必然回应.只有处理好核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价值理想与价值现实、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价值观的民族性与全球性等方面的关系才能构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李佳 《前沿》2012,(14):109-110
多元化时代背景下的主体在个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四个维度尤其强烈地感到价值观冲突,这种冲突越来越表现出社会、精神传统、理想让位的倾向,要真正有利于个体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强主体价值观冲突的引导,从而实现社会价值主导基础上兼顾个体价值,精神价值主导基础上保障物质价值,传统价值继承基础上创新时代价值,立足现实基础上引导理想信念这样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南生 《湖湘论坛》2009,22(1):31-33
价值问题是同人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做贡献,人的自我价值只有通过人的社会价值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要培养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必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处理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关系,处理好义与利相统一的关系,处理好艰苦奋斗与合理享受相统一的关系,还必须批判剥削阶级的利己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论邓小平的义利观及其时代意义李海荣,张培炎,梁宗常一、义利观:邓小平价值观的特殊形式义利观是伦理层面的价值观,其实质是关于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人的个体价值与人的社会价值的关系问题。义利观是传统文化中用以体现价值观念的特殊形式。所谓"义",...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建设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党价值观建设是政党在其政治实践中,自觉地调整和变革自身价值观念的行为和过程。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重视自身的价值观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理想和现实的有机统一;坚持从思想上建党;科学认识党的领袖人物的价值观与党的价值观的关系;正确处理党的价值现与其成员价值观的关系;准确把握党的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正确对待党的价值观与青年一代价值观的关系;总结和借鉴世界上其他政党价值观建设的经验。随着党的价值观建设实践的发展,党的价值观建设的经验还会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0.
1.邓小平价值观的精髓——实事求是讲求实效。邓小平鲜明地提出凡事都要讲求实效,看效果,拿事实来说话,办事戒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2.邓小平价值观的基础——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邓小平价值理论体系中首要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一系歹:I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3.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集体主义。邓小平说:“我们从来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村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4.邓小平价值观的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生的最大价值,就…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道德理想的价值理念的整体浓缩,也是全国人民共同心声的集中反映。理论自觉是卓有成效的实践的基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把握价值自觉这个根本维度。确立全面、辩证、科学的价值追求的关键是谋求价值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价值自觉并为其提供崭新的理论视角、价值导向和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2.
面对大学生存在多元价值观的现实,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突出导向性。要实现导向性的目标,就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个核心。核心价值观是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统一思想,要有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一个社会,越是呈现出价值多样化,就越应该重视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方法论是历史观变革的先决条件之一。在社会历史解构中,马克思运用主客体视角相统一、历史与价值相统一、抽象与具体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世界整体视野与世界历史视角相统一等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最终走进历史的深处,实现了历史观的伟大变革。理解马克思解构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对于全面理解唯物史观并用其分析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综合国力范畴既是认知范畴、经济范畴 ,也是邓小平价值观范畴 ,是其价值观与真理观统一的表现。邓小平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 ,也是对中国哲学价值论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邓小平把生产力、综合国力范畴运用于价值评判 ,表现了高度的辩证思维和智慧。“一国两制”战略决策 ,不仅体现了邓小平价值观的正确性 ,更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尊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15.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反映一种社会制度、一个时代本质的价值观,它是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合理性的统一,是标志性与强辐射性的统一,也是体系性与论断性的统一。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社会和谐最坚实的基础,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一元主导,多元依法相随”的价值观念格局,是合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以立为主,重在引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建设的基本方针;应以“三个一致”为核心内容的动态生成性价值评价标准,取代整齐划一、相对静止的价值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伊继东 《求索》2007,(2):138-140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是“知识价值取向”、“个体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并存。本文在明确区域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理想与现实的基础上,力求从认识论上实现“知识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与融合,从实践论中探索区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新时期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向英 《求索》2010,(12):103-105
生命是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生命的存在是一个由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所组成的二元结构,生命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处理生命价值问题所持有的根本观念。理解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必须把握个体性与社会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体现为:它以生命价值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为主线;它以人的生命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它包括一般的价值观教育和具体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它是一项合目的性与合理规律性相统一的实践活动;它以生命主体形成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生命价值信念,信仰和理想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
郝桂荣 《前沿》2014,(23):4-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是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不同,它是价值观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真、善、美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本质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是焕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根本要求。培育和践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需要着重处理好人的"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人本"与"物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必须深入研究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论,并 以此为理论核心和根本前提。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论,是顺应时代主题转换、立足于中 国国情的社会整体综合发展论;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把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的现代发展论;是以追求社会发展与社会 公正和谐统一为基本价值观的科学发展论。  相似文献   

20.
社会动员“意味着人们在态度、价值观和期望等方面和传统社会分道扬镳,并向现代社会的人们看齐”。其基本手段是宣传、教育、号召。通过这些手段使人们接受现代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实现广泛的社会动员。邓小平所进行的社会动员,其基本手段也不外乎是这些。所不同的是,邓小平在使用这些手段时,把唯物辩证法贯穿始终,坚持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一般号召与典型经验推广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